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强买”Twitter,为何各方都不答应?

马斯克“强买”Twitter,为何各方都不答应?

文丨Toby Lu

登顶全球首富之后,特斯拉 CEO、SpaceX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并不“安分”,他将目光锁定在知名社交媒体Twitter上,称要花430亿美元收购Twitter。

4月14日,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的一份13D文件显示,埃隆·马斯克于13日提出以每股54.20美元的现金收购推特,交易金额将达到430亿美元,并将其私有化。

但Twitter管理层对此并不乐意,最新的消息显示,Twitter正在实施一项“毒丸计划”,该计划旨在防御和抵制马斯克的收购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Twitter在成立16年的时间里,拥有2.1亿月活跃用户,到2023年底,预计月活用户量将突破3.1亿。至此,它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平台之一。

面对这样一家上市公司,马斯克为何要豪掷430亿美元进行私有化收购呢?在收购要约之后,Twitter管理层发生了巨大的态度转变,“毒丸计划”能阻挡马斯克这个门外“野蛮人”吗?

马斯克“强买”Twitter,为何各方都不答应?

01

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收购

要说马斯克是一位互联网圈大网红一点也不为过,他在Twitter上拥有超过8000万粉丝订阅,在Twitter上常常发表一些“惊人”的言论,不是对特斯拉进行产品营销,就是对当前全球热点事件进行点评,引起全球网友的围观和吃瓜。

马斯克作为一名资深的Twitter用户,过去11年来,他在Twitter上发表了超过17200条状态,甚至时常充当Twitter的产品经理,对其功能进行建议和吐槽,比如:对Twitter Blue高级订阅用户设置身份认证标志、禁止广告、降低收费,以及接受狗狗币(Dogecoin)支付等方面提出建议。

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缘故。从3月份开始,马斯克开始密集地发表对于Twitter的不满言论,比如:“Twitter消亡了吗?”“你们需要一个新的社交平台吗?”“Twitter没有言论自由了应该如何修正?”

马斯克“强买”Twitter,为何各方都不答应?

3月25日,马斯克曾发布投票,称Twitter应该公布核心算法。该投票获得82.7%的赞同。同日,他发布了另一项投票,内容是“你觉得推特有遵守言论自由(Free Speech)的原则吗?”他同时还提醒到“这个投票相当重要。请小心投下你的一票。”结果有200多万的网友参与了这一投票,并且有70.4%的人认为Twitter没有遵守这一原则。

也有很多网友在马斯克的推文底下留言,开始怂恿道,建议马斯克直接花钱全资收购Twitter,或者自己重新创办一个社交媒体平台。

这或许正好是马斯克想要看到的局面,为自己“早有准备”的收购案提供了借口,他对外称:“Twitter拥有非凡的潜力,我会释放这些潜力”。

其实,马斯克在今年的1月份就陆续对Twitter的股票进行买入了,在连续两个月的买入中,花费30亿美元,一举成为Twitter的最大股东方,持股比例达到9.2%,这个持股比例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个人和投资机构。在马斯克对外公布这一消息之后,Twitter股价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涨,最高涨幅超过27%。

就在上周四,马斯克正式宣布,计划以每股54.20美元的现金收购Twitter,为其估值约434亿美元。他说这是他的最高报价,也是最后一次报价。如果该报价不被接受,他可能抛售所持Twitter股票,完全退出。

Twitter管理层并没有急于答复,而是发表声明,表示董事会将仔细审议要约,确定符合公司和股东最大利益的行动方案。

随后,Twitter管理层邀请马斯克加入公司董事,但是在4月9日,马斯克宣布放弃成为Twitter的董事席位。

Morketing了解到若马斯克成为董事,按照规定,其持股比例将不能超过14.9%,我们猜测可能是这样的原因迫使,马斯克放弃董事席位。

马斯克“强买”Twitter,为何各方都不答应?

02

出价430亿美元,为何各方都不答应?

面对“野蛮人”马斯克的私有化要求,Twitter管理层逐渐的明确态度,采取拒绝这一要约收购案。

具体措施就是开始了一项名为“毒丸计划”的方式,“毒丸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防御策略,目的是保护企业免受“袭击者”的攻击。

比如说,当收购方占有的股份已经达到10%到20%的时候,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从而达到不让收购方达到控股的目的。

比较有名的“毒丸计划”的案例有:2004年自由传媒集团于美林公司的股票收购案、2005年盛大网络对新浪的收购、2009年第九城市的案例。

实施“毒丸计划”也并不是一定就能成功,它起到的效果是震慑恶意收购者,或者是减少恶意收购者的数量,还有一种层面是在与收购者进行资本层面的博弈。

Morketing查询到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Twitter的股价处于48亿美元,而马斯克喊出以54.20亿美元进行私有化收购,为什么Twitter各方还是不答应呢?

