天天看点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作者:柳飘飘了吗

前些日子有个上热搜的事我一直没聊——周深和GAI改编蔡依林的《玫瑰少年》,因不够尊重歌曲原意,引起批评。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即便被粉丝的控评占领,依然不难看出大众的满腔怒火。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为什么一个翻唱能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玫瑰少年》是蔡依林2018年的作品。

有感于因校园霸凌身亡的台湾少年叶永志的悲剧故事,她策划了这首歌曲,唱的是和叶永志类似的边缘群体的艰难处境。

总而言之,这是一首献给少数人的赞歌。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但在周深和GAI的改编版中呢?

改编版的《玫瑰少年》删掉了原词中极其关键的,暗含叶永志名字的一句。

永志不忘记念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玫瑰少年》本就是为永志们诞生的,删掉这一纪念,还算改编的合理范畴吗?

这首先就亟待商榷。

另外还有部分网友,将目光落在了改编版的内涵上: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新的填词是昂扬向上,什么“虎豹龙胆”,什么“扣动扳机”。

但,这符合边缘群体的生活境况吗?

尤其对比原版歌词,新版《玫瑰少年》分明已经严重偏离了原作哀伤、甚至带着控诉意味的基调,变成了又一首俗套的励志金曲。

谁把谁的灵魂 装进谁的身体?

谁把谁的身体 变成囹圄囚禁自己

乱世总是最不缺耳语

哪种美丽会唤来妒忌

你并没有罪 有罪是这世界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这便是这版翻唱的另一个争议点:它不但抹去了叶永志的名字,还抹去了永志们的艰难经历。

飘不喜欢扣大帽子,但在我看来,新《玫瑰少年》的错误并非小事。

华丽的高音、激昂的说唱和全场观众的泪水构成了一场多数人的狂欢,但其中又隐隐包含着一种残忍——我们再度忽略了不应被忽略的少数人。

在热搜降温,许多人已经忘记这一茬,乃至默许了这一残忍之时。

回过头再来聊聊这件事,或许才更是时候。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为什么新版《玫瑰少年》的改编是错误的?

我们还得先从这首歌的灵感来源,“玫瑰少年”叶永志谈起。

这是每每讲起都让我忍不住鼻酸的故事。

其实,叶永志本只是台湾屏东的一个普通初中生,若非要说有什么“不普通”,那就是他个性——举止温柔,外型秀气,喜欢一些刻板印象里,女孩子才喜欢的事情……

他也是一个与大众认知里的男孩形象不大一样的少年。

而这份不像,让他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脱离具体情境,我们中多数人大概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

但在学校的环境里,尤其还是在20年前,叶永志必定会是最受欺负的那类孩子。

不用想也知道,校园霸凌从来没离开过叶永志的生活。

同学们最爱对他开的“玩笑”,是把他拽进厕所里脱他裤子检查性别,至于嘲笑、辱骂、威胁乃至殴打更是家常便饭。

叶妈妈说,叶永志曾写过一张纸条给自己:

妈妈你要救我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这个15岁的少年,由于自己的性别气质就不得不生活在无尽的恐惧里。

然而,或许只当作小孩间的小打小闹,又或许纯粹对学生关心不够,校方在当时并没有处理这恶劣的霸凌行为,哪怕叶妈妈多次反映,依旧放任自流。

这种放任却终于酿成悲剧。

2000年4月20日的下午,因为害怕下课上厕所被欺负,叶永志与平时一样在下课前几分钟举手示意,去了卫生间。

然而,他却再也没有回到教室。

等到叶妈妈赶到医院时,儿子已经陷入昏迷,当时他口鼻流血不止,仅存微弱的呼吸,裤子拉链是被拉开的状态。

当日凌晨,叶永志不治身亡。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故事讲到这里,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彻头彻尾的悲剧。

