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作者:书写经典网络展

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书写李颀(唐)《送魏万之京》》。

原文: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释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作者介绍:

李颀,生于公元690年,卒于公元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 ,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主要作品《李颀集》。

作品读感:

离别离别,离就是别吗?诗人送别晚辈魏万,成诗记之。

古今多少离别人,离别再难相见,一生不长也不短,相遇之人多,离别之人也多,珍惜当下,珍惜所有遇见。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牛逍先生,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陈永强(广东惠州、1973年),字俞秀,广东惠州,自幼喜欢书写,爱好文史,现为书法培训者。

娄建华(山东聊城、1975年),小学教育工作者,爱好写作,勤习书法。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平台或刊物。荣获第三届长江文学奖2021年度诗人奖杯和李白杯诗人奖章。致力于诗歌生活化,生活诗歌化。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郝乙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张长义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姚淑芳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陈永强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娄建华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陈长水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刘国华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姚淑芳

解读李颀(唐)《送魏万之京》——「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70期

郝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