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耗时4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固执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但所有的父母都不喜欢顽固、调皮、不听话的孩子。

然而,这两者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美国心理学协会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以700多名9—12岁的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观察研究,他们先是记录观察了这些儿童在注意力、自卑感、急躁、违规等方面的表现。40年后,再次对同一批实验参与者进行观察,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就。

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性格比较固执、顽皮的人,成年以后拥有不菲的成就的概率更高。所以说,父母们,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表现得顽劣、固执、不听指挥,先别急着头疼,而应该换个角度思考,他或许是上帝赐给你的特别礼物,你要做的只是顺势而为。

耗时4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固执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为认知的局限,在孩子顽皮捣蛋的时候,总喜欢用父母权威压制孩子,为了让孩子听从父母指挥甚至不惜使用暴力。然而错误的方式只会导致偏离轨道的结果。

美国家庭暴力专家施特劳斯(Strauss)曾对32个国家,超过1.7万的大学生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经常被大骂等暴力压制的孩子,认知水平极有可能低于同龄人。

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你的孩子有多顽劣,作为父母你都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站在更广阔的维度去引导自己的孩子, 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压制。

《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不得以任何责难、羞辱或者痛苦(肉体上的或者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

耗时4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固执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我们要明白每个生命都有他盛开的方式,要懂得顺应生命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强行扭转成你我期待的样子。一个孩子固执、顽劣,最能证明的问题是他的潜能无限。

生物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Mark rosenzwig)做过一项实验:

他将一批遗传素质相同的小鼠,分成三组。

第一组被关进“标准环境”的铁笼子里一起喂养。

第二组被关进“贫乏环境”的铁笼子里,且每只单独圈养、笼子不透明,光线昏暗,没有任何外部刺激。

第三组被关进“丰富环境”,在丰富环境中十几只小鼠被关在宽敞、光线充足、且有秋千、滑梯等玩具的铁笼里。

耗时4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固执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研究发现那些身处“丰富环境”的小鼠最淘气贪玩,而身处“贫乏环境”的小鼠最安静。

研究者又通过解剖小鼠大脑分析发现,三组小鼠在大脑皮层厚度、大脑细胞大小以及与智力有关的脑力学物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处在“丰富环境”中的那组小鼠优势最为显著。

同理,人类在早期幼年年段体验感受越丰富、尝试参与过的事情越多、越能坚持自己所想,他的大脑发育就越完善越占优势。

也就是说,父母在早期阶段尽可能地不要随意阻止、截断孩子的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应该给他最大范围的自由。

耗时4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固执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孩子固执己见,说明他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曾认真地观察了世界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对此他不愿意被别人随意打破自己的结论。

即便他的结论有可能是错的,成年人也不要随意地去指责、打破,而要尝试科学引导,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抉择。

其实这类孩子只要你给他充分的尊重,采用合理的方式,他们很容易吸纳新的观点,甚至会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你根本就不知道在那灵巧的下脑袋瓜究竟有多神奇,会创造出多少有创新的新事物。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以下三点特征的儿童往往有极高的创造力:

耗时4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固执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淘气顽皮、荒唐

经常做超出常规的事情

处事不固执、较幽默。

所以说,固执哪里是什么缺点啊?明明是不可多得的优势。俗话说的好“这个世界上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理这个世界少也不缺聪明有潜力的孩子,缺的是愿意深究孩子内心的父母。

对孩子固执调皮顽劣,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地制止压制。如果他坚持做某件事情,你就让他做好了,如果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他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彼时,才是你教育他的最佳时机。

耗时4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固执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作为父母你要理解孩子,当然也要给他们确立一些规则。有的放矢,一点一滴地积累他们总会成长成令你欣慰的样子。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