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在广义的“天山系列”里,梁羽生先生真正有写到的霍天都徒弟就两个人,一个是晦明禅师岳鸣珂,另一个是关门弟子霍天云。而且这两个人物,在他笔下都曾是天山派掌门人,岳鸣珂一手打造了后来的天山七剑,霍天云则曾被霍天都亲自宣布为继任掌门。那么他们两人,究竟谁才是霍天都之后天山派真正的掌门人,作者对于两者的设置是否又有冲突呢?看官们随羽菱君一起来做个探究。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霍天都

一、在《武林三绝》之前,梁羽生关于天山派创派史的设定

说起霍天都的弟子,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白发魔女传》中的岳鸣珂,也就是《七剑下天山》中的晦明禅师。他与第一代白发魔女练霓裳分别开创了天山派北支和南支,一手打造了名动江湖的天山七剑,是天山派能成为梁书中第一门派真正的创造者。但实际上,霍天都不仅仅只有岳鸣珂一个弟子,从《武林三绝》的相关设置来看,岳鸣珂仅是他的第三个徒弟。不过另外的几个是谁书里没写,亮相的只有这部作品的主角霍天云这个关门弟子,而且还是霍天都的义子。

《武林三绝》这部小说跟《广陵剑》一样,是梁羽生先生在创作《牧野流星》的同时写的前传式作品,旨在解释张丹枫所创“无名剑法”的相关事宜和为何没有流传的原因。《武林三绝》是“萍踪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但“萍踪系列”后来之所以会被梁羽生书迷列入广义的“天山系列”也是因为这两部小说,原因就是在这两部小说里,梁羽生先生把霍天都定义为张丹枫的大弟子,天山派也是张丹枫所创。陈老的这个设置,是一举改变了原来天山一派的创派史和发家史。

张丹枫继续说道:“我创有一套无名剑法,刻在石窟的壁上。我的大弟子霍天都是天山派的掌门人,但他也还不知道我有这套剑法。你学成之后,倘有机会和大师兄相见,就把这套剑法转授给他。倘没机会相见,也就算了。他的武学自成一家,他日成就只有在我之上,决不在我之下,也用不着我替他操心啦。”《广陵剑·第七章》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张丹枫

羽菱君先带大家来回顾一下,在梁羽生先生创作《广陵剑》和《武林三绝》之前,天山派的创派历史是怎样的。

根据“天山系列”前期作品《白发魔女传》和《七剑下天山》,还有“萍踪系列”中《散花女侠》和《联剑风云录》的相关设定,话说自霍天都的父亲霍行仲开始,就为创立天山派而奔波。霍行仲出身武学世家霍家,与霍天都老婆凌云凤的凌家世代交好。霍凌两家本来均是武学世家,霍行仲兼两家之长,武功造诣,尤其远胜前人。他年轻之时,心雄万丈,也曾远游中原,矢志搜集各家剑谱,独创一派。后来见中原仍是战祸频仍,便到天山隐居,搜集塞外的各派剑谱,想以毕生之力,开创天山剑派。

搜集剑谱,并将各家各派融会贯通,自创新派,使得霍行仲费了一生的心血,其穷年累月,苦苦钻究,连头发也想得斑白了,虽然小有成就,却总不能满意。他用心过度,未满五十之年,壮志未酬就身先死。临死前殷殷嘱咐儿子霍天都,要他继承遗志,传之子孙,一代不行,便两代三代,也总得把融会天下各家各派剑术的天山剑派创立起来。

霍天都继承其父的遗志,继续收集和融会天下各派剑法。他为了创立天山派,与妻子凌云凤分道扬镳。因独钟于剑道,对江湖的种种他两耳不闻,几次出入江湖,都是碍于妻子的情面,不忍拒绝。为了能专心练剑,毅然跟妻子黯然分手,为武林同道所不理解,只有张丹枫理解他的抱负,为成就他独创一派的心愿,指点他剑法。终于在他手上,天山派完成了创立,只是门派的开枝散叶和到成为武林的第一大门派,还要经历霍天都弟子岳鸣珂的努力。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凌云凤

在“天山系列”前期作品中,岳鸣珂是霍天都唯一的弟子,他奉师命下山寻找师娘凌云凤(《白发魔女传》里为凌慕华),因有护国安民之心,被奉旨巡边的熊廷弼所招去襄赞军务。在为熊廷弼效力过程中,他因缘结识了铁珊瑚,本来两人相互倾心,但由于被师娘凌慕华唯一的弟子,同门练霓裳逼婚而导致两人分开。后来皇帝听信谗言杀熊廷弼,魏忠贤和满洲都追杀岳鸣珂并想抢夺熊廷弼留下的兵书,岳鸣珂因此多次出生入死。之后,铁珊瑚为了他不受坏人挟制而自杀身亡,岳鸣珂在为她报仇后伤心欲绝本想自尽,刚好练霓裳赶上,阻止了他并以二十年后比剑相约,要他活着承继师门天山剑法。