但在哀伤深处,往往又透出人性的光辉——叶妈妈。

儿子的逝世,让她决心化身斗士,拼了命去为孩子找回一个公道。

而在追索真相的同时,她渐渐发现了另一个现实:和叶永志类似的少年,远不止一个。

他们都在经历着歧视、排挤,因为性格和气质吃尽苦头。

有一个高中的学生写信给我

他说他能活到今天是一种奇迹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叶妈妈选择站出来,她走上街头、登上讲台,讲述叶永志的故事,也呼吁人们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怀。

从此,叶永志的遭遇不再是单单是悲剧。

因为叶妈妈的斗争,他已然成了推动大众反思、尊重少数群体的标志性人物,而“玫瑰少年”这个词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花费如此多的笔墨讲清《玫瑰少年》背后的故事,不只是为了还原被抹去的叶永志的本来面目。

更重要的是,这为我们划定了这首歌所献给的对象——性少数群体。

有了这个背景,我们便不难看出,这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改编。

严格来讲,它甚至可以算作一次针对边缘群体的“文化挪用”。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文化挪用,指的是将原属于其他国家、种族、群体的文化,剽窃来为自己牟利。

比如迪士尼翻拍《花木兰》这个中国故事,或是其他人种扎脏辫这种典型的黑人发型,都是典型的文化挪用案例。

而在我看来,这一指控对于新版《玫瑰少年》并不算严厉。

文化挪用让人不适之处在哪?

其一,它往往是对弱势群体所剩不多的珍贵之物的强行窃取,这是对他们利益上的损害。

其二,受益的优势群体往往还会得意洋洋地四处炫耀战利品,这又会带来精神上的羞辱。

而这两点,新版《玫瑰少年》完全符合。

先看看GAI在开始这次糟改前的发言:

对于《玫瑰少年》这首歌来说

我和深深都觉得有很多的故事

和我们自己的经历还是挺像的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周深的部分我尚可理解。

从小因为声线女性化、身材矮小遭受校园暴力的他,的确与叶永志有相像之处。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但GAI呢?

首先,他在学校里就很“江湖气”。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其次,他本身似乎就是一个性别偏见很大的人。

从以往的采访中不难看出,GAI对哪怕沾了一点阴柔气质的男性都带着不屑与轻蔑。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那么,他的经历可能和《玫瑰少年》的故事有任何相似之处吗?

我倾向于给出否定的回答。

当然,我可以接受说他的人生中也有过被轻视被欺压的过往。

可类似的过往又有哪个人没有呢?

要知道,我们多数普通人所遇见的困难,与社会地位先天不足的少数群体所经历的往往是很难同日而语的。

“叶永志们”所走的从来不是大多数人所走着的大道,而是一条更加凶险坎坷的暗路,而这也是我们呼吁关爱弱者的根本原因。

而当你把这种坎坷曲解为“追求音乐梦时遭受的白眼”式的委屈。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很抱歉,这不单是对他人痛苦的矮化,更是对他人生命的极大侮辱。

这种逻辑,本质上和那些诸如“男性在职场上也会遭受歧视,女性没资格卖惨”的滑稽论调没有分别,更给人一种“虽然他失去了生命,我追梦也挺辛苦”的残酷。

且即便我们再退一步,不去审查谁有没有资格唱这首歌,也不去衡量两种人生何者更沉重。

剥夺弱势群体“被看见”的权利这种行为,本身也是无法容忍的。

《玫瑰少年》的重要之处正在于,它所讲述的是属于极少数人的故事。

歌曲所讲述的灵魂被身体所困的无奈、因性别气质被霸凌的痛楚,是华语音乐里相当少见的题材。

华语乐坛有几首类似主题的歌?但献给多数人的励志歌曲又何曾缺少过?

