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叔本华到底说了什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作者:艺术家们的心灵与世界

#以书之名#叔本华到底说了什么?以下是关于叔本华哲学思想的简单介绍。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主要是以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认识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以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看作为人生归宿的哲学体系。

叔本华这个悲观主义思想在哲学史上影响巨大;著名的哲学家勃兰特.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评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是“可以作为大多数哲学家所提倡的乐观主义的解毒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其后的哲学家们也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

叔本华到底说了什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在表象世界中,人作为意志的外在体现没有任何自由。在表象世界中,人不停地满足其生存和生殖欲望。不管人的欲望是否被满足,其结果都带来痛苦一方面,短暂的满足虽然会带来稍许的幸福,但满足欲望之后,很快就会感到无聊,而无聊即是另一种痛苦的开始;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满足,而满足不了的那些欲望又会带来痛苦。由于能够被满足的欲望在所有欲望中所占比例实在太小,因此整个人生是痛苦的。

人生是痛苦的,叔本华从意志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讨论了如何能够解脱痛苦的问题。从肯定意志的角度看,肯定意志就是,人生尽管有痛苦,但痛苦过程之中也有些许的、短暂的欲望满足和片刻的幸福,这种片刻幸福也丰富了整个人生的意义,使人理解和承受人生的痛苦,这是大多数人所可能拥有的幸福。人生是痛苦的,但其中的幸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从否定意志的角度看,否定意志而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认识有清静剂的作用,在认识的条件下,意志会自动退出意识的主导地位,人作为表象界最高级的意志体现者就会厌恶意志,主动地、自愿地压制意志,抑制欲望,形成禁欲,否定生命意志和生殖意志,从而解脱痛苦对于这个认识了自身本质的人来说表象和意志就意味着归于无了。这种禁欲者虽然肉身尚存,但是其意志已经死去。用叔本华的话说,这是一种“微弱的生存。这种否定方式如果推广开来,就是人类的消失和世界的寂灭,即解脱了痛苦,也无所谓幸福。

叔本华到底说了什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叔本华揭示痛苦,但是不会止步于痛苦。他的哲学在整体意义上来看是没有幸福可言的,但从个体意义上来看,是有幸福可依的这种幸福虽然短暂,但是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叔本华那里绝对的幸福是没有的,但是相对的幸福我们却是可以达到,我们也只能享受到相对的幸福。

叔本华继承来自于康德的“物自体”并把它深入地理解成“意志”,作为痛苦根源的“意志”在叔本华哲学里定义为一个极度空虚的需求者,他支配着我们不断的去满足它,作为主体的我们不是在满足意志,就是在满足意志的路上;痛苦就这样反复地降临在我们头上。我们不得不在意志的支配下生存着,无法反抗;就像提线木偶一样,而意志就是那个表演者。

叔本华到底说了什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意志主要分为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是延长生命意义上的生存意志),生存意志在本能下产生欲望,这种欲望是不确定的。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意志在表象界会让主体表现为痛苦;当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意志会表现为快乐或者愉快。但是这种感觉很快会被新的欲望所代替,被新的痛苦所代替。意志就这样左右作为主体的我们,让我们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意志,它骚动不安,不断欲求着什么,它是需求,是渴望,是贪婪,是强迫,是痛苦意志的世界不是别的,只能是痛苦的世界。只要承认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由于意志的确定性的渴望和需求,所以意志的世界就只有痛苦。无论作为主体的我们如何做都改变不了意志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正如叔本华所说的“消除痛苦的不断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外,再也做不出什么了”。

叔本华到底说了什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叔本华揭示了人世间的痛苦,并把它血淋淋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无情地披露了我们看似快乐的本质最终还是痛苦。在他的悲观主义哲学下,在人们看起来好像只有绝食而死才是解脱。

我们活在世界上是否也有幸福可言?叔本华本人解脱痛苦达到幸福的方法主要从暂时的解脱(比如宗教、艺术审美)和永久的解脱(绝食自杀),还有就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解脱方法(禁欲来压制意志的满足以消除欲望)。

叔本华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荒谬性、虚幻性、混沌性和不稳定性颠覆启蒙的基本理性原则来关注生命和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