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于70年代|桃花落,瓜果香

作者:大媛日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转眼桃花落尽,海棠依旧,天气逐渐大暖,各种时令瓜果次第登场,又可以放开肚皮,大饱口福豪横地当“吃瓜”群众了。

天津的瓜品种很多,多到分不清东南西北。小时候的我曾经问奶奶:“冬瓜、西瓜、南瓜,我都吃过了,那北瓜是啥样呢?”她说:“北瓜就是西葫芦。”“哦,原来如北。”今天,咱不提用作蔬菜的黄瓜、丝瓜、苦瓜、佛手瓜,单说属于水果的瓜们,种类口味那叫一个丰盛。

常吃的西瓜就有好多品种,“京欣”“麒麟”“黄小凤”“黑驴”等。就光“京欣”系列就分好几个号,其中最好的号称“甜王”,口感脆甜,瓜汁饱满。熟透的瓜,用刀一碰,瓜皮自然裂开,红色的瓜瓤透着甜蜜。无籽的麒麟瓜价格稍高,上市时间最早。“黑驴”瓜沙瓤的居多,皮绿心甜,销量大。

家里有个远方亲戚在静海台头种植西瓜,每年都送给我家一麻袋,属于“京欣一号”,瓜的个头不大,皮薄瓤沙,甜味浓郁,据说曾经被列为宫中贡品。一个西瓜从中间切开,一人一半用勺挖着吃,最热的时候还可以在瓜心里放上点冰块儿,冰凉爽口透心凉,无比惬意。

小时候奶奶时常买菜瓜吃,光脆不甜,我并不爱吃,我喜欢和菜瓜长得有点像的“羊角脆”,可是奶奶却很少买,后来我知道是价格贵的原因。小时候甜瓜、面瓜、香瓜傻傻分不清,如今伊丽莎白、绿宝石,听得我一头雾水。后来我把哈密瓜、绿宝石、伊丽莎白、香妃、白兰瓜,统统叫做甜瓜。木瓜也是瓜,我差点漏了。

生于70年代|桃花落,瓜果香

每到夏天,各种瓜齐上市,全家人饭后“宰”一个西瓜,或切角或切块,在说说笑笑中就包圆了。我爱吃的“羊角脆”算是脆瓜,瓜瓤芯里有一股淡淡的香甜味儿,我不舍得去掉最里层的甜芯,连带瓜子一起囫囵吞下,顺便弥补一下小时候吃不尽兴的遗憾。香瓜虽然软糯,有时遇到某个在果蒂处苦涩,大煞风景。伊丽莎白搁置到软透时最甜,绿宝石在冬春也有卖,但是价格奇贵,反季节水果不划算,还是等到时令才好。

生于70年代|桃花落,瓜果香
生于70年代|桃花落,瓜果香

有趣的是,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瓜的口语。像四川人常讲的“瓜娃子”,就是傻瓜笨蛋的意思。“矮冬瓜”也属于骂人的话,一看到就让我不由就想起了“瘦头陀”那又矮又胖的形象。还有一个词叫“麻瓜”,是从哈利波特中音译过来的,专指那些不相信魔法的人。“吃瓜群众”是常用的网络语言。

生于70年代|桃花落,瓜果香
生于70年代|桃花落,瓜果香

与“瓜”搭配也不全是贬义词,还有一些福寿绵长的褒义成语,例如“瓜瓞绵绵"就是形容繁衍不断的。小时候母亲常用“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来告诫我不要招嫌疑惹是非。背过的《黄台瓜辞》里简单的一句“摘绝抱蔓归”因暗喻了骨肉相残的结局,从而流芳百世。《西游记》也里有“黄眉老儿”在瓜地吃瓜,被孙悟空变成的西瓜在肚子里戏耍的桥段。

生于70年代|桃花落,瓜果香

黄眉老儿吃瓜上当

瓜果虽甜,多吃胀肚,伤脾胃,所以“吃瓜群众”要节制。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