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谷雨”将至

“谷雨”将至

图|莫修

明日谷雨

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暮春用最艳丽的一面

向人间告别

我们舍不得这个春天

不仅仅是因为春色美好

还有疫情让我们错过的许多春光

原本稀松平常的平和日子

都变得遥远而朦胧

未曾熟悉,便要离别

我们遗憾着春的离去

我们也期待着春的新生

“谷雨”将至

图|清可

“谷雨”将至

春的离别,是万物的新生。

在二十四节气中,谷雨是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之后,春天便慢慢离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又解释道:“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谷雨”将至

图|清凉地儿-了琹

谷雨的“雨”字,读第四声(yù),用作动词。谷雨的雨,有时是急促的泼洒,有时是和缓的滴落。到了地上,便化作温柔的水,这是属于春天的道别。

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谷雨时节,春天用雨离别,万物在雨中迎来新生。

谷雨的新生,是众生的欢腾。有时是花朵赶着晚春,在谷雨绽放,晕染成一片彩霞;有时是南方的青梅在枝头冒了出来,结成一个个圆润喜人的绿色小团。

“谷雨”将至

图|清凉地儿-了琹

谷雨这个时节,对人而言也是一个小小的新生。农民们趁着春雨播下谷种,为一年种下了新的希望。人们面对着崭新的日子,或许有了新的想法,去追求新的目标。

谷雨,是春天的离别,也是万物的新生。春雨淅淅沥沥,流向了无数条道路,也流向未来的无数可能。春雨可贵,未来可期。

“谷雨”将至

图|物道

“谷雨”将至

春到暮时,却是朝气蓬勃。

谷雨|物候

一候萍始生丨“菱透浮萍绿锦池”淅淅沥沥的雨,点在水中,把平静的水面染成一片新绿,那是被雨滋润的浮萍。浮萍无根,却也自由自在,漂泊之时,有些偶遇,有些邂逅,有些重逢。

“谷雨”将至

二候鸣鸠拂其羽丨“南村北村布谷鸣,家家陇头催出耕。”鸠,既是布谷鸟。谷雨时节,布谷鸟的啼鸣,这是春耕播种的信号。

“谷雨”将至

三候戴胜降于桑丨桑树错落的叶影下,一个小巧却羽毛华丽的身影在跃动,它是戴胜鸟。它的出现也是对人们的一种提醒,蚕桑之事需要作准备了。

“谷雨”将至

谷雨|花信风

一候牡丹丨“谷雨三朝看牡丹”,暮春暖雨,把牡丹的花色熏的浓艳,为牡丹赋予“谷雨花”的名号。国色天香的绽放,是春天最盛大的告别。

“谷雨”将至

二候荼蘼丨“谢了荼蘼春事休。”茶靡花的开放,是春天道出的一句告别。这般告别,带着淡白色的离愁,却也依旧芬芳。因为春天的离去,并非划上句号,而是仍有待续写的篇章。

“谷雨”将至

三候楝花丨暮春之际,楝花开得灿烂而盛大。那一片星星点点的淡紫,高高的挂在枝头,化为了一片繁星,像是在点缀春日的夜空,准备迎来初夏的黎明。

“谷雨”将至

谷雨时节,春光欲晚,却没有黯然神伤,而是以一种盛大的绽放来辞别人间,美得豁达,美得坦荡。

正如三毛曾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时节到时,春天的离开是坚决的,却用繁花留给我们一个绚烂的背影。即使离别,也要笑着说再见。

“谷雨”将至

图|清可

“谷雨”将至

春雨绵绵,染遍人间清欢。

中华大地版图辽阔,南北之间气候各异。但在谷雨这个时节,整个中国都真正的踏入了春天。在这时,我们吹拂着同样和煦的春风,也怀着同样美好的希冀与祈愿。

“谷雨”将至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播种忙 ·

谷雨的雨,很滋润。谷雨时节,雨生百谷。农谚也说:“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对看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这是丰收之梦开始的地方。人们在这几天开始播撒谷种,让种子喝饱滋润的春雨。未来一年,看着作物茁壮成长,看着秋日五谷丰登,在这样美好的期待中,人们告别春天,走向初夏时节。

