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话剧《金色的胡杨》线上开演,“胡杨精神”凝聚人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10月25日电(记者万某明)因疫情防控需要,新疆艺术剧团创作的戏剧《金虎洋》未能在汉区现场演出,反而通过网络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云端,观众在表演中唱着舞,被已故的"全国最美村官"刘国忠的《胡阳精神》感动。

话剧《金色的胡杨》线上开演,“胡杨精神”凝聚人心

一张"金虎阳"的照片。

《金虎洋》以新疆民族团结扶贫为背景,以已故的"全国最美村官"、"优秀共产党员"、原党支部书记刘国忠在泽普县甲急村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在这场不停歇的剧中,带着村民集体到乡政府"来访",请刘国忠连任到村支部书为线索,以刘国忠临终前为村民解决用电困难问题,解决村灌溉用水,鼓励村民种经济作物和建村幼儿园等典型事件, 全景介绍刘国忠带领群众走出贫困和富裕生活的一幕,生动地展示了刘国忠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艰苦奋斗、自我完善、扎根于"胡扬"精神。作为该剧的片名,刘国忠的《胡扬精神》感动了观众,他在胡杨林的独白更是泪流满面。

话剧《金色的胡杨》线上开演,“胡杨精神”凝聚人心
话剧《金色的胡杨》线上开演,“胡杨精神”凝聚人心

为了呈现这部扎根于新疆、爱疆的优秀干部,编剧李龙英两次去甲急村,编剧陈思清在村里待了60天。他们和村民一起吃饭、一起生活,在田野里,在家乡的经历和挖掘细节。饰演刘国忠、国剧《梅花奖》得主的国家级演员朱恒说:"为了把这个角色演好,我做了很多功课,包括探亲、倾听群众的声音,感觉自己和大家,就像一个家庭的深厚友谊,感受到每个人的模糊和对他的爱, 这些举动成为我发挥良好作用的巨大动力。"

话剧《金色的胡杨》线上开演,“胡杨精神”凝聚人心

在人物真实还原的基础上,剧中浓郁的新疆风情也令人耳目一新。李立红导演说:"该剧最大的特点是延续了歌舞表演的传统表演形式,贯穿全剧,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特色的舞蹈、民族音乐,也适当地加入了新疆慕卡姆音乐的元素,让作品更加接地气。而这也是刘国忠和新疆人民心的体现,该剧的制片人、新疆艺术剧团艺术总监王芳说:"我们的戏剧,就是用艺术的形式,从生活中讲述民族团结的美好故事,唤起观众的共鸣,更好地让文化起到独特的凝聚人心的作用, 凝聚力,教育引导各族干部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使中华民族的心灵和思想。"

话剧《金色的胡杨》线上开演,“胡杨精神”凝聚人心

编辑:张静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大武汉"客户端在各大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