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43·牧童逮狼
一天,两个牧童到山里的狼的巢穴里去。巢穴里有两只小狼,他们计划分别捉它们。于是两人各自爬上一棵树,相距数十步。不一会儿,大狼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心里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爪、耳朵,故意让它大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抬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又叫又抓。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让小狼大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四处张望,刚一看见小狼,就离开这棵树,快速跑到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前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嚎叫,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小了。最后大狼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下来一看,狼已经断气了。
——出自《聊斋志异》
·44·金钩桂饵
古时候,鲁国有个人喜欢讲排场。钓鱼是他的一大嗜好。他用喷香的桂木作为鱼饵,用黄金做成鱼钩,上面还镶嵌着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还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他的钓鱼竿是最高级的,他钓鱼时选择的位置和摆出的姿势都很讲究,但是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
所以说:“钓鱼重要的不是漂亮的装饰,事情是否急迫不在于说辞。”
——出自《太平御览》
·45·熊渠子射石
很久以前,楚国熊渠子夜晚外出巡查,误将一块卧在地上的石头当成了蹲伏的猛虎,他张弓就向石头射去,结果箭连带着箭尾的羽毛一齐射入了石头里。熊渠子下马前去察看,一看原来是石头。他退后再次射向那块石头,结果箭折断了,并且石头上也没有留下一点儿痕迹。
——出自《新序》
·46·卞庄子刺虎
一次,卞庄子想要去刺杀老虎,旅馆的童仆制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吃得有滋有味后必定会争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就定能收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仆人的话是对的,就站着等待它们相斗。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了起来。大虎负了重伤,而小虎死了,这时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一举果然立下了杀死两只老虎的功劳。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47·盲人摸象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于是说:“我知道,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囔着:“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罢了。”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出自《长阿含经》
·48·束氏畜猫
卫国有一个姓束的人,他对全世间的东西都不喜好,他只喜欢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能手,他家养了一百多只猫,家周围的所有老鼠都要被抓捕完了。猫没吃的了,饿得整天号叫。束氏只好每天买肉喂猫。猫生出来的子辈和孙辈,因为经常吃肉的缘故,竟然不知道世间还有老鼠的存在。猫只要饿了就号叫,号叫后就能得到肉吃。猫吃完了,走路慢吞吞、懒懒散散,一副和悦、快乐的样子。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以老鼠为患,家中老鼠成群结队出来乱窜,甚至有的还跌落到了瓮中,他急忙从束氏家借了猫去捉老鼠。
猫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高竖立着,眼睛突出,亮如黑漆,有红色的胡须,唧唧吱吱地乱叫,便以为是怪物,所以只是环绕着瓮沿行走不敢下去捕捉。读书人非常生气,就把猫推到瓮中。猫很害怕,对着老鼠大叫。过了很久,老鼠估量着猫没有别的本领,就去咬它的爪子,猫用力从瓮中纵身而出。
官兵世代享受厚重的俸禄,遇到盗贼就逃窜,他们也是那只猫。
——出自《龙门子凝道记·秋风枢》
- END -
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方,仅供参考。
重
磅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