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潘达于:守护文物之光,一生捐赠文物价值百亿

1937年,日本人攻陷苏州后,直奔到当地一处大宅里,先是将屋里的财物洗劫一空,随后逼迫屋主、一个32岁的寡妇交出所藏的两件价值百亿的铜鼎。寡妇却一口咬定:“没有!”不料14年之后,两件铜鼎惊现世人面前。

这个寡妇名叫潘达于,原名丁达于,18岁时就嫁入苏州四大望族(彭、宋、潘、韩)之一的潘氏家族。

潘家乃是书香门第,在清咸丰年间,共有35人金榜题名,尤其是潘家祖字辈中的潘祖荫更是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而且潘祖荫十分钟情金石古玩。

清咸丰十年,“一代名臣”左宗棠因遭人劾奏,潘祖荫数次上疏营救,终使左宗棠摆脱困境。为示答谢,他便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大盂鼎送出。

潘达于:守护文物之光,一生捐赠文物价值百亿

后来,潘祖荫又以重金购得了大克鼎,而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素来就有“鼎中之王”之称,为此当时流传:海内三宝,潘家有二。

光绪十六年,61岁的潘祖荫病逝京城,因其没有后人,只好由弟弟潘祖年将他遗留下来的大批文物,秘密运回苏州潘家老宅。

不幸的是,潘祖年一脉香火难续,孙子辈潘承镜结婚不久就亡故了,只留下了一个新婚仅三个月的妻子丁达于,没有留下子嗣。

潘承镜去世后,潘祖年深受打击,眼看孙媳聪明能干,将整个潘家里里外外料理地妥妥当当,老爷子心里感到安慰,于是将孙媳的名字写入潘家族谱,改名叫潘达于。

可能是因为子嗣问题,仅过了两年多,老爷子便一病不起。

临终前,他将潘达于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我怕是不行了,只能厚着老脸托付你一件事,克、盂二鼎不仅是潘家之宝,更是国之宝。往后定要守护好它们,哪怕潘家沦落到要饭的地步,也不可拿来卖钱,更不可落入外邦之手。”

潘达于答应爷爷,尽管放心就是,孙媳定当不负您所托。

潘祖年去世后,潘家日渐势微,外人眼看潘家如今由一个20岁的寡妇掌管门户,都纷纷觊觎起潘家的宝物来。

其中最为难缠的就是清末权臣端方,此人财大气粗,谎称想要“借”走两尊宝鼎观摩数日,其实就是想据为己有,潘达于心知此人招惹不得,便称宝物已经被祖父送人了,至于还在潘家一说,多半只是外人以讹传讹罢了。

端方哪里肯信,依旧三番五次地讨要,这让潘达于很是头疼。好在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垮台,端方亦被送上断头台,此事方才不了了之。

1930年,潘家来了一位美国人,自称酷爱中国青铜器,并且狮子大开口,愿意用600两黄金和一栋洋楼交换克、盂二鼎,但潘达于却一口回绝,称这些文物并非我个人的,它们属于中国的炎黄子孙。

美国人见她态度强硬,只好灰溜溜走了,后来又陆续有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找上门来,都被潘达于巧妙地拒绝了。

潘达于:守护文物之光,一生捐赠文物价值百亿

1937年,日军侵华。为了保护好潘家这些文物,机敏的潘达于事先请来两名匠人,趁夜打造了一口大木箱子,将克、盂二鼎放进其中,再在空档处塞进其余小些的金银铜器。

随后,撬开了屋内地面的一处旧砖石,掘出一个几米深坑,将大木箱填埋进去,最后再铺回旧砖石,其上放上家具。

至于其他的卷轴书画,潘达于按照朝代分装到几十个书箱里,藏在弄堂一间暗室中,并在外面堆积上杂物。

做完这一切,潘达于又将一些便宜的古董藏在柜子里,好叫日本人“见好就收”,最后她又叫来那两名匠人,许诺潘家会养他们一辈子。

后来,日本人攻陷苏州,果然直奔潘家大院而来,在搜刮完那些便宜古董和钱财后,他们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逼迫潘家交出那两只宝鼎。潘达于却一口咬定:没有!

日本人无计可施,只能一遍遍地搜刮,在潘家翻箱倒柜,闹得个鸡犬不宁,甚至不惜将潘家院子掘地三尺,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后来,日本人又监视了潘家很长一段时间,才撤走。

1944年,木箱腐烂,上面的旧砖石坍塌。潘达于便将藏品挖出,藏在家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用破衣杂物堆上,她希望继子潘家懋(mào)、继女潘家华一定要自力更生,不能靠着老祖宗留下的财富过活。

潘达于:守护文物之光,一生捐赠文物价值百亿

1951年,解放后的新中国开始大力恢复文化事业,为了保护文物,并为大众提供观展场所,上海即将成立博物馆。

潘达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致信上海博物馆,愿将盂、克两件“国之重器”交给国家,供大众观瞻和研究。

工作人员早知盂、克二鼎大有来头,乃是西周时期的宝物,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而且每只鼎上刻满了200多字的铭文,其珍贵程度稀世罕有,可谓价值连城。

为示表彰,博物馆为潘达于颁发了一张奖状以及2000元的奖励,但潘达于只接受了奖状,并没有接受现金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潘达于和女儿潘家华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潘达于只是生产队的一名普通工作者,而女儿在学校教书,每月不过70元收入。

但潘达于始终清贫不移,随后几年,又多次向博物馆捐献珍贵文物达400件之多,据统计,她捐赠的所有文物价值上百亿。

2007年,102岁的潘达于老人去世。她用行动诠释着永恒的文物守护和关怀,她的名字被镌刻在上海博物馆文物捐赠者的巨大石碑上,流传千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