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方城县博望镇:适逢盛世感党恩 八旬艺人又“出征”

作者:凤凰南阳
方城县博望镇:适逢盛世感党恩 八旬艺人又“出征”

“俺虽然腔(调)顶不上去了,但头脑清醒记性好,能吃能喝心劲足,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想当年俺为周总理唱过戏,今天俺还要再唱几句新戏词,为老少爷儿们助兴啊”!4月15日,春光明媚,曾经到北京为共和国成立三周年献艺,并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的方城县博望镇三弦书艺人潘桂荣又有板有眼儿地唱了起来……。

方城县博望镇:适逢盛世感党恩 八旬艺人又“出征”

今年86岁的潘桂荣家住博望镇博望村,是新中国南阳地区第一代青年民间艺人之一,以她唱腔圆润、吐字清淅,边唱边舞的独特演唱风格,用流行于南阳地区的三弦书唱迷了无数观众,唱出了时代主旋律。

方城县博望镇:适逢盛世感党恩 八旬艺人又“出征”

195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前夕,河南省文化厅为了向共和国献礼,在全省挑选出类拔萃的民间艺人赴北京参加文艺汇演,潘桂荣以年轻貌美、形神兼备、唱腔优美的演艺实力被省文化厅领导选中。马上就要登上国家级的大舞台为中央领导献艺,潘桂荣抱定了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思想,彻夜背台词、练手势,力争用最优秀的南阳三弦书献给共和国的领导们。潘桂荣说:“我暗暗提醒自己,这是为中央领导唱戏,必须要沉着、要冷静,决不能辜负领导的厚望,一定要把南阳的三弦书唱响北京城”。面对记者,她越说越带劲:“随着熟悉的三弦响起,我很快入了戏,台下的一阵阵掌声更坚定了我唱好戏的决心,就这样,我代表咱南阳人唱的这出《姊妹比婆家》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短短一出戏得到了三次鼓掌,演出结束后,还受到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每当想起这事我就来劲,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啊”!

如今,年逾古稀的潘桂荣“一提这事就来劲”是因为她的三弦书唱响了中南海,以南阳独有的三弦演艺形式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从北京回乡后不久,潘桂荣与酷爱三弦弹奏的赵福申倾情相爱,结成了志趣相投的百年之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潘桂荣的演艺从未停歇。由于三弦书只需三个人参演,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一人打板,也不需搭台,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就能开戏,因而颇受群众欢迎。在城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解放初期至七八十年代,三弦书与鼓儿词、大调曲等颇具地方 特色的曲艺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加上潘桂荣唱戏唱响了中南海,一时间名声大震。她们每到一地演出,十里八村的村民都会欢呼雀跃地口口相传:“潘桂荣来了,快去看戏啊”!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潘桂荣最拿手的《武松打店》、《姊妹比婆家》、《卖丫鬟》、《刘海砍樵》、《花打朝》等三弦书剧目至今仍受众多中老年观众的喜爱。

眼见得自己一天天变老,潘桂荣虽说健康状况不错,但她感到毕竟年龄不饶人,总想着把这门独特的地方剧种传承下去,“不能让我的手艺失传”是这位酷爱三弦书的民间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为了传承艺术,从20多年前开始,潘桂荣先是把做生意的儿子、媳妇引上了唱戏的道路,儿子赵东宝与媳妇潘海琴自己学会之后,又教孙媳妇尚云杰学唱,成了祖孙三辈的三弦书世家。每当重大节日或十里八村的农家有了喜庆事,都会请她们前去助兴;同时,在演唱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博望镇还组织擅长文艺创作的老教师、老干部成了文艺创作团队,先后编写《古镇展新姿》、《小俩口学艺》、《人大代表传技术》、《邪教害死人》等小节目十多个,精心组织排练,以三弦书演唱形式讴歌党的好政策,宣传新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其中,以歌颂党的扶贫政策 为主题的《小俩口学艺》等小剧目由潘桂荣师徒巡回演出后,起到十分积极的宣传作用。同时,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或有关部门举办重大演出活动时,市、县、镇有关部门也会邀请潘桂荣师徒参演,并多次捧回大奖。

“今天,是镇里为了编排《梨花深处是故乡》新歌曲,宣传博望的黄金梨,助力乡村振兴,我跟老娘一说,她又来了精神,找出珍藏的服装和八角鼓又唱了起来……”潘桂荣的儿子赵东宝说:“她就是人老心不老,别看八十多岁了,唱到兴 头还能一蹦老高,又扭又唱哩……”。(图文:沈俊伟 李善喜 董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