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作者:晓角心语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在宋代以前被尊称为“亚圣”,宋代孟子的地位被提高,但颜回也被尊为“复圣”,配享宗庙。

孔子有多喜欢他呢,《论语》记载了一个故事:

子谓子贡:“女与回孰愈?”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就是说,有一天,孔夫子可能也是闲得没事,就想起颜回的好来,就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怎么样啊?”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子贡也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了,他是当时能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也有他和国家的国君分庭抗礼的典故。那子贡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颜回是我望尘莫及的啊,我怎么敢和他比?颜回学习了一件事就能知道十件事,我只能知道两件事。”

孔子想必当时也是笑得很开心,回答他说:“你是不如颜回,我也不如。”

做学生能被老师喜欢到这份上,算是最高的程度了吧。那么,颜回凭什么被老师那么喜欢?只因这两点。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01 好学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里有谁好学吗?”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做颜回的,他很好学。通过学习,他能够做到,不将愤怒迁移到不应该被责备的地方,能够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不幸啊!他命短已经死去了,现在没有了,没有听说过有人好学了!”

好学,是孔子十分看重的品质,孔子曾说: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十户人家的小邑,就会有和我一样忠厚诚信的人,但他们不如我好学。好学为什么那么重要呢?我们来看一则故事。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路,名字叫做仲由,也是孔子的一个大弟子,我猜当时他应该是因为不好好学习,把孔子惹怒了,孔子就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就会有六种弊端吗?”

子路回答说:“没有听说过。”

孔子说:“你坐好!我告诉你。爱仁德却不好学,弊病就是被人愚弄;爱智慧却不好学,弊病就是晃荡而不踏实;爱诚实却不好学,弊病就是会(被人利用)害了自己;爱直率却不好学,弊病就是就会刺痛人心;爱勇敢却不好学,弊病就是捣乱闯祸;爱刚强却不好学,弊病就是胆大妄为。”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一定要热爱学习才被老师喜欢呢?简单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好的品质,但是如果只是让这些品质随意发挥,野蛮生长,就会走向反面,反而害了自己。

只有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学习,学习知识和礼仪,才能学会如何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懂得这个道理,才不会浪费自己的才能,成为人才。

懂得这个道理,这样好学的学生,老师能不喜欢吗?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02 笃行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颜回能做到让他的心连续几个月不违背仁,其他人,一天两天就做不到了。”

如果只是听到了知识,那其实并没有用处,因为事实上仅仅听到并不是真的懂得。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什么意思呢?

他解释说,就好像闻到好闻的味道,听到好听的声音,知道了也是因为身体行到了,身体行到了,才能知道。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切身体会到所学的知识。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止步于脑子中“知道了”,而不去实践,那事实上没有真正体会到知识,更没有用好知识。

因为实践是劳累的,也是辛苦的。所以很多时候,作为学生,老师说的话,只是我们以为自己懂了,却不去实践,就没有真正受教于老师。

那么像颜回这样,学习了,就能坚持很长时间去践行。这样的学生,老师才算是真正教会他了,又怎么会不喜欢呢?

孔子自认“不如他”,成为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这两点太重要了

晓角心语:

好学且笃行,是颜回成为好学生最重要的两点特质。有了这两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真正受教于老师。

其实老师教学生,所求是什么呢?

不过是能把璞玉雕琢成器,自己的知识有人传承,求一个桃李满天下。

做到颜回这两点,就真的称得上是好学生了,也能对得起老师的期待,获得老师的喜欢,学有所成,成就自己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