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陈颂恩创作的《守夜的天使》。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速写广州”的画友们创作的街头速写为广州留下了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速写广州”画友为培正路创作速写。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医生冯媛用画笔记录下支援香港抗疫的女护士临行前告别儿女的感人一幕。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画友为帮助老人扫码测核酸的医护人员创作的速写。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肥仔斌为永庆坊创作的速写。

4月11日凌晨两点半,谢丽珍收到画友陈颂恩从微信发来的水彩速写画《守夜的天使》,画面记录了她和医务人员凌晨坚守在街道测核酸岗位上的动人一幕。这幅作品是陈颂恩根据她发在朋友圈的工作照创作的。看到画作的一瞬间,她顿时就“破防”了,“心里面忽然一震,差一点哭出来”。

谢丽珍是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社工站的一名党员社工。连日来,广州11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她和同事们全情投入到街道测核酸组织工作中,奋战了3个日夜。感动之余,她立刻把这幅为基层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打Call”的画作发到街道工作群,将这份鼓励传递出去。

谢丽珍和陈颂恩都是“速写广州”的成员。这是一个由珠三角地区街头速写爱好者自发组建的兴趣社群,成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白发冉冉的老者,也有童真稚气的小学生。每个周末,他们背着画板,齐聚在广州某个街角,进行半天时间的速写。

如果说,漫游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那么城市速写则是另一种凝刻时光流转、定格人间烟火的途径。疫情期间,“速写广州”的画友们将身边一幕幕暖心战疫场面记录下来,在传递温暖、凝聚人心的同时,也为花城广州留下最生动、最本真的个性写照。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黄楚旋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画笔有一种无声的力量”

作为“速写广州”的一员,谢丽珍不仅是被记录者,也是记录者。

谢丽珍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美术中学,毕业后再没有碰过画笔,直到2020年与“速写广州”结缘,她才重新开始画速写。

不久前,她将青年志愿者王先生在荔湾区石围塘社区参与一线防疫的场景画了下来。“在‘i志愿’APP上,我得知他已经服务了40多次、是五星志愿者,觉得很受鼓舞和感动。”谢丽珍说。

两年来,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她,在空余时间用画笔定格下不少感人瞬间:党旗下忙碌到凌晨的下沉党员,帮助阿婆查找二维码数据的志愿者小姐姐……画面的主人公,谢丽珍大多并不认识,只有一面之缘。

今年2月,谢丽珍创作了五格漫画《有温度的一夜》,记录了街道社工琐碎忙碌的一天,从接种疫苗核对登记,到帮有困难老人安顿住宿,直到深夜11点工作群还不停收到信息……画作在朋友圈发出后,街坊亲友们纷纷为她点赞。

“画笔有一种无声的力量,能够让被画者感到‘被关注、被理解、被记录’。”谢丽珍说,画友们用速写形式,把广州基层抗疫不为人知的点滴感动汇聚起来、传递出去。

除了像谢丽珍这样有一定基础的创作者,“速写广州”还有不少从零起步的成员。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科“85后”医生冯媛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只是绘画“小白”的冯媛,8年前开始通过网络自学绘画,初衷是为了“自我疗愈”。冯媛告诉记者:“风湿是慢性病,我和许多病人认识超过十年,有时听到他们病情恶化的消息,心情会非常低落,画画能让我放松下来,恢复平静。”

2018年的一天,她报名参加了“速写广州”活动。或许是出于医生的职业习惯,冯媛会很细心地观察老广州街坊生活的细节,窗台上晒的果干、陈皮,甚至一个拖把,都会激发她的灵感。一次在老城区写生时,街坊还为她搬来板凳、拿来饮料,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和人情味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疫情缘故,冯媛近两年很少参加外出速写活动,但她却画得更勤了。

今年2月,医院同事集结准备出征支援香港战疫,冯媛在门诊楼下看到一位女护士临行前和一对儿女告别的场面。回家后,她马上创作了一幅水彩速写,以此表达对同行们的祝福和敬意。两年来,她用速写形式描绘过许多“大白”默默奉献、守护生命的忙碌身影,“每次疫情来袭,他们就是这座城市的主角”。

寻找“烟火气”的“无名画师”

40多年前,律师汪翊从山西来到广州发展。谈到与速写结缘的原因,他用了一个很文艺的说法——为了“寻找人间烟火气”。

在一次高第街的速写活动中,汪翊选择了“许地”作为创作对象——鲁迅夫人许广平曾在此度过童年。在他的画中,缠绕的电缆线、布满墙壁的爬山虎、旧窗上的塑料雨棚……曾经繁衍了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的许地,处处流露着岁月洗礼的斑驳印痕。

汪翊曾担任过两届“广州市书香羊城全民推广大使”。除了画画,他忙着读书、写作、做公益,把“一个人的爱好”扩展为“一群人的爱好”。如今,他的人生目标之一,就是力所能及地为广州增添几分人文气息。

“速写,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当一群人共同为城市画像的时候,速写事实上就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吸引更多人去关注、感受和认识广州这座城市,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汪翊说。

“我们大部分是新广州人,大家都在用画笔去发现这座城市不一样的美。”据“速写广州”发起人之一肖龙川介绍,6年时间里,团队从最初的3人,慢慢发展为上千人的规模,500人的微信大群就建了好几个。

