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何谓“旗舰手机”?

多年前当我们说到“旗舰手机”时,通常指的是每个品牌最强、最贵的单一机型。有的时候,这个词甚至可能专指某段时间被大家所“公认”的那一款设备。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这并不奇怪,毕竟在当年那个非智能机大行其道的环境下,绝大多数品牌奉行的都是“科技以换壳为本”,因此绝大多数机型其实很难有配置上的差异。相比之下,极少数拥有更高研发预算、确实能在体验上做出差异化的产品,自然也就很容易成为公认的“旗舰机皇”。

不过这样的情况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特别是国内手机厂商的崛起,很快就发生了改变。数年前,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数款国产“旗舰手机”的发布。而“旗舰”这个名号的前面,有时候甚至还会被加上各种前缀,例如“青年旗舰”、“千元旗舰”、“入门旗舰”,甚至是“百元旗舰”。

但随着近年来手机行业的大浪淘沙,以上这种“旗舰”满地跑的现象,如今也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不过整合行业也并没有因此就没有回到过去那样、只有一两款“旗舰”的时代。

“旗舰手机”不再只有唯一解,而是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2022年4月11日晚间,vivo召开了今年的第一场“旗舰产品发布会”。然而这次他们推出的却并非仅有一款设备,而是一口气带来了折叠屏旗舰X Fold与大屏旗舰X Note,两款形态完全不同的顶级产品。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这两款机型哪一个更“旗舰”?老实说,它们之间无法分出高下,因为两者无论是产品形态、功能理念,还是细节配置上均有各自的突出之处。

X Fold凭借着航天级的精密铰链结构,成为了目前行业中折痕、耐用度解决得最好,同时也是影像配置最高的大尺寸折叠屏机型。而X Note则不仅是目前业内少见的7英寸大屏手机,更凭借着内置的自研V1影像芯片和豪华的蔡司四摄系统,在显示效果与影像能力等多个方面填补了目前手机行业“大屏设备”的诸多空白。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然而,X Fold与X Note所代表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旗舰手机”真正不再局限于唯一的型号或配置,而是有了多样化的细分发展趋势。而且这种现象并非vivo所独有,而是在最近几年间,成为了席卷整个手机行业的一大变化。

影像、商务、游戏、折叠屏……“旗舰手机”全面开花

如今的“旗舰手机”到底有多细分?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想必大家就能有所体会。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比如说,在传统的直板旗舰手机领域,如今既能看到像vivo X Note这样的大屏、商务向的产品,也有例如小米12这种小尺寸、在小体型中依然能够提供高性能的“小钢炮”,还能看到诸如努比亚Z40 Pro与小米11 Ultra这样,明显为追求极致拍照和摄录体验而设计的“影像旗舰”。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又比如说,针对游戏玩家的需求,以红魔、黑鲨、联想拯救者以及华硕ROG为代表的“旗舰游戏手机”,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与其他旗舰手机相比,这些专为游戏而来的顶级产品不仅仅是在散热上堆了更多料,同时在机身结构、操控方式,以及充电体验等方面也往往有独到之处。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除此之外,在2022年的旗舰手机新品中,“安全性”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技术创新方向之一。例如骁龙8支持芯片级的安全特性,结合荣耀Magic V内置的独立安全存储芯片和双TEE安全系统,用户的数据安全和支付安全将得到双保险的旗舰级安全守护。

就在前几天刚刚发布的vivo X Note与X Fold里,vivo首次利用骁龙8安全处理单元对高安全性和高保障安全性应用进行增强。骁龙8为vivo X Fold和X Note带来独家SPU芯片级安全隐私防护,具备软硬件全方位的安全保护能力支持。这也是代表了智能手机行业在隐私系统、安全加密、应用实时风险自动预防等功能上的最新方向。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当然更不要说,自从2019年首批折叠屏设备量产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形态各异、功能侧重也各有不同的“折叠屏旗舰”。有为单手握持设计的OPPO Find N,有加入多颗增强芯片、功能颇有特色的荣耀Magic V,还有前文中曾提及、在影像和屏幕折痕控制上表现格外强悍的vivo X Fold。

