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已经熄火的车,半夜车标闪烁......

深更半夜,停驶汽车车标闪烁。

车主惊觉,续驶里程偷偷减半。

上述诡异场景,并非出自惊悚电影,而是来自一则产经调查新闻。

此前,《钱江晚报》等媒体接到多位车主投诉称,自家威马汽车在送去4S店保养之后,不仅续航里程明显缩短,而且电池电量好像怎么也充不满。

对此,这些车主和相关检测机构给出的答案较为一致,那就是:这批车被人为“锁电”了。

文 | 云贺 瞭望智库研究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为什么要“锁电”?

什么是“锁电”?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修改电池管理系统(简称BMS)关键数据,人为、刻意调低了动力电池的容量(简称SOC)上限。正是因为电池容量改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随之缩短。

从视频提供的线索来看,上述操作,有些被怀疑是在汽车4S店里进行的,有些则可能是通过所谓“远程软件升级”完成的,车圈术语又被称为“OTA升级”(Over-the-Air Technology),视频中半夜车标闪烁的汽车就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除了威马汽车,在一些汽车投诉平台上可以看到,还有很多款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也被消费者质疑存在着被“锁电”的嫌疑。

事件脉络基本理顺之后,有三个关键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锁电”?

这些年,电动汽车为了追求更长的续航里程,一直在试图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所谓“能量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储存的电量。但是能量密度越高的电池,热稳定性往往越低。

此前我们看到的一些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就是因为电池组热失控引起的。去年12月,威马汽车就曾经在短短4天内发生了3起自燃事故。

然而,如果在电池管理系统中修改电池能量输出或输入的最大值,相当于“锁”住一部分电量,就可以有效避免动力电池的过充和过放,这样不仅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避免一些安全事故。

2

一手画饼,一手锁电?

说到这里就引出第二个问题:既然是出于安全考虑,为什么车企会对自身的“锁电”行为讳莫如深?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对比一下两种性质不同的“锁电”行为。

下面这则通告来自国网(北京)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里面很明确地写道:为了规避过充导致的自燃风险,直流充电设施将在充电至95%后自动停机结算。

已经熄火的车,半夜车标闪烁......

同样为了安全,同样都是限制电池充放电量阈值,和上面这份写得明明白白的通告相比,有关车企的“锁电”行为就显得欲盖弥彰了。比如视频中有车主表示,车辆中的指示器显示电池电量已经充满,但是充电桩显示只充到了大约89%的电量。

让车企不敢坦然面对消费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锁电”之后,车辆的续驶里程和之前广告宣传的相差太远。

比如,视频中提到的威马EX5,官宣最大续驶里程是403公里,但是有车主提到说“锁电”之后的实际续驶里程只剩不到200公里,相当于缩水了一半左右。

大家都知道,长续驶里程是目前各家电动汽车厂商竞相攀比的一个卖点。但消费者也知道,企业官方宣称的数据是在一定工况条件下实验得出的,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有一定“水分”,或者因为气温、路况等情况而有所改变。但是,如果因为厂商刻意操作,导致汽车续驶里程“被缩水”到如此程度,很难令人接受。

第二个原因和很多厂商的电池质保规则有关。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无论是维修还是更换,价钱都不便宜。为了打消消费者在这部分保养费用上的顾虑,很多电动汽车企业都会给出很优惠的电池质保条件:终身免费更换电芯、8年/15万公里免费保养等等。

上面说到,深度充放电会影响电池寿命,“锁电”这种“一刀切”的行为相当于强制性地避免了这个问题,这样汽车厂家就有充足的余地去消化自己此前画下的“续航饼”和“质保饼”。

3

厂商行为踩了多少“雷区”?

第三个问题是,车企类似的“锁电”行为,是否违规?