6年来,画友们走遍了荔湾、越秀和海珠等广州老城区的许多角落。他们瞄准市井生活,笔下有晒满被单的骑楼,有趟栊门、竹筒屋内的寻常人家,还有小贩们的吆喝声、小吃店的香气……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被画友们用色彩和线条融进了画里。

肖龙川强调,速写有着与拍照打卡不同的深意。“拍照只有短短几秒,速写至少要半小时以上,是对城市文化的一次深度触摸。”他说,每张速写都是有声音和味道的,画虽然是平面的,但蕴含的情感是多维的、立体的。

2019年,“中国广州发布”微博以“广州温度”为题,选登了“速写广州”的9幅作品,之后这些作品在六榕街道文化广场长廊展出,受到街坊们喜爱。

2020年10月,“速写广州”四周年展览在沙面举行,一位前来看展的陈先生说:“没想到在这里可以看见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他们的画作,勾起了我的儿时回忆。”

“我们用速写的形式,为广州留下一份特别的记忆。”肖龙川说,200多期外出速写活动,数万幅速写作品,都来自于默默无闻的“无名画者”,“每一幅都是不可复制的”。

散播城市之美的公共创作

从钢笔、水彩到国画、二次元,“速写广州”画友们的速写风格迥异,他们还对城市街景进行“超现实”创作,为老街巷注入创意和想象。

肥仔斌被画友们称为“大神级”人物,有人说,他像一个魔术师,画出了一个“从地下生长出来”的广州。从小在广州西关长大的他,酷爱街头涂鸦艺术,他将涂鸦艺术与速写结合,创造出一种3D速写风格,为年代已久的西关民居、小食店,添上生猛的色彩、跳跃的线条,让一条条老街以时尚、动感的面孔“新生”。

“我们缺少的不是美的表达,而是个性化的表达。”肥仔斌希望用新的元素激活对广州城市特性的表达,他笔下的羊城老街、大排档、广式茶楼,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走红。

如今,他的作品更是被挂在永庆坊一期的青砖墙上,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去打卡。

除了为古老街区注入新活力,“速写广州”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和公益关怀类活动,为朝夕相处的广州增添光彩。

2021年,广州公交集团和“速写广州”联合,将“寻味西关”系列速写画搬上了广州公交专线,唤起许多人对“老广味道”的怀念。不久前,双方再度携手,拟推出第二条以博物馆作为主题的公交车线路,站点涉及农讲所、广州艺博院、陈家祠等文化地标,画友们准备用“速写风”,再度“点亮”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速写广州”还走进广州老城区的长者公寓,为老人画像。“画友们虽然不太擅长画人像,但都很用心地为爷爷奶奶们画下Q版头像。”肖龙川记得,一位老奶奶拿到画作后十分感动,说“从来没有人给她画过画像”。还有一对年过九旬的老夫妻,因患老年痴呆而口齿不清,但看到画友们为两人创作的“情侣头像”后,笑得合不拢嘴。

2021年,在雕塑家、画友刘艺的牵线下,画友们来到为心智障碍者提供服务的广州钟落潭慧灵农场创作墙绘。许多人是第一次用丙烯在墙上作画,30余名画友群策群力,完成了三幅颜色跳跃、想象力奔放的墙绘作品,驮着温馨小屋的鲸鱼遨游在海底世界,宛如一场连续不断五彩斑斓的梦境,顿时让人感受到海风拂面的温柔……他们在画中倾注的对广州的眷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如此浓烈而炽热。

此前,“漫艺术·速写联展”曾在广州东湖附近的越秀区文化馆展出,“速写广州”画友们的作品与专业画家、美院教授的作品同台亮相。这些寂寂无名的业余画者的创作,让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朱松青记忆犹新:“他们的城市速写,不是冷冰冰的记录,而是有温度的表达。不同画风的走心之作,承载了对广州千言万语的情感与态度。”

专家点评

朱松青(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青年速写有助于塑造城市文明

速写,是一门有点青春烙印的手艺,是一种短时间和低成本的美术实践,也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探索与操练。由此可以自由探索绘画语言、技能技巧。当你进入这个境界,就会发现其乐无穷,就像玩游戏那般美妙。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快餐式读图,会让大家产生数码视觉审美疲劳。基于纸本和纯手工的速写作品,形成了一种补偿性和治愈性的文化资源,因此许多城市速写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传播和展现了城市文化特质。

很多年前,我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回望文艺复兴,可以看到:艺术之于人类文明,犹如美术之于艺术,犹如素描之于美术,犹如速写之于素描。

就我个人对速写的体会,年轻人多画速写,尤其多画探索性速写,可以全面提升个人的艺术素养。而如果广州能有很多年轻人热爱速写,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常态,那么广州肯定就不仅是一座美术城市,更是一座真正的文明城市。

孙戈(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为城市留下有温度的文化记录

速写,是直接面对生活的艺术形式,画者用自己的观察、感受和艺术语言去表现生活。同样的一件景物,每一位速写者画出来的作品都绝不会相同,它展现出画者对事物的独特情感和技艺。可以说,速写能够很好地表达当代人“在场”的观察与记录,展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有这么多人参加到“速写广州”里,用“速写”这样一个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广州生活、历史、建筑等文化风貌的热爱,为这座城市留下有情感、有温度的记录,并让这种记录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些作品聚沙成塔、汇聚成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