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作者:有感回忆录

1952年2月18日晚,一架美C—46型运输机即将从美军基地起飞,前往朝鲜北部铁原以西的谷山。

飞机上搭载着15名军人,其中10人为美籍特务教官,另外5人则是身穿志愿军军服的特务小组的成员。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他们还随身携带袖珍收发报机、苏式步枪、美制小型手雷以及地图、指北针等侦察工具。

在夜幕笼罩的高空中,飞机朝着朝鲜北部铁原以西的谷山郡地区飞去。

而大陆志愿军部队正是在此地区奉命休整。

特务小组接到的任务是空降后打入大陆志愿军内部,搜集志愿军在当地的弹药库、粮库等相关情报,为飞机轰炸标定目标。

2月19日凌晨2点20分,飞机到达目的地上空。

负责此次行动的美特务机关“远东司令部联络队”的哈里森命令特务小组做好跳伞准备。

可没想到的是,其中一名特务小组成员在离开舱门前的一瞬间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手雷,猛地拉环,使劲将手雷扔进了机舱深处,紧接着迅速转身跳离飞机。

就这样,敌人的间谍破坏计划在爆炸声中化为了泡影。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随后,前后两个降落伞也在月光里缓缓降落出现在志愿军的视野中。

原来,指挥官哈里森在手雷爆炸前一瞬间,也以特工的敏捷迅速跳伞逃命。

很快,哈里森被志愿军活捉,而这名特务小组成员则落到了另一座大山的树林里。

落地后,他立即找到搜山的部队,交出了随身武器和特工用品,并向部队领导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被俘的哈里森也在供词中证实了这名成员的行为。

在部队将此人的信息上报调查后才得知,他竟然是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被美军俘虏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电台报务员张文荣。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毕业于黄埔军校,为追寻光明,举旗起义

1926年,张文荣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他和众多爱国青年一样,走上了投军从戎之路。

1948年8月,张文荣辗转考入国民党成都陆军军官学校第23期通讯科学习,成为国民党军在大陆的最后一批黄埔生中的一名。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经过一年多紧张而繁重的学习训练,张文荣系统地掌握了电台报务技能,各项考核均达优良成绩。

学习期间,张文荣和许多同学已对国民党政治和军事上的腐败深感不满。

1949年11月,第二野战军主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开始向西南进军,先后解放了贵州全省和湖北、四川大部地区,随即于12月8日发起成都战役,从东南西三面包围成都。

与此同时,第十八兵团在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指挥下也兼程南下,追击南撤的胡宗南集团,从北面直逼成都。

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仓皇逃到成都,在重兵保护下住进成都陆军军官学校,妄图坐镇指挥成都地区的国民党军保住川西再伺机反攻。

可蒋氏政权早已腐朽不堪,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四处怨声载道。

12月9日,国民党滇、川、康地方实力派将领卢汉、邓锡侯、潘文华、刘文辉纷纷宣布起义。

12月10日,蒋介石慌忙命令胡宗南留在川西收拾残局,自己则乘飞机逃到台湾。胡宗南见势不妙,随后也找借口逃之夭夭。

几天后,二野战军便解放了成都。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就在解放军大军压境之际,包括张文荣在内的成都陆军军官学校3000多名学员便仓促毕业。

可校方依旧寄希望于他们,试图让他们随国民党军残部迁往西昌作最后顽抗。

但该校的少将教育处长李永中和特种兵少将总队长肖平波已不愿再为虎作伥,早早就与共产党取得了联系。

在西迁途中,他们召集全体学员开会,向大家讲明了当前的形势,宣传起义思想。

果不其然,包括张文荣在内的大多数学员纷纷表示坚决拥护起义。12月25日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宣布起义。

就这样,张文荣和大批同学加入解放军的队伍里,继续追寻他们的爱国理想。

起义后的张文荣被编入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了大半年。

在这段日子里,他极大地提高了思想觉悟,加深了对自己光荣起义的认识,并坚决要求到作战部队锻炼考验自己。

学习结束后不久,他被分配到基层部队参加了著名的成渝铁路和其他道路的修建。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朝鲜战场浴血奋战,却不幸被俘

