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年母亲三大痛,婚姻,事业和健康,到底哪个出问题更可怕

疫情封闭在家,已经是第15天了。

每天倒腾菜,肉,米,面,担心老人、朋友和公司的小伙伴们家里没吃的了。

心情忽上忽下,都不太敢看微博了。

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是曾经的那个胆小鬼。

我从小就不是胆大的孩子,听话,好管,敏感,内向,还逐渐发展成了社恐;好几年前就在公号分享过,那时候我跟先生一起出门散步,看见邻居都要绕远走,我不知道怎么跟人打招呼。

最开始有小团队了,开会专门嘱咐:你们别跟我定一个酒店啊,开完会我不知道该跟你们说啥。( )

而今,邻居们都成了“生死之交”,团队的小伙伴们,更成了不是亲人的亲人。

不是我变了,是这么多年,这场疫情,以及我遇到的你们,让我懂得了——原来能够给人带来最大勇气的,就是另一个人,另一些人。

人,有为了他人而勇敢,而坚强,而能够创造一切,战胜一切的力量。

在我最无力的时候,就会打开你们写给我的树洞,读你们一字字给我写的信,这些信里有焦虑、困境和中年危机,但也一样,有答案,有力量,有信念。

1

大J你好!一直关注你的公众号,今天看到这个树洞,真的想找你说说话。最近心里太疲惫了。

我是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妈妈,有孩子之后一直全职带娃,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对家庭对自己的成长都疏忽了。

和孩子爸爸一直都有很多矛盾,我抱怨他不能体谅我带孩子的辛苦。他认为带娃很简单,怎么就你矫情;

觉得我对他忽略,对婆婆也忽略;他出去上班很累,我在家没有照顾好整个家。

总是吵架,矛盾积累多了,始终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

今年孩子爸提出离婚,说是这样下去彼此都痛苦。刚开始我真的不能接受,孩子还小,离婚对她影响太大了。

我一直全职在家,突然就离婚,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社会,怎么独自带孩子。娘家住的远,给不了我什么帮助,我是不是太懦弱了?

我也试图和她爸好好谈谈,双方都改变一下,不过失败了。很后悔,后悔只学习了育儿,其他都忽略了,自己也没有成长。

现在就很迷茫,不知道离婚之后要干点什么,应该干什么,我属于那种不善言谈的,就是平时和别人不知道说什么,都找不到话题。

之前做外贸单据,其实也不是很喜欢。全职在家这几年,英语也只是陪孩子读绘本,职场那些也扔得差不多了,今后真不知道该怎么走,感觉太迷茫了,怎么办呢?

大J帮我分析分析吧。谢谢你。

——小芸

@亲爱的小芸,你好:

你此刻一定很沮丧,很焦虑。

我很希望能够给你带去一点安慰,不是因为你可能遭遇离婚,而是你似乎暂时弄丢了自己的力量。

离婚是一件大事,对于当了多年全职妈妈的你来说,是一件会对未来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很糟糕的事。

发生这场危机的原因,你自己已经总结了:

丈夫说你只在乎孩子,忽略了其他;

你说自己很后悔,只学习了育儿、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家庭和自己的成长;

原因找到了,那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再忽略”,重视起来,开始行动。

找丈夫谈话,提出要改变,这是一次行动,但多年积攒的问题,不可能一次尝试就解决,如果确实想要挽回婚姻,那就需要继续行动,继续尝试。

现在开始重视丈夫和夫妻间的亲密关系,能不能挽回婚姻,谁也不知道。

但是现在开始重视“被忽略”的你自己,一定能够让生活,一点点好起来。

“忽略自己”的典型言行就是:我不行。

“我不善言辞、我聊天找不到话题、我不喜欢原来的工作、我英语忘光了、职场早扔了……”

而重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我行。

假如真离婚了,怎么带孩子,怎么挣钱,怎么生活;这一切都不会凭空解决,而只能从“我能行”的事下手。

我能安排好孩子的衣食住行,那我就解决了一个问题。

从这个出发,再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去学习和扩展自己的能力。

就像是刚刚进厨房学做饭一样,既然只会打鸡蛋,那就先做蒸蛋羹,进而学会蒸别的菜;再做番茄炒鸡蛋,进而学会炒别的菜……

小芸,你并不懦弱,只是光顾着盯着自己“做不到”的,忘了手里攥着的“我能行”。

中年母亲三大痛,婚姻,事业和健康,到底哪个出问题更可怕

2

我也来叨叨一下,虽然已经45岁,但感觉并没有45岁的心智,没有完全接纳自己的能力。

眼窝浅,爱羡慕别人,以至更加自卑。我感觉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拧巴。

高考以高出重点分数线60多分的成绩,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大一就开始失落,也没有珍惜大学时光,没有规划,净玩儿了。

毕业后找工作处处碰壁,越发看低自己,觉得啥啥都不行,长得不好看,也不会打扮,穷得叮当响,也没钱买好看的衣服;

在深圳坚持过了两年只能维持温饱的生活后,终于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稍微松一口气,工作几年又觉得没进步空间了;

工作又忙,想跳出来看看别的工作,然后又一轮碰壁,又一轮自卑,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

现在的工作是轻松些,但公司一直处于濒临关门的状态,不得不时刻担心被失业……

我又开始焦虑,总之,我就是那种看不见自己拥有的东西,只盯着自己没有的,是个十足的“既要,又要,还要……”的贪婪的人,不懂得取舍,所以活得真不畅快……

——格格

@亲爱的格格,你好:

你真的用了好多“贬义词”来描述自己啊。

我是一个写了7年公号的人,团队的小伙伴们偶尔还说,大J你写道理分析的文章都很好,但是写故事,描述场景和人物的时候,就有不太生动的地方了。

而你写的这个故事和这个自己,真的好生动呢,故事的前因后果,中间一二十年的曲折挣扎,你的遭遇、心态和性格,寥寥三百多字,却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仅仅这一点而言,你就比我厉害一些呢。

还有么?你厉害的地方。

有的啊,高考高出重点分数线60多分,这个也比我厉害。

仅仅从你的三百多个字里,我能看到的“你的好”,难道你自己在45年的人生中,真的看不到么?

