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之前有一位好友咨询我:她的女儿去年九月份上一年级,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孩子每天去学还是哭着硬被她推进校门。

本想孩子刚入学可能需要适应,但随着时间的增长,状况不仅没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她和老公几乎进入焦虑状态。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经过简单的了解,得知她女儿比较内向,两口子平时工作忙,很少带孩子出去玩,最主要的是孩子的朋友只有一个——她的表哥。

我分析孩子哭闹不上学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突然离开父母,进入一个相对大而陌生的环境,不知如何去和同伴交流而产生的恐惧与不知所措。

而且长时间的哭闹还会增加同伴对她的疏远与排斥,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想上学的原因。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我建议她先和老师沟通,借助老师的魅力引导孩子试着接触同伴,先交上一两个好朋友。

而她要做的除了扩大孩子的交际圈外还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讲商晓娜的《一年级的小豌豆》,讲童喜喜的《美妙的夏天》《惊喜的秋天》……教给孩子与同伴相处、处理问题的方法,潜默移化地消除孩子对学校的恐惧。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其实,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借助故事来影响孩子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

孩子最喜欢听故事,故事中那些会说话的植物、动物,丰富的想象和有趣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绝大多数孩子在听或读故事时,会把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认知能力逐步提升,久而久之,孩子的品行也会得以培养。

作为一名家长,

如何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借故事来对孩子实施教育呢?

善于利用已有的故事

家长要阅读并筛选大量有益的儿童故事,结合孩子的年龄段系统地读或讲给孩子听,尤其是晚上睡前,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安静,听得最认真,最易引发孩子的思考。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幅幅连环画,都是孩子经历过或者即将经历的事情,从故事中孩子会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如何战胜困难,最主要的是孩子会潜默移化地学会如何做人。

等孩子大点儿,具有阅读能力时,家长便可以陪孩子读或者引导孩子独立阅读,读后相互交流感受,启发引导孩子在读中悟。

善于创编自己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遇到的问题当然也不一样,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善于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创编简单、有针对性的故事来教育孩子。

例如,发现孩子不善于分享,那就创编一个小鸡和小鸭之间发生的相互分享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相互分享不仅不会失去而且会收获更多;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发现孩子不善于当众表达那就创编一个黄鹂鸟由不敢当众唱歌到当众唱歌的故事;

发现孩子和小朋友玩耍时爱动手,那就创编一个小羊和小狗玩耍时,小狗动手带来严重后果的故事……凡此种种,借助故事来影响孩子比直接的说教要管用的多。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能在事情刚刚发生时进行,最好过几天或者和孩子在非常融洽的情况下开展。

而且这种方法适合四五岁以前的孩子,孩子大了就不要轻易地用,用的不恰当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借故事在影射他,会起到反作用。

善于引导孩子创编故事

在和孩子相处时,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来创编简单的故事,不仅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最重要的是在引导孩子创编的过程中,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正,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也是我们家长的人生必修课。我们家长要加强学习与交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探求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 | 陈园龙

图片 | 柴浩虹

校核 | 晓 月

部分图片 | 来源于网络

【共育校园】做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