1950年6月,美国借朝鲜内战爆发,悍然宣布出兵朝鲜,并不断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镇。

此时,远在成渝筑路工地上的张文荣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了志愿军。

由于张文荣曾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他被选派到第三兵团60军第180师任正排职报务员,后随部队开赴朝鲜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志愿军经过半年与美军的较量,已初步掌握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经验。

然而,此时的战场形势却不容乐观。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遭受四次战役沉重打击后,为挽救败局,在正面与我进行拉锯战的同时,迅速调集大量兵力进行战略补充,准备在志愿军侧后方搞“第二次仁川登陆”,妄图在朝鲜蜂腰部,平壤至元山“建立新防线”。

而志愿军新入朝部队对敌情、地形均不熟悉,再加上长途强行军体力也未恢复。早期入朝部队战斗减员又很大,尚未得到休整补充,加之美军对志愿军运输实行疯狂地“绞杀战”,后勤保障更是极为困难。

尤其是在第二阶段的战役中,过大的战场间距为后来志愿军后撤部队遭到美军分割包围留下了隐患。

此时,志愿军因后方运输困难,部队只得在断粮少弹情况下坚持战斗,不少战士仅靠树皮草根充饥。为此,志愿军总部只得下令主力撤回三八线以北休整。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但在志愿军为等待补给被迫停止进攻的三天时间里,美军迅速派出两个机械化师封堵了南朝鲜军溃败的防线缺口,死死缠上了精疲力竭的志愿军。

虽然我军有一些部队被围,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堵口子、钻空子,迅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但张文荣所在的第60军180师却在分散突围中损失惨重。

在这场突围战中,身为报务员的他在电台被敌机炸坏后,和战士们一样拿起武器拼死突围。

在张文荣和战友们突围到敌人包围圈边缘时,一阵炮火袭来,张文荣在炮击中负伤倒在山林里。等他醒来时,他和战友阳文华已不幸被俘。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敌窟抗虐争回归,炸机归队建奇功

张文荣被俘后,敌人对他进行多次审讯,均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由于他和阳文华都是熟悉电台通讯的人才,敌人并没有将他们杀害,而是把他们一同关进了战俘营86联队。

从此,张文荣他们便转到了另一个战场,与敌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英勇斗争。

当美军得知阳文华和张文荣等人是黄埔生时,便找来台湾调来的国民党特务,采取了“怀柔”政策试图拉拢他们二人,游说他们与美军合作“效忠党国”。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当时在战俘营里诞生了一个秘密地下党组织。

党员骨干通过做文书、翻译或中小队长等工作,对战友们不断进行革命信仰和气节教育。

同时,誓死不屈的阳文华还利用《日内瓦公约》与美管理人员抗争,维护战俘们的权益,并与战俘中的败类进行坚决斗争。

在阳文华和张文荣等人掩护下,地下党成员还放火烧毁了战俘营美军物资仓库。

敌人恼羞成怒,不顾优待战俘的国际公约,残忍地杀害了阳文华,还将他的心脏取出来示众。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与此同时张文荣也在与敌人进行着特殊的斗争。

起先,面对敌人的恐吓,他也是誓死不从。但不久之后敌人突然对他改变了态度。

原来,根据原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组长包瑞德的建议,美军计划从战俘中挑选一组人员培养成间谍,然后将这些人派往志愿军后方实施破坏活动。

得知敌人的这一计划后,地下党组织便心生一计,动员张文荣主动参加培训,然后寻机逃出破坏敌人的间谍行动,将战俘营里虐待战俘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

很快,张文荣因自身是黄埔毕业并有着报务专长等因素成为了敌人首要“特招”的对象。

1951年12月初,张文荣等人顺利离开战俘营,通过对其的初步审查后就被送往日本东京一所特务学校受训。

到了东京,张文荣表现得十分“配合”,同时在美方的逼迫下他不得已填写了特务登记表。

这也对张文荣在战后恢复身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继续之前的计划,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间谍训练。