一、Twitter股东认为马斯克低估了其平台的真实价值。

同样作为Twitter的股东方,沙特王子已经站出来明确表示他不会同意,据阿拉伯新闻报道,自2015年之后,沙特王子Al Waleed bin Talal Al Saud已经陆续持有Twitter的5.2%股份。

在收到马斯克私有化要约的信息后,他发布了一段推文称:“考虑到Twitter的增长前景,我认为,马斯克的54.2美元收购价提议并未接近Twitter的内在价值。作为Twitter的最大长线股东之一,我和我的投资公司Kingdom Holding Company (KHC)拒绝这一提议。”

此言已经很明确,沙特王子认为马斯克的收购价格不够有诚意,是低估了Twitter的内在价值。

二、对于马斯克的私有化要约真实目的不清楚。

不管是Twitter方,还是外界,实际对于马斯克要购买Twitter这件事的真实目的不详。这位全球首富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真的要重新“发扬光大”Twitter?

马斯克自己对外的解释是,他想要拥有一个“包容的言论自由舞台”,一直以来他都在抨击Twitter平台的言论自由,对于过激言论的封号处理措施,让很多群体无法发声。他认为:“这不是一个赚钱的方式。我强烈的直觉是,拥有一个最受信任和广泛包容的公共平台,对文明的未来极其重要。”

收购Twitter的目的,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对此外界还有一种猜测,马斯克想要控制Twitter平台进行长期的宣传和公关的目的。

一直以来马斯克在Twitter上不遗余力的为特斯拉、SpaceX、甚至为狗狗币进行站台。就在去年12月份,马斯克发布一则Twitter声称特斯拉未来可以支持狗狗币进行支付交易,这导致狗狗币在24小时内涨幅达到33%。

由此可以看出,Twitter作为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谁控制了Twitter就控制了全球话语权的导向,作为科技圈的意见领袖,如果能控制一家自己长期发声的媒体平台是极佳的。

还有人猜测,是因为马斯克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之间的恩怨情仇,为了防备SEC的操作,导致自己被Twitter封号。

三、私有化后,Twitter的文化价值因而发生改变。

一些Twitter员工会担心,Twitter被马斯克私有化之后,成为一家私人企业,原本Twitter的公司企业文化会被马斯克所改变,还有一方面的文化是指对待少数族裔员工的问题,这件事上特斯拉是有“前科”的,在今年2月份,特斯拉就因涉嫌种族歧视被加州公平就业和住房部起诉。

以上三个方面的顾虑,可能致使Twitter在收购要约这件事上,最终采取拒绝的态度。

马斯克“强买”Twitter,为何各方都不答应?

03

Twitter未来路在何方?

如果最终Twitter没有被马斯克私有化成功,意味着Twitter将继续走独立发展的道路。

但目前看Twitter的发展并不乐观,根据其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来看,Twitter去年营收为5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亏损2.21亿美元;第四季度的营收为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也就是说Twitter目前的状态还是在亏钱。究其原因,其核心业务广告点击率正在下滑,在第四季度Twitter的广告总互动量同比下降12%,原因在于难以吸引用户点击广告。

在产品模式上,Twitter的主要的优势是文字型社交媒体,但是环顾四周,Twitter的竞争对手林立。

在社交媒体上,竞争对手有Meta(Facebook);图文领域的竞争对手有Instagram,还有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有TikTok。

并且Twitter的用户数量已经落后了,该平台现在的用户量为2.17亿,而Instagram的用户量是14亿,后来者TikTok在去年9月宣布全球活跃用户突破10亿,Snapchat的用户量也有5亿,与它们对比,体量差距很大。

而从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角度来看,短视频化的内容信息门槛要远远低于图文类的,而Twitter的护城河门槛在于它现在依旧是全球互联网信息分发领域的重要平台,面对竞争压力,Twitter必须要转型,提升用户量、提升平台商业化自我造血能力,这些都是迫在眉睫需求。

04

总结

面对这样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买家,Twitter从开始迟疑到最终抵制,马斯克能打破“毒丸计划”吗?最终可以凭心愿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收入囊中吗?全球的目光都在关注,马斯克的下一步动作。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点击小程序即可参加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