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昔日“山寨机教母”再创业,靠做芯片逆袭上市

时代造就英雄,也选择英雄。当时运轮转,潮向更迭,只有那些最先嗅到时代脉动并果敢立于潮头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在创业者中,毫无疑问,荣秀丽就是一个。尽管她的光环并没有那么鲜艳。

近日,射频前端芯片(PA)制造企业唯捷创芯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PA第一股。这一事件受到了投资人和半导体行业的广泛关注,原因有二:行业想象力与创始人的传奇程度。

通讯行业从不缺故事,但PA这个大赛道却相对陌生。简单来说,PA就是原本用于手机接收和放大信号的芯片。这看起来没什么想象力,行业发展数十年,传统巨头早已把市场垄断瓜分殆尽。

但这片红海被5G技术变得澄清。人们身边需要射频芯片的地方已经远远不止手机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向“万物互联”推进,PA芯片的需求呈现出几何量级的增长。另一方面,华为手机遇到的断供事件,让全国各大通讯厂商都开始寻求国产化替代。据估计,今年PA芯片的国产化率将达到50%。这都是唯捷创芯眼前的大蛋糕。

而唯捷创芯的创始人荣秀丽,比这个行业本身更有话题点……

01通讯拓荒者

1963年,荣秀丽出生于河南新乡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天资聪颖好学的她,一直到青年时代都是标准时代的“别人家孩子”:中学成绩优异,16岁考入湖南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回河南老家,在拖拉机研究所当工程师,一路做到高级工程师,并成为中层干部。

如很多创业故事一样,顺风顺水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往往留不住学霸。荣秀丽总觉得,每天试验“100升油可以让拖拉机跑多少公里”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停薪留职,考上了中欧商学院的MBA,一番出国游历后进入了移动通讯行业。就这样从一个“旧世纪”产品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新世纪”产品——手机的开拓者。

昔日“山寨机教母”再创业,靠做芯片逆袭上市

荣秀丽

1993年,摩托罗拉3200移动电话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市场,昂贵的价格使其成为富人的标志,得名“大哥大”。荣秀丽就在此时与人合伙,拿下了芬兰手机代理商百利丰的代理,成为中国第一批手机销售商。

到了1998年,荣秀丽已经是北电、三星和爱立信三家手机品牌的中国区代理,每年的销售流水超过10个亿。但这一直不是荣秀丽的志向所在,她想要做自己的手机。用今天的话说,这似乎就是“有钱任性”,在那个国内产业链几乎一片荒地的年代,这个梦想看起来十分遥远。

“我不喜欢这种赚钱方式,做手机代理是卖别人的产品,销售模式、价格等都是别人定,没有话语权,卖得不开心。”谈起当时决定做自主品牌的初心,荣秀丽说,“找出你最喜欢的产品,通过你喜欢的方法卖给你喜欢的人,这才是最爽的事!”

为了这个“爽”,她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孤注一掷。

02山寨机“教母”

山寨机“教母”是中国电子工业一个发展阶段的时代注脚,却并非荣秀丽的愿望。

随着90年代末华强北产业链的日渐完善,国产手机的基本条件日趋成熟。2002年,荣秀丽以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天宇朗通公司,开始研发手机。

2003年,在创业的第十年,她终于有了自己品牌的手机。但卡住脖子的,还是核心技术——芯片。由于芯片等核心部件的供货问题,天宇朗通亏损高达8000万元。

回顾这段历史,荣秀丽说:“那时看到账目,我真的傻了,很多人跟我说自主研发手机是往坑里跳,但这好像不是坑,而是井啊!”

台湾的芯片企业联发科救了荣秀丽。联发科为了对抗高通等垄断巨头,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推出第一款单芯片手机解决方案,集成了通信基带、蓝牙、摄像头等模块。只需增加不同的元器件和外壳,就能组装出成品手机,生产周期低至数周,成本低至数百元。

这个变化成就了中国山寨机和联发科的双赢。2005年到2008年,只要几百万人民币,再加上三个人,一个接洽联发科负责手机芯片,一个找代工工厂负责拼装,一个负责铺设渠道销售,就能成立手机公司。国产手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昔日“山寨机教母”再创业,靠做芯片逆袭上市

而在这些品牌之中,荣秀丽的天语手机是当之无愧的王者。销售出身的她,左手用联发科芯片,右手将生产外包给富士康,自己专注渠道,把定价权交给代理商。依靠这种牢固的三足支撑格局,天语手机在一不打广告,二不请代言的情况下,2007年出货量达到1700万部,在中国手机市场仅次于诺基亚。

2008年5月,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以5.3亿元入股天宇朗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重磅投资引爆业界。荣秀丽成为了“山寨机教母”。