岳鸣珂葬了铁珊瑚后,重回天山,出家成晦明禅师。其时他师傅霍天都已经仙逝,他隐居天山的北高峰,潜心精研剑法,集各家各派之长,独创了三百六十一手“天山剑法”,其中有攻有守,亦有攻守兼备的,剑法的繁复,剑招的奇多,都在各派之上。同时铸造了镇山之宝游龙剑、断玉剑和首创最强暗器“天山神芒”。其后受练霓裳之托,收杨涟之子杨云骢为徒,另还有“游龙剑”楚昭南、“天山神芒”凌未风三个重量级的徒弟。而练霓裳在白发之后,独居天山南峰,同样传下一脉,分称天山派南北支,两人互相切磋,共同精进,天山派在他们手上终于开枝散叶,而且名震武林。

晦明禅师岳鸣珂在日,外方剑客,无人敢带剑上天山。他坐化后留下的《天山剑诀》和《晦明拳经》,不仅让天山武学得以系统传承,更是酿就了新一代“七剑下天山”的佳话。之后到凌未风时,南北支合并,继承晦明遗志的凌未风,出任合并后的第一任正式掌门人。可以说,到凌未风时期,天山一派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门派,而霍天都仅是奠基祖师,岳鸣珂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宗祖师。

不过,随着《广陵剑》和《武林三绝》的创作,梁羽生先生则似乎全然改变了他笔下天山派的创派历史。除了把原来《联剑风云录》中,张丹枫为成就霍天都独创一派的心愿而指点他剑法,霍天都仅是他记名弟子的设定,变成了《广陵剑》中的大弟子,还把天山派也重新定义为他所开创,《武林三绝》中,更还给霍天都添加了几个徒弟,剥夺了到岳鸣珂时天山派才开枝散叶的功劳。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岳鸣珂

二、对天山派创派史新设定的一些探讨,可以看出作者本意在完善自己的作品

按照《武林三绝》新的设定,除了天山派张丹枫早已创立,霍天都是他的掌门弟子,岳鸣珂也不再是霍天都唯一的弟子,根据书中的提及,仅是排行第三的弟子。关于霍天都究竟共收有几个弟子还有其他弟子的姓名,书中并无交代,但按小说结尾霍天都传位关门弟子霍天云时的话,应该有好几位。

霍天云道:“弟子年轻识浅,只怕担当不了掌门大位。”霍天都道:“你年纪虽轻,但学到我的本领却是最多。更何况武林三绝学你们已占其二,我已经和你的几位师兄商量过了,他们都一致拥护你做掌门!”《武林三绝·第十二回》

霍天都的言下之意,就是包含岳鸣珂在内,都拥护霍天云做掌门人。那么霍天云何德何能呢?一个原因是霍天云学到霍天都的本领最多,而且武林三绝学他已占其二。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霍天云乃霍天都的义子,他的名字“天云”,就是取自霍天都和凌云凤两人之名。他当日下山,其实也是奉霍天都之命去寻找师娘凌云凤,跟岳鸣珂遇到练霓裳一样,他也遇到了凌云凤的弟子风鸣玉(练霓裳就已不再是凌云凤唯一弟子),之后两人相织相恋。子承父业,再加上有师娘一脉加持,可谓根正苗红,这任谁都比不了。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练霓裳

可是如此一来,那岳鸣珂和霍天云谁才是霍天都之后天山派真正的掌门人呢,作者关于霍天云的这一设定,是否已与原来对岳鸣珂的设置完全自相矛盾了呢?实际上,矛盾是有的,但并非完全不能圆谎。可以说,陈老对此还是留有一手,在《武林三绝》结尾的留白,正给了两者连接的空间。

《武林三绝》虽是“萍踪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但根据书中的相关设定,故事背景应该还在《广陵剑》之前。因为小说结尾,霍天都在将天山派掌门一职传给霍天云时,曾说他和于承珠要去石林看望张丹枫,但在《广陵剑》中,张丹枫则在小说第七回就已仙逝。而且明显从张丹枫晚年回石林隐居到其仙逝之前,霍天都和于承珠等人都没能去看过他。不然的话,张丹枫的“无名剑法”就不会在后来才传给陈石星,而是早传给了霍天都。

