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三月

文/风云渐起

青未了|三月

每个月份有每个月份的色彩,比如,五月的色彩是火红,六月的色彩是草绿,八月的色彩是金黄。那三月的呢?

三月,在经历了严寒的封印和冬季的蛰伏之后,万物正铆足了劲,争先恐后的生长。“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仿佛一夜之间,“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你看那水边,“喧鸟覆春洲”,再看那岸边,“杂英满芳甸”,正是处处姹紫嫣红,帧帧缤纷五彩。

三月的本色,应该是彩色,就像诗人说的那样,“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

三月,是各种花儿的时装秀,“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各种各样的花儿次第开放、满园争春。从黄河到长江,神州“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处处繁花似锦;走过杏花村,来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远远望去,“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若翩翩少年、绚丽斑斓。

三月的彩色,必须配上声音,才更显得生动,“芳树无人花自落,青山一路鸟空啼”。

三月的这个彩色,还有味道,那是一种时而恬淡,时而浓郁的花香,“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三月总是给人以希望,并孕育着爱,“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我工作生活的周边,有许多欣赏三月、嗅探三月、品味三月、融入三月的地方,比如趵突泉,比如大明湖,比如千佛山,比如五龙潭。

但是,因为疫情肆虐的原因,今年三月的色彩,是暗淡的,是白色的。

从3月初开始,首先是从青岛,后来陆续到半岛各市、到内地,新冠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面对严峻的疫情,各地除医护人员等“白衣战士”外,公安民警辅警、党员干部、志愿者纷纷化身“大白”,也战斗在一线、支援在一线、盯靠在一线。这些“白衣战士”,身着“白衣白甲”,他们不惜透支着青春与生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战斗,把病毒挡在身后,亲冒矢石,无所畏惧。

同样因为疫情,许多地方封控、管控、防控,工作生活进入“静止状态”,公园关门、商店歇业、饭店打样,禁止人员聚集。有人描写到,“闭户开窗不开门,严防病毒入家园。私车紧锁停深库,群策封城断疫源。”此刻,许多人的心情一定是灰色的。你看,“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想那夏雨荷也只能空叹“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了。

青未了|三月

还是因为疫情,我一个多月无法回家,无法见到我的家人,心情十分郁闷。本来,3月初济南、泰安两地都没有确诊病例,是可以来回的,但是因为工作岗位的原因,单位不允许回家,回去一趟容易,回来工作就难了,手续、要求很繁琐。3月下旬,济南、泰安先后出现确诊病例,连理论上的回家的可能都没有了。

家回不去,在济南要求也是非常之严,我们这些外地在济工作的同志,必须办公室、宿舍之间“两点一线”,不能外出,不能聚餐,那就只剩下工作、工作、再工作,或躺平、躺平、再躺平了。工作久了,脑子里昏昏沉沉的,常常断电一般,一片空白——

“春草若有情,山中尚含绿”。一个人在房间,走来走去走不开,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心睡眠,也曾偶尔痴心妄想:偷偷开车从山路跑回去,山区查的应该不严吧!后来狠狠地扭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暗暗告诫自己:千万别违纪,千万别惹事!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以战士的姿态,努力的工作,只有战胜疫情,才能早日团圆。惟愿疫情早日散去,一扫阴霾天气,还我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我相信,多姿多彩的三月,一定会回来的——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冯云渐,笔名“风云渐起”,警察,喜欢散文、诗歌,泰安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协会会员、《山东诗歌》会员,《齐鲁文学》签约作家,工作之余在有关媒体刊物发表作品200余篇。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电话:18653231587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壹点号当代散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