故事的另一面,一场行业内的深层次变革也在酝酿,3G来了,山寨机的时代大幕缓缓落下。

03到上游去

2009年是中3G元年,作为运营商的中国联通正式引入iPhone,拉开了国内智能机市场的大幕。可爱的汤姆猫伴随3G手机网络的便捷体验,让消费者看到了通讯新时代的美好景象。

次年,卸任金山CEO两年之久的雷军和一群小伙伴在一起喝了小米粥。正如众所周知的故事,“小米”成立了,国产安卓智能机伴随着iPhone的势头飞速发展,摧枯拉朽般抢占了山寨机的市场,一大批山寨品牌远逃非洲市场。

在这一阶段,荣秀丽选择的是转型“刚正面”,同时投资了微软和安卓两条智能机发展路线。2009~2010年间,天语联合微软及高通,推出过多款基于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的手机。而天语的大黄蜂和小黄蜂系列手机主打安卓系统,也有不俗的战绩。

2012年,天语的大黄蜂和小黄蜂热卖,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微博上@荣秀丽:“祝贺天语发布大黄蜂二代手机,国产手机行业就应该一起冲击高端智能手机!”但在那之后,微软系统宣告失败,三线作战的天语没有推出足以撑起整个企业的产品。

新旧霸主就这样擦肩而过。2015年,天语手机停产时,很多媒体都在怀疑荣秀丽已经一蹶不振。

在手机终端本身受到普遍关注的时代,所有人都忽视了荣秀丽的大调整——转战上游。2010年,荣秀丽感受到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早就有被芯片卡脖子的经历,她扎进了射频芯片赛道,成立了唯捷创芯。

与曾经的手机行业一样,在荣秀丽进入时,中国的射频芯片行业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国际上,这一赛道被 Skyworks、Qorvo、博通、RFMD、村田等几大国际巨头垄断。国内手机厂商不仅自给率低,而且还经常面临断货。

唯捷创芯从当时的老厂RFMD请来研发人员,利用天语手机的收入来养研发,开启了长达6年的长跑。直到2017年,也就是天语停产两年后,唯捷创芯终于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并开始与曾经的合作伙伴联发科正面对决。

通过1年多的价格战,唯捷创芯打败了联发科,市场份额快速增长。2019年4月,联发科通过100%持有的Gaintech公司,战略投资唯捷创芯,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时解散旗下芯片企业络达科技的PA部门,宣告了唯捷创芯在国内PA市场中的地位。

04普遍的难题

荣秀丽在淡出科创领域话题5年后再次回到公众视野。2020年,哈勃投资、OPPO移动、维沃移动、小米基金等也入股了唯捷创芯。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在智能手机刚开始起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入局者就扎进了芯片的自主研发。他们筚路蓝缕历经坎坷,如今一部分已经修成正果。

2021年国内前十大手机客户端PA采购金额近200亿元,其中作为佼佼者的唯捷创芯约占3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5%。在华为断供事件后,包括手机厂商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巨头大幅度倚重国产组件,随着5G芯片的陆续投产,唯捷创芯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更加被看好。

在资本市场上,唯捷创芯上市最初的3个交易日里经历了大起大落,首日跌幅超过30%破发,而后又大幅上涨。从多空搏杀的局面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于这一行业的前景仍然存在担忧。

疑虑的声音认为,包括唯捷创芯在内的国内几大射频厂商多为设计商,还没有一家能够形成全系列射频产品,而且他们几乎是共用极为有限的几家代工和封测厂商,其中最为核心的代工厂商还都在大陆地区之外。在芯片行业全球化分工的今天,唯捷创芯虽然走到了产业链的最上游,但仍没有掌握核心的制造环节。

昔日“山寨机教母”再创业,靠做芯片逆袭上市

同时招股书还显示,2020年,唯捷创芯主力产品为4G型号PA模组,销售单价和毛利率都较低,且公司尚不具备5G高集成度射频前端架构方案的完整能力,面临4G向5G迭代过程中更高技术挑战的风险。再加上资本运作等因素,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较弱。

至4月14日收盘,唯捷创芯总市值超过220亿元,已经数倍于曾经的天语手机。但作为一家芯片企业道阻且长。

05结语

荣秀丽并非时代的宠儿,在她20年的创业生涯中,经历了两次产业结构的巨大变迁。每一次都足以成为一家企业被时代淘汰或者沦为平庸的理由,但荣秀丽凭借果敢冲破了这些时代大潮:卖手机被制造商卡住定价权就自己去做手机,做手机被芯片商卡住技术咽喉就自己做芯片……

今天,对于整个通讯电子行业来说,唯捷创芯所在的并不是一条足够宽阔的赛道,但看好荣秀丽的投资者相信,善于迎接变化的荣秀丽,创业的故事还远未讲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