很快,张文荣就熟练地掌握了轻武器射击、情报侦察、爆破刺杀、通讯、跳伞等课目的训练。

受训结束后,张文荣等人就被送回汉城,伺机派往志愿军后方进行间谍破坏活动。

1952年2月18日晚,张文荣等5人被要求换上志愿军的军服,并且随身携带袖珍收发报机、苏式步枪、美制小型手雷以及地图、指北针等侦察工具,在10名美籍教官的“护送”下登上了一架美C—46型运输机。

飞机临起飞前,担任此次任务的指挥官哈里森声称只要张文荣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回来后定有重赏。

飞机起飞后,张文荣便在暗中细细观察机组成员并做好反抗的准备。

2月19日凌晨2点20分,飞机到达目的地上空,哈里森看到机舱的红色指示灯开始闪烁后大声命令张文荣等人做好跳伞准备。

张文荣则乘机迅速将提前备好好的手雷塞进了棉手套里。

舱门打开后,哈里森向张文荣连连挥手命令他立即跳伞。

张文荣早已将手套里的手雷铁抠住,说时迟那时快,他在离开舱门前的一瞬间猛地拉环使劲将手雷扔进了机舱深处,紧接着迅速转身跳离飞机。

就这样,敌人的间谍破坏计划就这样在爆炸声中化为了泡影。

此时,志愿军地面防空部队也在密切监视着这架敌机。

他们惊奇地发现敌机在空中爆炸后,前后有两个降落伞缓缓从天而降。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原来,指挥官哈里森也是特工出身,在手雷爆炸前一瞬间,他也凭借敏捷的身手迅速跳伞逃命。

没过多久,哈里森就被早已埋伏好的志愿军活捉了,而张文荣则落到了另一座大山的树林里。

落地后,本可以一走了之的张文荣立刻找到搜山的部队,主动交出了随身武器和特工用品,并向部队领导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后来,被俘的哈里森也在供词中证实了张文荣的英雄行为。

由于张文荣的身份和英雄壮举过于传奇,负责审查他的部队很快将他送往志愿军总部。

张文荣随即又将美军虐待和强行“甄别”战俘、逼迫战俘当特务的罪行,以及中朝战俘英勇斗争事迹逐一向上级首长机关作了报告。

早在1951年12月朝鲜停战谈判进入遣返战俘议程时,美方就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中有关“毫不迟延地释放和遣返”战俘的基本原则。

以所谓“自愿遣返”、“一对一遣返”(“联合国军”被俘1.15万人)等荒谬方案百般设置障碍,致使战俘遣返谈判毫无结果。

然而,数月之后突然发生的张文荣炸机事件,使美方顿时陷入了狼狈不堪的窘境。

正因为有了张文荣带回来的战俘营内的情报,让美军迫害我方战俘的罪恶行径大白于天下,迫使美方不得不在战俘问题上有所收敛。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沉冤48年后终得昭雪

可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张文荣的英雄壮举并未得到社会和国家的认可,回国后,他还是要继续接受审查。

直至1958年3月,时隔六年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才对此案有了结果,出具证明称:张文荣是在战场上被俘后被敌军强迫其充当特务,随后在间谍行动中乘敌机降落前,用手榴弹将敌机炸毁,并且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现,因此奖励给张文荣人民币800元。

虽然800元在当时是个较大数目,但这种奖励显然与他的英雄壮举有着本质的不同,同时并未恢复其军籍。

志愿军张文荣“叛变”,美军派他当间谍,他却反杀10名美军军官

随后,张文荣被遣返回老家务农。

但那封证明信并没有给他摘掉“叛徒”、“特务”的帽子,人们依旧把他当作“叛徒”对待,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也是吃尽了苦头。

2000年3月,张文荣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但值得欣慰的是,在老人离世三个月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派专人前往张文荣老人的家乡辽中县,给他的家人送去了关于恢复张文荣军籍的决定,并且补办补发了复员军人的证明书和复员费。

这个迟到48年的平反决定为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志愿军老兵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