虽然你给自己的评语每一句都是“批评”,但我能从其中,看到你的自信和渴望,正是这些自信与渴望和现实对撞,产生了巨大的“逆差”,让你觉得“完全没有办法接纳自己”。

通常,既然你已经给自己开了诊断,那我会说,就试着接纳自己呗。

但今天,我想说,不愿意接纳,那就改变吧。

你心中那团聚集了一二十年之久的“不服气”,就用它,去改变吧!

高考高出60多分却只“落到”一个不入流的大学,从那时就开始的“不服不忿”,是被什么阻挡了呢?

你描述的自己,你所说的“”眼窝浅,爱羡慕别人”,“只盯着自己没有的,是个十足的“既要,又要,还要……”那不是贪婪,那是你从20多年前就一直憋在心底的勇敢。

憋了20多年的勇敢,今天仍然在啊,否则你就真的“接纳”现实了,不是么?

搬开那块石头吧,20多年前,踏进那个不入流的大学那一天起,就挡住你的石头。

假如你问,20多年来我都搬不开,凭什么45岁了突然能搬开了呢?

你其实一直就能搬开,从来就不是“打不过”它,你只是习惯了它。

中年母亲三大痛,婚姻,事业和健康,到底哪个出问题更可怕

3

大J,很想问你,为什么明明我完成了怀了10个月的孩子的工作,生下来以后也是我全职在带了,我做好了我该做的能做的了,而想让老公承担起他本该承担的责任,却到处都看到——

还要女性去呕心沥血想方设法——又鼓励又正向又示弱的去拉着他来一起做他本该要做的工作?我真的想不明白也无法理解,这不公平。对吗?

或许你会让我接受这个结果,然后去改变以结果为利好的地方。但我真的做不到,心态不顺,做事就会茫然无措啊,做着做着又会想,为什么我要这样。

这不公平啊。

我真的说得很乱。感谢你能回复我。我找不到答案。

——安全

@亲爱的安全,你好:

当你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一定很累很累了吧。

几乎每一个妈妈,都有过和你一样的,累到绝望的时刻。

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今天这篇文章,也看到别人的故事。假如你看到了,是不是能够从中获得一些看待生活的新角度呢。

每个人活着,都会承担很多“别人不会遭受”的困难。生活不是算术题,不能把“自己”和“别人”放在等号的两边,试图用加加减减来凑出一个“公平”。

爸爸和妈妈,男性和女性共同努力,共同付出,能够更好的养育孩子,照顾家庭,这是理想状态,就如同,“人人生而平等”“社会应当公平正义”“娃应该养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样,是我们的理想。

然而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是因为此刻还没有实现。

这世上并没有几个家庭,能真正实现“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但我们总要努力试试。

努力去实现理想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有滴水穿石的坚守,也可以有你死我活的争夺。

如果你期待,夫妻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理想生活,那这就是你的理想,并不是你老公的。

你的理想,是不能靠别人的自觉来实现的。

而我们爱家人和孩子,所以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优先选择对他们使用又鼓励、又正向、又示弱的那些方法;你当然也可以使用任何别的方法。

前提是明确,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能自己去争取;

要是争取了,努力了,也得不到呢?

那就算了呗,越是累的时候,越要把珍贵的时间和心思都留给自己,花在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

想不通,就放下,不要再想它好了。

中年母亲三大痛,婚姻,事业和健康,到底哪个出问题更可怕

4

今年31岁,宝宝两岁八个月很可爱,我算很幸运的,编制教师,工作不算忙,也会尽力学习新知识考证提升自己。

或许之前都太顺风顺水,今年初确诊了乳腺癌。

但我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买了重疾险虽然还没赔付,单位还算体谅,也不想和太多朋友同事说。

确诊到现在我想大哭,但感觉自己心态还算平稳。乳腺癌算是最温柔的癌了吧,一开始肯定会想why me?

李开复《向死而生》中说why not me?生病是“blessing in disguise”。

又看了《向阳而生》一个复旦女孩写的,她说生病就是随机性,喜欢她的文字。看这些我好像不那么想哭了。

作为一个平凡人,真的觉得平常的日子最最最幸福。

希望这个树洞能让我治疗顺利,陪孩子走很长很长的路。我想和他说:妈妈在哦,我会战胜癌症,你也会越来越好的。

——来自@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我是谁好

@我不认识,却很挂念的你:

你真的,真的,真的好勇敢。

七年前开始写公号,直到今天,有几百万读者来到过我的世界,数万人曾给我留言;

去年开设这个树洞到现在,我收到了几千封来信:有很多人对我说,谢谢。

谢谢我分享的育儿知识,谢谢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谢谢我开设的树洞,让大家有可以吐槽,可以倒垃圾的地方。

但真的应该感谢的人,是你们啊!

我不认识的、亲爱的你,谢谢你在面对癌症这样事关生死的问题时,还能想到我;谢谢你写下的,这些充满了勇气、温柔、爱和希望的文字。

你充满了力量,那么美好,那么坚强,你把善良和美好毫不吝啬的分享给了我,分享给了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们。

我并不相信宗教,但是我相信,信念是有力量的。

我愿凝聚自己所有的信念,凝聚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人的心意,为你祝福,祝福你治疗顺利,战胜癌症,祝愿你长长久久地陪着孩子一起,幸福生活,越来越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