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丰田加入“特斯拉阵营”,用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用意在何?

丰田加入“特斯拉阵营”,用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用意在何?

文/岸青

在智能辅助驾驶这条路上,造车新势力可谓是卷之又卷,从最初小鹏P5把激光雷达搬上身,成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后,不少新势力就坐不住了。

丰田加入“特斯拉阵营”,用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用意在何?

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而激光雷达数量可谓是一个比一个多,机甲龙四颗、阿维塔11三颗、小鹏G9两颗,随后理想L9、威马M7、智己L7、蔚来ET7、小鹏P5、哪吒S也纷纷走向了激光雷达的道路上。

毫无疑问,激光雷达已然成为了国内车企的“香饽饽”,是解决智能驾驶感知问题的一大捷径。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并非所有人都对激光雷达保持着热衷态度,就比如在自动驾驶上大做文章的特斯拉,却对激光雷达投了反对票。

丰田加入“特斯拉阵营”,用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用意在何?

早在三年前马斯克就说过,“谁依赖激光雷达,都注定要失败”,也因此特斯拉在智能驾驶上只使用纯视觉方案——摄像头+算法,激光雷达固然真香,但高昂的造价注定只能搭载于高端车型中,短时间内无法成为“科技惠普”的选择。

或许正是因为高成本的原因,使得丰田也对激光雷达“敬而远之”,近日,丰田旗下的Woven Planet Holdings公司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上采取了一种新方法,使用低成本的摄像头来完善自动驾驶系统,而并没有使用激光雷达等昂贵的车辆传感器。

不难看出,继特斯拉以后,丰田也走上了摄像头代替激光雷达的方案,据采访信息可知,Woven Planet目前能够使用低成本的摄像头收集数据,并有效地训练自动驾驶系统,并且所达到的效果与使用昂贵的传感器一样。

未来,Woven Planet的团队将继续沿着这一方向发展下去,据负责人介绍,纯视觉感知方案取得了突破,可能有助于降低成本,更好地扩展丰田的自动驾驶技术。

丰田加入“特斯拉阵营”,用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用意在何?

一方面国内车企迎来激光雷达元年,另一方面摄像头+算法的低成本优势被更多车企提起,那么在智能驾驶这件事上,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其实二者本无高下之分,只是说各有利弊罢了,众所周知,最初的辅助驾驶就是单纯依靠摄像头来作为感知器的,通过收集大量的、多样化的摄像头数据,来改善自动驾驶技术,这无疑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投入更多的车队规模来进行测试。

丰田加入“特斯拉阵营”,用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用意在何?

而在此时,随着大家对于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的急切心理,激光雷达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并成为了更高精度感知方案的最佳替代品,因为能探测的范围足够大,远远高于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所以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能够更准确获取目标的三维信息,而且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范围广。从而为中央系统提供更多的数据来不断为自动驾驶服务,且不需要庞大的路况信息和测试数据。

丰田加入“特斯拉阵营”,用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用意在何?

正如特斯拉AI负责人Andrej Karpathy所称那样“激光雷达真的是一条捷径,它回避了视觉识别的基本问题,”在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上减少了时间和人力的投入,但与之俱来的是高昂的造价成本。

它更像是车企们为了实现技术突破而推出的“炫技之作”,能够快速实现并达到L2+/L3+的自动驾驶级别,但基于价格的原因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广泛推广,除非未来激光雷达的成本能够降低到和摄像头一样的价格,当然,如果真的有那天的到来,想必更高规格的感知系统也早已取代激光雷达的地位了。

写在最后: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车载激光雷达目前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未必是车企最终的选择,但却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同时我们也期待着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在未来激光雷达成本下降的那一天,或许他也会成为和摄像头一样无处不在、方便易用的必需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