中国品牌发力“旗舰手机”细分市场,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没错,从以上的这些形态各异、功能取向也各有不同的“旗舰手机”中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都是中国手机厂商的杰作。而纵观整个手机行业,最近几年这些形态各异、各有特点的旗舰手机中,源自中国品牌的优秀产品也占据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原神》的兴起,对旗舰手机的性能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大陆目前的移动网络建设品质也好、移动互联网产业本身的发展状况也罢,在全球都名列前茅。这就意味着许多最新的相关技术在国内的网络环境下,都会优先得到采用与体现,例如5G VoNR通话、高画质手游、各种高画质在线视频,如今在国内市场都发展得如火如荼。而这也为各类“旗舰手机”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从手机市场的现状来说,如今中国品牌在各种销量榜单上基本都已占据了前几名。然而与此同时,在单款机型、特别是单款旗舰机型的销售上,国内品牌与海外厂商相比客观上却依然存在差距。通俗地说,也就是国产手机虽然卖的更多,但大多靠的还是“机海战术”,在单款机型、特别是单款高端机型的销售上依然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入更多的研发精力在高端产品线、力争通过细分化的产品定位,在旗舰市场完成品牌定位和市场影响力的突破,自然也就成为了各大国内手机厂商的共识。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有抱负的中国手机品牌,更是得到了一份强有力的助益。

为什么旗舰手机多选择骁龙?因为有难以忽略的优势

纵观最近这两三年间颇有影响力的旗舰手机细分产品会发现,它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高通的顶级骁龙移动平台。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并非巧合。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骁龙8让黑鲨5 Pro的性能傲视群雄

首先,一款产品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旗舰”,顶尖的性能当然是最基本的要素。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高通的骁龙8系移动平台,也一直牢牢占据安卓手机最强性能的宝座。以最新的骁龙8为例,在黑鲨5 Pro与红魔7 Pro等旗舰游戏手机上,它就充分展现出了显著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性能潜力,既为玩家提供了充足的“战力”,也让旗舰电竞设备有了更多的“底气”。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其次,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讲到的那样,如今国内手机厂商普遍都在追求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但是大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是,移动平台本身的硬件设计有时候就会成为“差异化”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阻碍。比如说纵观前段时间某品牌推出的影像旗舰机型会发现,只有搭载了骁龙移动平台的型号,才配备了厂商自研的影像芯片。而这,显然就会带来用户体验上的不同。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骁龙游戏合作伙伴阵容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一款手机的用户体验好不好,除了基础硬件性能外,软件层面的适配也同样至关重要。对于高通来说,骁龙移动平台有着自研的Adreno GPU架构和自研的Hexagon DSP,这意味着不需要经由ARM之手,自己就可实现与各大主流3D引擎、游戏开发商、AI方案商的深度合作与驱动优化。而这些优化则可以直接被手机厂商采用,以提升旗舰产品的游戏性能、软件兼容性,以及AI处理效率。

事实上,如果大家有留心今年上市的一些旗舰手机就会发现,在好几个品牌今年的这些新品里,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往往在功能上都会有更为全面的表现。

比如说,在今年的多个品牌的好几款新品手机系列中,只有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才拥有更为完整的AI移动视频优化功能,而基于其他家SoC的产品,这些功能却往往有所缺失。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又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智能手机“高刷屏”会更加耗电,而能够实现屏幕刷新率自动多段调节的LTPO2.0技术,则可以很好地平衡屏幕功耗和显示效果,但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到目前为止,有且仅有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才能支持LTPO屏幕特性——而一些使用了其他平台的手机,哪怕屏幕硬件上完全相同,但却无法完整支持可变刷新率特性。

除此之外,虽然现在多家芯片厂商都有联合手机厂商进行移动平台的深度开发,但纵观这些“定制芯片”,大多数都只是强化AI算力,或者针对少数几个游戏进行调试之类的浅层工作。相比之下,vivo基于新骁龙8平台,在X Note与X Fold上实现的、软硬搭配的定制SPU安全功能,则展现了不同平台在开发难度、软件适配等方面,上游厂商支持力度的差异。

旗舰手机百花齐放背后,为何骁龙成为“唯一解”

最后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消费者往往对于“旗舰手机”不仅会期望有着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会希望这样的产品有着更为长期的支持,能够安心使用更长的时间。而高通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则要比竞争对手明显更强。要知道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已明确,会与谷歌合作为旗下的高端移动平台确保至少四年的Android大版本更新。

更不要说纵观如今的手机市场会发现,在一些品牌新的产品线里,往往只有基于骁龙平台的新品会上市即搭载新版系统和UI,而基于其他平台的新品,甚至出现了上市时间更晚、但还使用老版本系统的现象。

很显然,综合以上这些信息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如今这些有抱负的中国手机厂商来说,在顶级旗舰产品线上选使用高通骁龙平台,不仅仅是因为其在性能、技术上的优势,甚至是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为了确保用户长期体验,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