虽然证据列举了很多,但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新闻调查者,在给类似“锁电”行为定性或者后续追责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是来自信息的不对等。

毕竟,现在的电动汽车和过去的纯机械构造的汽车不同,软件配置比例明显增多,技术门槛越来越高,数据参数渐趋复杂,“黑匣子”效应十分明显。比如,厂商到底有没有在后台修改BMS的参数?这就并非是肉眼可见的问题,需要专业调查机构深度介入,以及汽车厂商的绝对配合。

不仅如此,在一些话术的使用上,消费者也往往处于劣势。比如,被消费者称作“锁电”的行为,在车企口中一般被称为“软件升级”。“升级”这两个字有很强的迷惑性。

但在现实情况中,所谓“软件升级”其实也包括“打补丁”,就是对汽车某些软件功能的缺陷进行修补。而且现在“打补丁”更是可以很简便。上面我们提到一个很时髦的术语叫做“OTA升级”,就是说,厂商远程就可以对车主的汽车软件参数进行修改,甚至没有事前征得消费者同意,以至于车主根本就不知情。

已经熄火的车,半夜车标闪烁......

那么问题来了,汽车厂商是否可以在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均不知情的情况,修改软件功能,从而改变车辆性能参数?

因为“锁电”事件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官方调研结果,在此我们并不做定性判断,只是从目前中国的相关法规和公序良俗出发,看看这种行为有可能触犯到哪些雷点。

第一,车辆的实际续驶里程因为电量的改变,而被人为性质地缩短,与国家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要求,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相关要求不符。

大陆工信部对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有一整套准入管理机制,车辆的关键技术参数均应备案,若有更改,也需更新备案。

更关键的一点是,电动汽车还拿着国家补贴,而补贴标准和续驶里程密切相关。

下面这张表格就是今年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可以看到,300公里和400公里续驶里程是两道最重要的门槛。

已经熄火的车,半夜车标闪烁......

上文说到,由于气温、路况等原因,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车辆续驶里程会发生一定变化。但是,如果是因为人为操作,擅自改变电池系统参数,而导致车辆续驶里程大幅降低,乃至突破了300或者400公里的分割线,那么厂商手中拿着国家补贴,是否能心安理得?

第二,擅自进行软件升级而不备案,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规定不符。

2020年11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要求即日起所有采用OTA方式对已售车辆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生产者,都应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此外,对于2020年1月1日至今已实施的OTA技术服务活动,生产者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补充备案。

这则文件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企业可以通过OTA的方式对汽车性能进行调整,或者以这种“车不回厂”的方式实施召回;第二点更关键:不管企业是出于何种目的进行远程升级——增强性能还是修补漏洞——都要履行备案的义务。

换言之,不备案,即违规。

除了上面两点,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锁电”事件还涉及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等等。

4

OTA应置于监管框架下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锁电”问题的本质。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不仅改变了汽车的动力来源、使用感受和评判标准,也全方位地改变了整个行业链条格局,以及相关的监管方式。

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文件中可以看到,OTA等一类新兴技术服务活动置于监管框架下,是大势所趋。

这并非是中国特例。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他国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早在2014年1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简称NHTSA)曾向特斯拉发出过一份召回公告,原因是特斯拉Model S充电器插头过热,可能引发火灾。但当时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对使用“召回”这个词非常不认可,还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写道:“没有汽车被‘物理上召回了’,鉴于只是OTA软件升级,‘召回’这个词需要召回。”

这些年,美国监管部门和特斯拉围绕是升级还是召回,进行了长达多年的博弈。

最终结果如何?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1年10月-2022年2月,特斯拉在美国发起11轮召回,很多都涉及软件问题。

比如,今年2月,特斯拉在美国召回578607辆汽车,因为特斯拉新推出了一项叫做BoomBox的功能,允许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外部扬声器播放声音,但是这些声音可能会掩盖行人警告系统发出的声音。

经过数轮申辩和会议之后,最终特斯拉同意召回,NHTSA也同意特斯拉通过OTA的方式来修复问题。只不过,当社交网站上有网友向马斯克询问“BoomBox 功能召回背后的理由”时,马斯克回答道:“扫兴鬼让我们这么做的。”

不情愿归不情愿,该改进还是要改进,该召回就是要召回。

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不断进步,创新应该鼓励,漏洞应该修复,但关键的一点是:态度要诚恳。

不要问技术进步与监管法规哪个先来,因为该来的终归要来,而欲盖弥彰和文字游戏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特斯拉如此,中国汽车品牌也如此。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人民邮电出版社为库叔提供25本《激活组织力量》赠予热心读者。本书提供了一种看待商业、组织、资本的全新视角,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范式,以及基于“有机组织”模型为领导者们设计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流程,让读者可以融会贯通地使用。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已经熄火的车,半夜车标闪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