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作者:国学长亭

人类历史上,曾爆发过三次大规模鼠疫。

一次在公元6世纪中叶,直接摧毁了鼎盛的东罗马帝国。

一次在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令人闻之色变。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最后一次,则是在19世纪末,英法德等60多个国家的上千万民众在鼠疫狂潮中死去。

很多人都庆幸,中国不曾爆发鼠疫,其实并非如此,在大陆近代也曾爆发过三次鼠疫。

只不过有一位英雄站了出来,及时遏制住了鼠疫蔓延,这才最大程度上控制了伤亡。

而这位英雄的名字叫做伍连德——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三大鼠疫

中国爆发的三次鼠疫,分别发生于1910年的东三省,1917年的内蒙古以及1920年的海拉尔。

而关键时刻都是伍连德挺身而出,这才将危机消灭在了萌芽之中。

1910年11月,东北地区突然爆发了大规模鼠疫,由于缺乏管制经验,所以这次鼠疫直接从满洲里一路蔓延到了哈尔滨,乃至于东三省地区。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得知消息的国人皆是人心惶惶,朝廷多次派人前去治理也没有用。

更让人感到气愤的是英,法日,俄等国家还想利用这场鼠疫动心思,控制大陆东三省,以至于局面非常危急。

就在此时,回国三年的著名医生伍连德站了出来,他带着学生林家瑞奔赴哈尔滨,想要帮助哈尔滨人民战胜鼠疫。

然而等他抵达哈尔滨后,却发现了荒诞的一幕:人人都在街头抓老鼠!

原来,当时人们都认为鼠疫的罪魁祸首是老鼠,只要抓光老鼠就能解决鼠疫,可是伍连德看到这一幕却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当时的东北有零下几十度的气温,老鼠不可能有精力跳出来到处咬人,致使那些人患上鼠疫的恐怕另有原因。

通过秘密解剖一具因感染鼠疫而死亡的尸体后,伍连德进一步佐证了这个观点。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因为他发现身体的肺部受到了感染,所以当时他做出初步推测:鼠疫的传播可能通过飞沫和呼吸传播的急性肺部炎症。

此结论一出,伍连德病引起了当时在哈尔滨的其他外国医生的嘲笑,在他们看来,伍连德根本“什么也不懂”。

为了论证,伍连德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国医生梅尼斯更是现身说法。

带着自己的助手,在不佩戴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面诊了几个病人,丝毫不顾伍连德“一定要戴口罩”的劝诫。

不出所料,法国医生梅尼斯最终也感染了鼠疫,而且短短9天后就死亡,当时便再也没有人敢质疑伍连德的理论。

他条理清晰地展开治理,很快便将哈尔滨鼠疫控制了下来,并创造了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

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肺鼠疫”概念、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预防传染病。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不过由于鼠疫爆发得太过突然,这次鼠疫最终还是造成了超过6万人死亡。

有了这次前车之鉴,人们也就知道如何应对鼠疫,以及爆发鼠疫以后该找谁了。

所以1917年以及1920年属于爆发的时候,都有人赶忙请伍连德出来“救命”。

而伍连德也从不推脱,总是只身犯险、奋斗在抗疫一线,在他的努力下,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少。

1917年的鼠疫大爆发,患病死亡人数被控制在了1.5万,而1920年的那一次,患病死亡人数更是不足一万。

由此可见,伍连德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防疫体系,那么这套体系究竟是什么呢?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防治鼠疫的关键

其实,伍连德面对鼠疫的防治体系,就是我们今天的防疫体系的“前身”.

很多做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接下来我们就针对伍连德在哈尔滨防治鼠疫的那次经历,总结出他防疫体系的5大要点。

第一,佩戴口罩,防止疫情传播。

由于伍连德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疫情的传播与空气有关,所以他要求疫区人员都必须佩戴口罩.

尤其是医生绝对不能够在不佩戴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接触,这为控制疫情打下了先决条件。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第二,分区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当时伍连德将所有的患病人员以及可能患病人员都控制起来,建立起了一个疫区,并将其分为了4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人佩戴着不同颜色的袖章,大家平时不许离开自己所在的区,也不许先去其他地方串门。

如果一定要离开,那么必须提前提交申请,回来后要重新接受单独隔离。

当时就连区内的军人也必须严格遵循这一规章,不许随便走动。

这种分区处理的方法虽然与我们如今有所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第三,定期消毒,防止疫情延续。

当时哈尔滨地区的疫区并不小,但是伍连德却不辞辛苦,带着大家一条街,一条街的喷洒消毒药水,以此来防止疫情发生。

而这种定期消毒的方式,虽然看起来繁琐无用,可实际上却非常重要。

第四,焚烧尸体,阻隔传播途径。

毫无疑问,那些因患鼠疫而死去的人,身上是带着鼠疫传播因子的,因此该如何处理这些人的尸体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伍连德认为必须将这些尸体集中统一焚烧,可是当时的老百姓却接受不了这一点,甚至为此提出了大规模的抗议。

好在最后清廷和地方上的官员也都支持,伍连德这才得以完全这一道步骤。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第五,设立分级医院,防止交叉感染。

虽然同样是患上鼠疫,但是那些症状较轻的和症状较重的又有所不同。

将他们放在一起集中治理,不仅治疗效果低下,而且还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为此伍连德特意设立了分级医院,将症状较重的放在一块,症状较轻的放在一块。

