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春期的叛逆 | 为何总是相伴一生

作者:天上院的十六梦
青春期的叛逆 | 为何总是相伴一生

叛逆,似乎是一个只存在于青春期与幼儿期的专有词汇。通常人们会认为在孩子刚刚步入中学时,会因为个体自主意识的萌发与开始固化,进而产生新的自我并开始尊从其意志行动,而在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认知功能虽然正开始步入成熟的轨道,但却会因为自身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信念尚未清晰,处于一种雾里看花的状态,被周围事物与观念所左右自己的认知与行为,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碰撞。只是,该时期会随着孩子对于周围信息的吸收与核心价值与认知的建构被正确地度过,而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也理所当然的认为青春期的叛逆状态只是在这一年龄里有所体现。当时间过去之后,我们自然也不必再为之担心。

青春期的叛逆 | 为何总是相伴一生

随着社会化的进程逐步扩大化,当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入大学的校门,能够接受与认知的事物亦在逐步扩大化。换个说法便是随着教育的逐步普及与丰富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教育信息下的被动的接收者。知识,不再是一种“求之不易”的东西,而是成为了随手可扔的物件,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开始被各种知识类信息轰炸。而随着这种知识类信息以一种风暴般的速度席卷我们的生活之后,我们核心认知的建构却开始被逐渐地削弱了,最后呈现的结果便是我们所寄予厚望的年轻的一代,开始成为漂浮着的云朵一般的存在,华而不实,不曾脚踏实地。

青春期的叛逆 | 为何总是相伴一生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是专门描述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的问题的,叫做:同一性混乱。是指青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同一性失败的一种现象。他们往往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不清楚或回避考虑个人的品质、目标、需扮演的角色及价值观等问题。而该问题的出现与蔓延,其本质上或许也是核心信念的构建尚未完成所致。而这份本该在青春期就该被逐步完善的机制,为何会在成年后依旧尚未健全呢?

青春期的叛逆 | 为何总是相伴一生

仔细想来,这份缺失的未成熟的机制的健全,或许便是因为人们过多的干涉与保护所致使。是因为作为父母的一方在孩子成长的足迹里过多地去干涉孩子的认知与信息的接受,甚至是去干涉孩子的行为轨迹。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妈宝男的存在便是没有自己的认知与意志的代表。反观上个世纪的孩子,在社会调研中,无论是上学还是未上学的人群中,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与清晰的认知,而那个时候的信息的传播尚未有现在传播速度的一半,传播方式也没有现在这般多样化。

青春期的叛逆 | 为何总是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