“谷雨”将至

· 走谷雨 ·

谷雨的雨,很明媚。一场雨后,柳絮纷飞,牡丹含露,杜鹃轻啼,暖风拂过,带着些许湿润的花香,正是大好光景。年轻的女孩子们,往往会相约一起“走谷雨”,去野外信步郊游,追逐着春天的尾巴,吸收大自然的灵气。春光明媚,人间可喜,一切值得珍惜。

“谷雨”将至

图|物道

· 谷雨贴 ·

谷雨的雨,祈平安。谷雨的湿润与暖意,也带来了病虫害的困扰。在家里,人们会在这一天贴上“谷雨贴”,以求去凶化吉。“谷雨贴”是一种剪纸贴画,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不同的地方刻画的形象也有所不同,不变的是那颗热爱生活、祈愿美好的心。我们也都在期盼着,一个没有病害肆虐的世界。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其实每个时节,人们都在做着一样的事:顺应自然,耕种希望,祈福平安。无论天南地北,都愿你明媚,愿你平安喜乐。

“谷雨”将至

图|清凉地儿-了琹

“谷雨”将至

春的味道,是一口鲜嫩清香。

· 茶逢第二春 ·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曾说:“品茶当品谷雨茶,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对懂茶的人来说,明前茶入口清冽,谷雨茶胜在余味悠长。

“谷雨”将至

图|清凉地儿-了琹

暮春的雨,为茶叶带来第二个春天,所以也叫“二春茶”。既有着春风一般的清新,也蕴藏着春雨滋润的韵味。喝谷雨茶,贪恋的是一口绵长的清香。

郑板桥曾吟:“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品茶如生活,不需刻意追逐,只要用心感受。清明也好,谷雨也好,都是茶香“正好”。

“谷雨”将至

图|物道

· 吃椿,吃春 ·

比起茶的自在,品尝香椿则不能这般慢悠悠。“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谷雨时节的香椿,需要在恰好的时间,遇到最好的它。

谷雨的椿芽,鲜嫩爽口,香味浓郁,像极了暮春时清新和煦的氛围;自带一阵鲜香,使得香椿能与各种食材作伴。

“谷雨”将至

椿芽拌豆腐,是最有春色的一道菜。一块豆腐,几株香椿,几滴香油,简简单单。绿如翡翠,白如羊脂,正如春天;一口下去,软嫩爽口,清甜醇香。难怪汪曾祺有所偏爱:“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疫情肆虐的当下,有时货运受阻,让我们不得不错过了时令的吃食,吃得正好,也成了一种奢望。回想起以前随意品尝时令佳肴的日子,才发现那一点一滴的日常是如此珍贵,或许这便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谷雨”将至
“谷雨”将至

明日谷雨,被疫情偷走的第三个春天,即将走到尽头。

如果有另一个没有疫情的时空,这时的户外,估计已满是出游踏青的人群。孩子在松软的草地上追逐打闹,手里捏着风筝欢快地奔跑;老人们三五成群,闲庭信步,趁着春色呼吸新鲜空气;情侣在长凳上倚靠着,细细观赏花丛那被雨水染得鲜艳的牡丹。

“谷雨”将至

图|清凉地儿-了琹

或许也可以在家中闲坐,泡一壶刚收到的春茶,尝一口鲜嫩的香椿,在一阵清香中,微微闭眼,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没有惊慌与困顿,只有一片宁静。

但是世事无常,我们期待着心想事成,却遇到的多是事与愿违。那些和平安宁的时光,在如今竟是这样弥足珍贵。

“谷雨”将至

图|清凉地儿-了琹

有人说:“离开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虽然疫情的寒冬仍在,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春回大地,世界将会迎来美好的新生。

明日谷雨

愿你保持希望

愿世界早获新生

“谷雨”将至

图|清可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