接触过病人,但是没有患病的又放在另一块,然后对他们进行分类治疗和观察。

不得不说这非常高效,也是伍连德能够迅速将哈尔滨鼠疫控制下来的一大原因。

在伍连德这套完善鼠疫防治体系的帮助下,大陆安然度过了三大鼠疫,没有像欧洲人民一样,因为鼠疫而蒙受那么大的苦难。

这里边伍连德这位国士是立了大功劳的。

可是问题来了,人们对于民国时期的医学发展,普遍认知是“较为落后”,那么是如何培养出伍连德这位未来踏上诺贝尔医学奖候选名单的人的呢?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伍连德的传奇人生

1879年3月,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

虽然他祖籍在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但是由于父亲跑到马来西亚开金店,并且和当地华侨女子结婚,所以伍连德自小就离开了家乡,在外漂泊。

由于在学习上极为努力,所以伍连德得以在马来西亚接受了不错的教育。

17岁时伍连德拿到了英国女皇奖学金,进入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斯学院就读。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由于幼年时曾经差点因为一场大病而去世,所以在报考专业的时候,他选择了医学。

而他后来也的确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不仅多次获得剑桥大学奖金奖章,毕业后还考进了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斯学院进一步深造。

作为该院的第1个中国实习生,伍连德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

深造结束后,他陆续进入多家知名医院,从一众医学专家身上汲取到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1903年伍连德凭借一篇有关破伤风菌的学术论文,顺利地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虽然履历非常光彩,能力也特别出众,但是伍连德在马来西亚却过得并不舒心。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因为那个地方的种族歧视还是比较严重的,伍连德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心理与民族荣辱心。

所以1907年在接到袁世凯的邀请后,他欣然答应回国。

最终进入天津陆军军医学堂担任副监督一职,从职位上看,大约等于医学大学副校长。

要知道,当时的伍连德才28岁,如此年纪自然难以服众,人们对他的意见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慢慢的伍连德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扭转了口碑。

等到1910年鼠疫爆发后,伍连德的表现就更让人们无话可说了,曾经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在伍连德的眼前,却根本掀不起风浪。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能力方面的证明呢?

由于在治疗鼠疫方面获得了卓越成就,所以1935年诺贝尔奖直接将伍连德列为了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候选人。

要知道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国人能够走进诺贝尔奖的眼帘,这对于一位医学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可伍连德本人却对此非常淡定,就连他的女儿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还是后来报刊报道后他的女儿才知道的,由此可见,伍连德有多么的低调。

不仅如此,伍连德对中国医学乃至于世界医学的贡献,并不拘泥于鼠疫这一区域。

他在中国成立多个学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讲学,将现代医学知识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此外伍连德还在中国开办多所学校,为培育优秀的青年医学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医学教育事业方面,也是当之无愧的先驱。

在无数光环的背后,伍连德还是一位纯粹的爱国者。

他在年少的时候出外学习,学到了一些知识,有所成就后又回到国家,为国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正是后人应该为之学习的楷模。

实际上,在爱国情怀深种的中国,这样的楷模又何止是伍连德一人呢?

英雄不朽,国士无双

1937年北平沦陷,一位叫做邓稼先的稚嫩少年紧握双拳、双目含泪。

“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

带着父亲的叮嘱,他被迫离开,前往西南联大继续学习。

邓稼先刻苦求学,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凭借卓越成绩,从该校毕业后又受聘于北大担任物理学教授。

在旁人看来,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可是在邓稼先看来还远远不够。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他知道要想学到真正前沿的知识,就必须先离开他钟爱的祖国。

于是1947年他通过了赴美留学考试,次年启程前往大洋彼岸深造。

自此之后,邓稼先与杨振宁在美国会合,一同求学,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求学的热情,邓稼先仅仅用了一年多就完成了三年的博士课程。

此时的他只有26岁,所以很多人称他人“娃娃博士”。

然而邓稼先和杨振宁却分别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杨振宁留在美国拿到了诺贝尔奖,名扬世界。

可是邓稼先呢?他孤身回到国内,开始深耕国内的科学事业。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苦楚,邓稼先无比渴望一个强盛的中国,1958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隐姓埋名前往大漠28年。

就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丈夫要去哪里,要去干什么,直到1986年这个秘密才被揭开。

原来邓稼先是去研究我们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了。

时隔28年后,邓稼先终于回家了。

可是他已经从一位英姿飒爽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

岁月不仅带走了他的青春,还带走了他的健康,因为工作环境太过恶劣,他患上了癌症。

就这样,邓稼先与家人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363天,可就是在这300多天的时间里,他的心中也仍旧挂念着他的工作,他的祖国。

就在离世之前,他还留下了这样的遗言,

“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

1910年东北鼠疫吞噬6万人,伍连德开启抗疫先河,67天战胜鼠疫

研究原子弹,研究氢弹,邓稼先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如果从物质的角度上来看的话,那就是20元的奖金,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这与国外各种奖项动辄几百万的奖金相比,似乎不值一提。

但是对邓稼先来说,这20元更有意义。

因为从精神意义上来说,让祖国走向富强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而这20元就是对他一生努力的最好嘉奖。

凭借着一腔“愤怒”,邓稼先做出了偌大的成就,而这又何尝只是他一个人的奋斗呢?

无数国人外出求学后放弃荣华富贵,回国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才有了如今我们强盛的中国,这些人值得钦佩。

而无论是伍连德还是邓稼先,他们都用自己的一生刻下了光辉的一句话:我爱我的祖国,我愿为之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