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的父母应该是做孩子的容器

最近,谷爱凌出席北京冬奥表彰大会接受采访时说:“永远忘不了北京冬奥。”我们也不会忘记她,一个人活出了三辈子的样子的人类高质量少女。她是天才体育明星,三岁滑雪,九岁摘金,14岁已经拥有50块金牌。三天夺两冠,36天斩获6个冠军。除了滑雪,她还擅长攀岩,冲浪,骑马,篮球,游泳,骑行等运动。同时,她也是时尚明星,截止去年九月,光杂志就登上了16次,是Tiffany,安踏的代言人,是万国手表的品牌大使,是雅诗兰黛的合作伙伴,国内外合作品牌近十几家。令人震撼的是,除了以上这些,她还是斯坦福学霸,美国高考sat满分1600,她考了1580,而且是为了挤出训练时间,把两年的课程压缩成一年读完的。

好的父母应该是做孩子的容器

都说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成功的父母。英国的精神分析大师比昂曾经说过:“关系的本质是看谁制造焦虑,谁容纳和化解焦虑。”在比昂看来,好父母应该具备容器这种特质,什么叫做容器呢?就是当孩子把事情做好时,父母给与认可,当孩子遇到挫败的时候,父母给与支持,当父母具备这个特质的时候,父母对孩子来讲就像容器一般的存在。谷爱凌的妈妈谷燕,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又在斯坦福大学读了MBA,目前在华尔街做金融工作。谷燕非常强悍,她的滑雪达到了滑雪教练这样的资质。不仅如此,谷爱凌的妈妈很少给自己的孩子制造焦虑。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谷爱凌的妈妈有两个特征,强大,温柔,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她非常的稳定,这就是容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要求,结实可靠。

谷爱凌13岁的时候,作为一个孩子,要和成年人去比赛。不幸的是,谷爱凌有了严重的感冒,烧到了40度,她难受的抱着母亲哭。但是在这整个过程中,谷爱凌的妈妈真的就是没有多少焦虑。她帮孩子解决问题,即便在这个状态下,他也给孩子去商量。我在想,如果我是家长,在这个时候,看见孩子这样,我肯定会心疼的不得了。我可能就真的非常武断地要求女儿不要参加比赛了。但是谷爱凌的妈妈不焦虑,而且她总是在问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建议不要参加比赛了,但是当孩子坚持要去比的时候,她遵从了孩子的意见。结果谷爱凌在烧到了这个状态下,她第一次在和成年人比赛的时候,她获得了一个第二名,又获得了一个冠军。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谷爱凌的妈妈具有三个这样的特质,温柔,强大,稳定。关于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谷爱凌的妈妈自己做过这样的解释,她说她主要有两句话,第一句是:“爱凌如学的时候,他们老师说,千万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要相信他们的创作性。”作为家长,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在纠正他的错误,其实可能是不断对孩子进行一些打击。第二句就是“少表扬他们的聪明,多表扬他们的努力。”在教育上有这个说法,如果一个人相信努力论,她认为自己的成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来的,这样的人就比较容易成功。因为她知道,成功和自己的努力程度是正比的。而谷爱凌自己会这样讲妈妈,她说:“妈妈对我帮助很大,她关心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我能不能睡好是不是安全。”谷爱凌有一段话,讲的很动情。她是这样说的:“我知道所有的小孩都觉得自己的妈是最好的妈,但是我真觉得我妈是最好的妈因为他做的东西比别的妈会多了好多。真的比别的妈都好,对不起别的妈,我的妈比你的好。”由此可见,谷燕的教育是成功的,更是深受孩子喜欢的。

好的父母应该是做孩子的容器

但是讲到这,很多人会有一个感觉,好像在我们的社会,在我们的文化之下,家长更像是一个焦虑的制造者。孩子只是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就开始觉得孩子没有数学天赋,开始担心以后小升初,初生高该怎么办。上不了好大学,这一辈子又该怎么办。然后开始一顿猛查资料,搜索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方法,觉得还不够尽兴,第二天一早,又到处打听,哪里有好的补习班,赶紧给孩子交钱报名。而起因仅仅是因为孩子某一次数学没考好。在心理学里,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而父母焦虑的本质,是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为了消除这种焦虑,大家总是忍不住要为孩子设计人生。并要求孩子不能有丝毫偏离。大多数的焦虑都是自找的。我最常听到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多学点东西,技多不压身。又不损失什么,这其实是一句最毒的毒鸡汤。孩子看似什么都学了,但其实孩子也付出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当你在为孩子做决定的时候 孩子也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失去了独立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机会成本。不仅如此,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和画画最好的孩子比画画,和钢琴最好的孩子比钢琴。这就叫幸存者偏差,因为样本本身就选错了,最后只会在比较中变得更加焦虑。再者就是焦虑连环套,无休无止,当孩子一两岁时,焦虑孩子说话晚。等孩子会说话之后,又焦虑孩子没礼貌,乱打人。当孩子不打人了又开始焦虑孩子学不会拼音。等孩子会拼写了又开始焦虑孩子在班上不主动发言。总而言之,前面得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接踵而至。这是过度焦虑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焦虑永远不随着问题的消失而消失。

好的父母应该是做孩子的容器

"好"的父母,应当是孩子心理的"容器"。在孩子出现了无法承接的负面情绪时,比如焦虑,难过。作为家长,应该包容孩子自身不能容纳的情绪,再把这个情绪消化吸收,转化成新的能量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学会和这个原本她不能忍受的感受和平相处。那么具体该怎么去做呢?首先,不给孩子制造焦虑,更不要把自己由于恐惧未知事物产生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时,作为家长,可以陪他聊天说话,给与他关心,陪伴孩子化解焦虑。其次,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成长,他们就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作为父母,要相信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长为很棒的人。最后是无条件的爱孩子。焦虑型家长的做法是,孩子只有考试考得好,我才会相信他,只有孩子被别人羡慕,我才会对他好,这些都是有条件的爱。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如果他没做好一件事情时,他就会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一些美好的事情。长此以往,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无条件的爱可以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那么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就是家长要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就是无论你表现的好与不好,我都是爱你的,我会永远站在你的背后支持你。我知道,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可是反观那些成就卓越,性格积极乐观的孩子的父母,大多具备容器这一特质。你只需要包容他,让他做主自己的人生。我相信,只要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尊重他,无条件爱着他,做他的“容器”,你的孩子会过好自己的人生,交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好的父母应该是做孩子的容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