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绚隆:加强学术出版,推动“三大体系”建设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华书局已经走过了110周年的历程,尤其在1958年中央确定专业分工之后,始终专注于整理传统文化基础典籍及出版相关学术著作的学术出版。以下结合中华书局的学术出版与“三大体系”的建设,以及未来几年学术出版的趋势,略谈几点个人想法。

学术出版奠基并引领学科体系建设

学科体系建设,依赖于基础著作的研读和基本资料的利用。1979年之后,在时代大潮的引领下,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大批重要的典籍、论著和众多学术丛刊、集刊,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新编诸子集成”“理学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以及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等,成就了许多经典著作,对文学、哲学、历史等学科基础建设起到了扎实的奠基和引领作用,也一举奠定了中华书局古籍学术出版的基本格局。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兼容并蓄,大陆已经建立起一个初步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科的细分,使得学术研究走向专深精细,学术出版也与此适应,逐渐细化。学术出版就像一个敏感的“温度计”,从其出版成果、丛书套书不断推陈出新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科体系发展变化的脉搏:往大一点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出版发展状况和繁荣程度可以反映其学术的发展情况;往小一点说,一个学科拥有专业学术出版的数量和水平,大致可判断该学科的人才队伍、社会需求和发展水平。

目前大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虽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其细分研究领域的泾渭分明,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史不分家”的观念并不合拍,比如近几年国家社科基金所提倡的冷门“绝学”等课题,就很难囊括进去。而大陆学术出版著作涉及社科各领域各方面,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它并非只囿于本专业,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从而打破学科边界,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有利于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而且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科体系。如中华书局的古籍数字化已走在行业前列,并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数字人文学术期刊《数字人文》,不仅致力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更要促进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促进人文学科的整体跨越发展。

学术出版为学术体系创新提供舞台

学者通过论文或者著作形式来展示学术思想、创新学术观点。因此,学术出版成为学者表达理论、呈现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学者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的基本前提。《文史》是中华书局主办的大型学术季刊,今年也是创刊60周年,始终秉持着“崇尚实学、去绝浮言”的办刊宗旨,成为文史哲前沿论文的重要发表平台。

评价学术成果质量和展现学者学术水平。当下学术出版机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评审制度的逐渐完善、专业学术评价机制的逐步健全,以及学术规范的广泛应用等,共同推动学术出版回归书稿水平和质量本身,进而对学术著作的评价也更为公允客观。在以学术出版为媒介这一生态链条中,学者、读者和出版者形成学术共同体,在互动交流中合力进行学术创新。出版社正是通过不断推出新学术成果,在不断塑造和巩固学术出版品牌形象的同时,助力学者推进在该学科内的前沿研究。如熊长云《新见秦汉度量衡器集存》、李开升《古籍之为文物》、李猛《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等,均是相关领域学术前沿的深入探究。

学术出版为话语体系建设开辟途径

任何表达,均蕴含着话语者的特定思想和观念。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在深受欧美和苏联体系启示和影响下形成的,这也造就了它们在这一体系中的话语霸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大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因此,构建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交流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任务艰巨而紧迫。构建平等话语体系的主角是中国当代学者,而学术出版不仅是学者成果的发表平台,更是学者国际学术讨论的交流媒介,是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学术出版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过程中,学术出版大力提倡高端原创学术著作,大力推进中华学术“走出去”战略,为文化输出提供有效途径和不竭的源头活水。譬如今年中华书局有《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图文中国史》《中国色彩史十讲》《黄河与中华文明》《秦汉儿童的世界》《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近代中西医的博弈》等20部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入选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名单”,将翻译成英文、法文、俄文、韩文、日文等多种版本。

展望未来 学术出版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放眼未来,学术出版的发展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要做出准确的预测,不太容易。关于国内学术出版,我个人以为有以下几个大致的热点和趋势:

一是从去年的建党100周年,到今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从202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到20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这段时间内,研究党史军史、讴歌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著作,将形成一波方兴未艾的高潮。

二是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面临着中外诸多方面不稳定因素和挑战,尤其是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切均对社会和人民提出了新考验、新课题,迫切要求大陆广大学者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提出解决方案、构建新理论,推出一批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以解决大陆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力作。

三是就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如火如荼举行的今天,个别国家还发出不和谐的声音。显然,如何展示为国际社会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不断扩大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是中国学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大学者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为抓手,将持续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蕴含中国智慧、体现中国价值的学术专著。

四是2月11日,教育部等部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有的学校首次入选,有的学科新增,有的学科被警告甚至撤项。可见,除了立德树人之外,优化学科,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夯实基础学科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这一轮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未来几年内,这些学科在财政支持、人才引进、成果研发等方面将获得空前的支持力度,也必将产生一大批协同创新的学术成果。

五是随着近年来中外图书馆的逐渐放开,广大学者将获得海量学术文献,同时也为信息量的庞大增加了检索的烦恼和成本。于是出版社在做好传统出版业务的同时,纷纷在学术搜索引擎、文献数据库、编辑加工技术和个性化定制等涉及科研流程中开展业务。有的出版社还通过自主开发技术或者与别人合作的方式,实现技术融合,对旗下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为学者的内容生产、编辑出版等环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书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重镇,在传统文化学术出版的同时,多年来致力于学术表达向大众普及的转化。背靠传统,面向未来;依托学术,面向大众;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上,中华书局具有天然的优势,也必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

(作者系中华书局总编辑、《文史知识》主编)

编辑:陈宣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