于承珠听得她报了父仇,大为欢喜,笑道:“我们正等待你们回来呢!师哥,你和他们说吧。”“你们来得正好!”霍天都道:“天云,我正要和你的师叔到石林探望师祖,有两件事向你交代。”霍天云道:“请师父吩咐。”霍天都道:“第一件,由你继任掌门;第二件,你们的婚事可要多等一年,待我明年回来,再替你们主持婚礼。”《武林三绝·第十二回》

就如小说原文,霍天都接着跟风鸣玉解释了何为武林三绝之后,小说就此结束了。之后霍天都和于承珠有没有去到石林,还有霍天云是不是真的接任了掌门人,这一些其实都成了留白。在羽菱君个人看来,这是陈老的有意为之,用意就是为了结合《广陵剑》中的设定来连接原来关于岳鸣珂的设定。

羽菱君大胆设想,按照陈老的用意,接下来的故事应当是这样的。因为突然出现的事件,导致了霍天都和于承珠并没有如愿去石林,这事应该跟霍天云有关,而且这突然发生的事件,应该是导致霍天云最终还没来得及真正接掌天山派就英年早逝了。而霍天都因此再没离开天山,张丹枫只能委托云浩携带《无名剑谱》去给他,只是云浩途中遇害,只能临终前指点陈石星去找张丹枫。而发生这些事情时,岳鸣珂则在还在江湖历练,到后来铁珊瑚为他而死,他才重回天山,但那时霍天都也已仙逝,遗命岳鸣珂接掌天山派,岳鸣珂于是继承遗志,终于重整天山派旗鼓。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陈石星

这样一来,除了岳鸣珂和练霓裳分别是霍天都和凌慕华各自唯一弟子的设定,还有天山派的创派史有些出入,关于霍天云与岳鸣珂谁才是霍天都之后真正的天山派掌门人的疑问和矛盾也就解开了。按照陈老的创作习惯,本来在《武林三绝》之后,应该还会写一部作品,把这个留白补上的。但可能是因为《武林三绝》当年连载时,读者的反应并不好,不少读者认为这部作品完全是画蛇添足,这部小说后来也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出版,成为梁羽生先生最后一部未公开发行的武侠作品,这也是许多朋友并未看过这部小说的原因,因此原来计划的续集便就此而断了。

其实不止《武林三绝》曾被读者诟病,关于梁羽生先生后来把天山派强行定为张丹枫所创一事,也是被许多朋友所不理解。羽菱君个人认为,实际上陈老之所以把天山派往张丹枫这号人物的身上靠,是为了解释天山派正宗玄门内功的来源。因为在狭义的“天山系列”里,在《七剑下天山》等,其实都没有交代天山派的传派内功,一代代的传承注重的都是剑诀拳经。但《冰川天女传》里,金世遗走火,得唐晓澜以天山派正宗玄门内功导正避免入魔,这不免让读者对天山派的内功来源产生疑惑。

也是因此,在写《云海玉弓缘》时,陈老在几乎同时创作的《联剑风云录》里,开始对天山派内功一道加以描写。比如说乔北溟就因与霍天都夫妇的交手中学到了他们的正宗内功,因而练就正邪合一。那么霍天都的正宗内功从何而来呢?原因就是对应前作《散花女侠》里,张丹枫曾指点过霍天都。但这些还不够,到后来干脆把张丹枫定为天山派开山祖师。因为他来自彭莹玉的《玄功要诀》本就是正宗玄门内功,经他改进之后,连乔北溟的“修罗阴煞功”正邪合一的最高境都能克制,后世唐晓澜能导正金世遗的走火就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这样一来,也解释了为何他笔下的唐晓澜和金世遗等练过天山派内功的人,人到中年之后武功会更厉害。原因就是玄门正宗内功,与邪派武功刚好相反,刚开始修炼时进展不快,但愈练到后来进境会愈大。当然了,像江海天和孟华等有特殊际遇的人是另外的。

所以说,关于梁羽生先生在《广陵剑》和《武林三绝》中的一些设定,看似与原来的“天山系列”设置矛盾,有画蛇添足之嫌。但其实陈老当年创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多连载一部作品,他的本意也是想让自己的作品,看起来更加能说得通而已,这跟金庸先生在后来两次修订作品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都是出于对自己作品的完善和爱护。

从霍天云和岳鸣珂,看梁羽生对天山派创派史的不同设定

梁羽生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我是羽菱君,专注武侠与鬼吹灯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