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作者:吉山花瑶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_李乐军

鸡传染性鼻炎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禽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眼部和鼻腔炎症,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和蛋鸡产蛋率,尤其是初产鸡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危害较大。

1 病原特征

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为副禽嗜血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短小的革兰氏阴性菌。该致病菌无芽孢,无鞭毛和运动力,革兰氏染色呈红色或粉红色,是一种兼性厌氧菌,一般在含有鸡血的培养基或巧克力平板培养基内可良好生长,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该病原体对自然环境的耐受力较弱,自然条件下几小时即死亡,且不耐热,45℃ 6 min 即可死亡,也不耐消毒液,但该病菌耐干燥和低温 。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不同年龄鸡只均可感染,雏鸡在 20 日龄可发病,发病率超过 70%,超过 14 周龄鸡只接触病原菌后发病率高达 100%。

2.2 传染源

病鸡和隐性带菌鸡。

2.3 传播途径

副禽嗜血杆菌会在病鸡喷嚏、咳嗽和粪便过程中排出体外,污染尘埃、空气、饲料、饮水和用具等,健康鸡只采食到病菌污染物后病原菌便会感染消化道,也可吸入空气病原菌感染呼吸道。

2.4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鼻炎全年均可感染,由于冬季和早春温度较低,该病原体容易存活,一旦发病,易呈地方流行性,因此冬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由于成年鸡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成年鸡只感染后多呈散发性。

3 临床症状

3.1 育成鸡感染

发病初期,病鸡体温升高,最高可达 43℃,病鸡呼吸不畅,可视黏膜有炎症,眼睑下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恶臭味,流鼻涕,一般感染后3 d病鸡体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发展,病鸡精神沉郁,停止采食,鸡冠颜色发白,羽毛蓬松,角膜浑浊,呼吸困难,饮水量下降,肺部听诊有杂音。育成鸡病程为 3~5 d,病情严重者可推迟至 14 d,食欲废绝,视力下降或失明,蛋鸡卵巢发育受阻,开产时间推迟。如鸡舍卫生环境不良,淘汰率可超过 30% 。

3.2 成年鸡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不愿走动,闭目厌食,鼻流浆性黏液,鼻腔有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味,眼睑出现不同程度水肿,部分病鸡肿胀部可沿至颈部。母鸡产蛋率下降,公鸡睾丸出现萎缩,随着病情发展,后期可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成年鸡病程为 4~18 d,死亡率为 15%~25%。

4 病理变化

病变位置集中在鼻、咽喉、气管和眼部,病鸡的鼻腔和鼻窦出现急性卡他炎症,眼睑肿胀,眼球萎缩,鼻腔内有脓性或干酪样坏死物,咽喉肿胀,气管黏膜肿胀、充血,病鸡眼内和口腔内也有脓性分泌物,会粘连周边黏膜组织。蛋鸡卵巢萎缩,卵泡发育不良,有血肿症状,输卵管内有许多黄色干酪样分泌物。病鸡心脏、肾脏、肝脏、胃肠等病变不突出,消化道内无食物。

5 诊断方法

采集病鸡眼睑或鼻腔脓性分泌物,制成涂片后染色,若染色呈红色即为革兰氏阴性菌,该病原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内无法良好生长,在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内,培养时需要 CO 2 ,37℃恒温下可生长良好,若培养 24~48 h 后在培养基表面有光滑湿润、浅灰半透明的小菌落生成,可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可将该病料进行血清平板凝集实验、聚合酶链式扩增实验(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多种检测方法同时使用可更好地判断鸡群感染的病原菌类型。确诊后可以对病原菌进行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确定高敏感度的药物,做到精准用药。

6 防治及预防方法

6.1 治疗方法

西药主要为抗生素治疗,用药前先采集病料组织,分离培养致病菌,然后进行药敏试验,以高敏抗生素作为治疗药物,这样可以缩短治疗周期,保证药效。若该养殖场鸡群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敏感,可以肌肉注射抗生素药物,使用量约为常量的 1.5 倍,每日 2次,连续注射 4~6 d。同时,为预防病鸡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可以在鸡群饮水(1000 kg)中添加 100 g 酒石酸泰乐菌素, 全天用药量在 5 h 内饮完,之后病鸡可自由饮用。无法饮水的病鸡,需要灌服,一次灌服量为 10 mL,每日3 次,连续用药 4~5 d 。

中药治疗能缓解病症,固本培元,可与西医治疗相配合,促进病鸡恢复。方剂:通鼻窍的辛夷 10 g、清心降火的郁金 10 g、滋阴清肺的沙参10 g、清泻肺热的知母和黄柏各 10 g、凉散风热的二花 80 g、清热解毒的蒲公英、板蓝根和薄荷各 80 g、通窍止痛的苍耳子 80 g、散寒除湿的白芷 80 g、疏理肝气的木香 80 g、祛风解表的防风80 g、镇咳祛痰的甘草 80 g,研制成粉末,拌到成年鸡饲料(1000 只用量)中,每日1 次,连续用药 4~6 d,同时做好清粪和消毒工作,加强鸡舍保温和通风。

6.2 预防方法

6.2.1 疫苗接种,提高全群抗病力  鸡传染性鼻炎疫苗主要包括鸡传染性鼻炎 A 型油乳剂灭活苗、鸡传染性鼻炎和鸡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鸡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等,若养殖场出现感染,未发病鸡群可紧急接种灭活苗,同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中药,可以提高全群的抗病力,预防继发感染。全场鸡群需饮用葡萄糖、食盐或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能力。

6.2.2 强化管理,做好环境消毒 首先,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以防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并坚持不同日龄分群饲养,以防病原交叉感染。其次,保持鸡舍干燥干净,防止病原菌滋生,养殖人员出入鸡舍需做好消毒工作,更换消毒的工作服和鞋帽,进出前后服装均用紫外线消毒,每周用消毒液清洗 1~2 次。鸡场每周用 3% 氢氧化钠溶液消毒,鸡粪统一堆积发酵处理。鸡舍用高锰酸钾溶液熏蒸消毒。再次,鸡场应保证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外来人员、车辆不能随意入场,保证鸡场安静,以防噪声刺激鸡群。

7 总结

鸡传染性鼻炎是养鸡场常发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日常养殖没有做好卫生和消毒管理,加之寒冷季节通风不良,淘汰鸡鸡舍清扫消毒不彻底,鸡舍会诱发二次感染。鸡传染性鼻炎对蛋鸡的危害较大,会严重降低产蛋率,且鸡传染性鼻炎治愈后易复发,只有做好净化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