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题图:陈之佛《秋塘露冷》轴

今天群学书院与诸君分享的短文,是一代美术大师陈之佛先生(1896—1962)发表于1946年的著名讲演《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作者说,人生必须有多方面的兴趣和多方面的活动,一个在道德、学问、艺术、事业方面有浓厚兴趣的人,自然能在其中发见至乐,决不会感觉到人生的空虚,以至心灵的汩灭。

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文 | 陈之佛

来源 | 蓝素电台 江南

没有一个人不对着众生骄傲。人的尊贵处究竟在哪里?

这问题很简单,因为人和猪狗畜生有点不同。猪狗畜生它们的生活,终日只是为着营求物质的满足,肉体的享受,而再没有其他的理想。人自命为万物之灵,应该不比猪狗畜生过着同样的生活,除了企求物质的满足肉体的享受之外,似乎还应有精神的安慰心灵的享受。

人也有肉体,当然不能不承认物质是人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可是要知道肉体的享受,不是人类最高的享受,人类最高的享受,还在心灵。否则,人生与畜生何异,人更有何理由尊称为万物之灵呢?

如果我们一些被称为尊贵的人,大家都迷惑于物质的享受,迷惑于浅狭的功利主义,天天被困于名缰利锁,而不能自拔;美的情操驳杂,趣味卑劣生活枯燥,心灵无所寄托,那我们虽称为人,实在已失去了人性。人类既失去了人性,人生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世界还在动乱,社会扰攘见不出秩序、安宁与和谐,人们将更沉沦于愁苦烦闷的深渊里。因此,我们应该高喊要恢复人性!

人生必须充实,人生必须丰富,人生必须有多方面的兴趣和多方面的活动,一个在道德、学问、艺术、事业方面有浓厚兴趣的人,自然能在其中发见至乐,决不会感觉到人生的空虚,以至心灵的汩灭。尤其是艺术对于充实内心生活的功效为更大。因为人是有情感的,情感需要陶冶,陶冶情感,莫善于美育了。

艺术能调剂情感,帮助人在事事物物中发见乐趣。它能提高人生兴趣,真有艺术修养的人,总有超凡越俗的表现,这不是故持迂阔,而是他的心灵的主使。我们很感觉人类不应在这争名夺利庸俗鄙俚干枯黑暗的世界里长此沉沦下去,我们应该速谋自求振拔之道,要求人生更丰富更美满的实现。

因此,我们的心灵就急需艺术的甘泉来滋补它,使它美丽和谐!

陈之佛先生(1896—1962),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之一,以图案设计和工笔花鸟画驰名世界。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1949年后先后在南京大学艺术系、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江苏省国画院任教。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职。

陈之佛先生是新兴工艺美术的奠基人,学贯中西的美术理论家,又是卓越的工笔花鸟画家。他的作品继承大陆民族传统技法,并吸收图案的装饰性,造型优美,形象逼真,章法谨严,风格清新典雅,独树一帜,一生创作花鸟画作品五百余幅,对大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有杰出贡献。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陈之佛《四季花鸟屏》(1938年)

陈之佛《寒梅宿雀》轴(1941年)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陈之佛《芦花双雁》轴(1948年)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陈之佛《和平之春》(1953年)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陈之佛《春朝鸣喜》(1955年)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陈之佛设计之图案

陈之佛:人类的心灵需要滋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