因此,这种被看见的机会对于一直生活在大众盲区的少数群体而言,实际上是极其稀缺的资源。

改编版有一段新编的词尤其让我感觉刺眼:

玫瑰少年在我心里

睁眼看着我们一路怎么来的

随便他们贴上什么样的牌子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它把“玫瑰少年”表达成了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懦弱面,于是也把这一叙事普遍化、寻常化了。

由此,叶永志的故事震撼人心、警醒我们反思的力量,也将被削得一点不剩。

正如女性的困境不是所有人都会遭遇的小麻烦,底层人民的贫苦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经历的缺钱花,玫瑰少年的不幸,也不会是放之天下皆准的励志素材。

将弱势群体的叙事拿来给优势群体消费,这就是赤裸裸的挪用。

恰如飘前文所说的,我们实在不缺另一首成功学金曲了。

作为对性少数群体为数不多的记录,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让《玫瑰少年》维持原样,至少也该像其他的翻唱一样,留住叶永志的名字吧。

这真的有很难吗?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归根结底,其实这事儿一点不复杂。

一次不讨巧的改编,一次方向走偏的致敬,甭管有心无意,都是板上钉钉的过失。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大奸大恶,只能说许多人对于边缘群体确实缺乏足够的关注。

但在娱乐圈里,一个社会议题被正视还有更大的阻碍:粉圈。

当沾染上许多非理性的辩白和偏袒,本身并不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面目模糊。

对铺天盖地的对明星的批评中,不少粉丝选择了辩护反击,而其中最典型的是这一种说法: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简而言之,粉丝们同意《玫瑰少年》是一首献给少数人的歌,但他们也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是少数,而不限于性少数群体。

被挖掘的证据,是原唱蔡依林也曾这么表达:

叶永志提醒了我

在任何情况我都可能成为某种少数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但得出任何人都有权被《玫瑰少年》歌颂的结论,却是相当站不住脚的。

举未必恰当的例子——西方人可以因为自己也有逆境,就把“反对歧视亚裔”篡改为“反对歧视亚裔和白种人”的吗?

男性可以因为自己也有弱势的时候,就和女性一同分享MeToo运动吗?

之所以说不恰当,是因为种族、性别问题各有各的复杂性,难以等同衡量。

但此类议题却有一个相同的逻辑,即,特意赋予弱势群体的优待,是不应该被随意分享的。

之所以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变成少数人”,是为了提醒我们以更多的同理心去理解弱势者。

而绝不是让我们可以恬不知耻地随意以弱者自居,享受了本不属于我们的关照。

更何况这也不是什么天大的福利或恩典,而只是一首歌而已。

“玫瑰少年”一词,源于法国电影《玫瑰少年梦》。

主角卢多同样是个特别的男孩——喜欢裙装。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最爱玩洋娃娃。

甚至还天真地想嫁给自己青睐的男同学。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在一开始,人们都觉得这是幼童无伤大雅的玩闹。

但渐渐地,周围的人态度变了。

同校学生的家长们害怕他带来不良影响,一齐写了投诉信给校长。

同窗的男生们,开始将拳头对准他。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甚至连一向对卢多呵护有加的妈妈,也失去了耐心。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卢多始终没能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随着自己的天性生活,带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天真幻想和希冀,却被视作异端、怪人,甚至被亲人指责扰乱了生活。

但卢多真的做了多过分的事吗?

他唯一想要的,不过是无需改变自己,亲友们也能继续爱他。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爱,对于许多边缘群体来说是太过稀缺的资源。

在我们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也不十分打紧的善意,在他们而言都是要值得敝帚自珍的优待。

在改编版《玫瑰少年》的现场,听众们有的群情激昂,有的大声跟唱,更多的是热泪盈眶。

证明这一版的《玫瑰少年》的确拥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但,这份鼓舞本不应是属于我们的。

这旋律原来献给的是主流之外的无助者,这歌词原本讲述的是受尽欺凌的羸弱少年。

一首翻唱引起大众满腔怒火,热搜背后的人血,粉丝洗得掉吗

《玫瑰少年》的价值,应该提醒我们去看见我们看不到的隐痛,而不是让我们先为自己而感动。

它阐述的本是“不强”的姿态无罪,而非我如何变成强者,我如何天生是强者。

不要压榨别人仅有的话语空间,挪为自己听出耳茧的“输出”。

一朵玫瑰,绽放在少年的墓碑前。

和成为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强者妆点,意义永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