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的自律到底怎么培养?

玩游戏停不下来;

看短视频停不下来;

电视一打开,就很难主动关上;

体重严重超标,运动却坚持不了;

作业其实并不多,却总是忍不住想玩;

知道自己需要多读书,却总是坚持不下来;

......

这些,都是不自律的表现,也就是无法自己管理自己。

管理自己,如何从很难到自觉自愿。

现在说说我的看法。

我自己最近在“减肥”一事上,深深体会了一把“享受自律”的感觉。

说是减肥,其实我开始也没有下定决心,我属于从小就胖而且很容易胖的体质,所以,感觉我一直都走在减肥的路上,不但没减成,体重还缓慢匀速地增长。

其实,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微胖”体型,每次下决心减肥,都是体重涨幅过大的时候,如果继续放任,衣橱里的衣服可能就要换一拨,造价有点大,哈哈哈

这一次的“减肥”跟以往不同,40+的年龄,不再像青春年少时只想瘦下来,现在的我,除了瘦,还想要健康、还想要有趣、还想要对得起自己,这些条件移除,我自己都绝望了,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减肥方法呢?

但是,作为一名职场女性,而且是经常站在讲台上的家庭教育讲师,确实有必要管理一下身材,这次我想正好用这种方式,体验一下家长最难引导孩子做到的“自律”的品格。

一番思想斗争后,我确定好目标:需要瘦身,不过不用太严苛;不要过度节食,调整饮食结构,慢慢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我是用苹果餐(全天只吃苹果,任何食物都不吃,可以一日三餐,也可以饿了就吃)开的头,原计划是吃一天的苹果,清清肠胃,然后开启新的饮食结构,谁知,吃了一天的苹果餐之后,身体没有任何异常感觉,所以临时决定再坚持一天,第二天苹果餐结束,除了体重降了几斤,我还感受到一种喜悦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成功的感觉,饿的时候、累的时候,由之前的赶快吃东西改为细嚼慢咽一个或半个苹果,以前从没有过的体验。

我用意识把这种感觉强化,再去感受深层的感觉,价值感和成就感就体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心理学暗示技巧)。到了这里,已经不再是“减肥”这个问题了,而是自己关注自己的问题。

之后就开启正式的调整饮食之旅:暂时去掉碳水化合物、加强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清淡饮食、晚餐减少食量、水分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等等。

第一天、第二天......

大概10天左右的时间里,体重有时下降,偶尔也会回升,但我已经完全不像以往减肥那样焦虑和着急,当然结果体重是整体下降,身体感觉也越来越好,至于瘦多少,已经不是我最关注的事了,我关注的是我跟我自己和谐相处的感觉、食欲和身体的需求之间的关系。

身心合一,想的和做的尽量一致,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和谐、统一、自然、愉悦。

好像莫名就实现了自己当初打算减肥的所有要求,我知道,这就是“自律”带来的结果。

我把这个感觉分享给糖爸和糖糖,他们每天跟我在一起,看着我的变化,跟我一起体会神奇的自律,全家人都在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

孩子的自律培养到底怎么做呢?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事情都要求孩子严格管理自己,这对于大脑理智部分发育不完善的孩子来说,太难了,也是不可能的事。

生活中所有的困扰都是培养、训练自律很好的时刻,比如看动画片、玩游戏等等,家长可以借助孩子看动画片停不下来,和善而坚定地协助孩子建立电子产品的规则,这一步至关重要,但只是开始,比如:你和孩子一起协商每天看电视或玩游戏的时间是30分钟,家长和孩子坚持执行。

在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中,家长的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可能会哭、会闹、会觉得妈妈不爱我了,也有可能情绪会很大,家长要共情、理解孩子,然后坚定地执行约定。

接下来就到了最重要的步骤:量化孩子的成就感。

在执行的过程中,家长默默地记录孩子的变化,用文字、照片或视频等都可以,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后,把这些记录呈现给他,引导他去体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成就感,以及自律带来的“好处”,比如:管理好电子产品,可以有时间玩其他玩具、可以出去玩、可以做更多的事,在生活中找到“可教时刻”,强化自我管理带来的巨大的“好处”。

比如,我家孩子,就是在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里上网课,她因为一直在训练自律,复课之后,感觉学习没有落下,那一次,就深刻体验了自律的好处,以后再引导就容易多了。

还有一个窍门:从兴趣入手,看看孩子的专注点在哪?也就是注意观察孩子平时最喜欢做什么,这是培养自律的捷径。

比如孩子喜欢阅读,完成学校布置的阅读作业,还愿意继续读下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关注感受,让他总结:我自己主动愿意做一件事,是多么有趣啊,同时引导孩子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既然在阅读方面你可以做到自律,写作业、学习、运动等等可能也都可以,用孩子自己的经验去尝试,家长协助,孩子更容易体验到价值感,也更容易运用自律、形成自律(这跟我愿意减肥,在减肥中体验自律的道理是一样的)。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是一项大品格和大能力,值得家长努力,做各种尝试,陪伴孩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渡,不断尝试、不断实践,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品质。

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欢迎关注并转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