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资本市场“倒春寒”,二季度投资主线何在?

作者:财经新媒体
资本市场“倒春寒”,二季度投资主线何在?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暖春已至,资本市场却还在“倒春寒”。

进入四月,股市震荡依旧。4月7日,本月的第三个交易日,三大股指延续弱势。截至收盘,沪指跌1.42%,深成指跌1.65%,创业板指跌2.10%。

两市超4100只个股下跌,32只个股跌停。地产股多数走低,数字货币、养殖业、医药跌幅居前,水泥、煤炭、化工逆势走强。

对于当日市场下跌的原因,华夏基金分析,主要是受到三重压力的影响:一是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更多鹰派信号,引发隔夜美股大跌;二是市场担忧地缘冲突对抗有升级风险;三是国内本轮疫情尚未出现拐点,短期加大经济运行压力。

“一季度权益市场可谓内外忧困,外部冲击大于内部忧虑。”创金合信基金总结道,展开而言:

·外部面临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中概监管三重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进一步加剧滞胀格局;收缩的宏观流动性也持续压制长久期资产估值。

·内部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但政策发力-稳增长生效仍需过程,上游涨价加剧成本压力,疫情反复压制消费需求,增长动能的信心也不足。

回顾一季度,行业板块集体深度下跌,下跌调整通胀交易资源为王,煤炭行业季度上涨23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有色金属、钢铁行业也相对抗跌,同时低估值与稳增长链上的地产、银行也排名靠前。

资本市场“阴霾”未散,站在当下这个时点,二季度的投资应该怎么做?

资产配置:三大核心影响因素

创金合信基金认为,影响二季度资产配置的核心因素主要集中在政策效果、产业利润分配格局、外部环境变化上:

一是当前产业利润过度集中在上游,中下游成本压力显著,关注政策引导和产业自发调节,产业利润分配格局如何演化;

二是地缘冲突是否逐渐接近实质性缓和,基于战争的交易主题逻辑变化;

三是联储如何应对持续的高通胀,加速收缩是否会冲击自身经济、金融和加强新兴国家脆弱性;

在市场交易逻辑及二季度市场核心关注点方面,博时基金建议重点关注五个方面:地缘政治冲突的进展,对大宗商品和中国的影响;海外通胀率的变化及货币政策的响应;稳增长政策的执行和效果;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困境是否会有缓解;散发疫情的管控情况,尤其是新冠特效药引入后的表现。

A股:短期磨底,长期性价比突出

“短期仍有扰动,大势不必悲观”在华夏基金看来,经历了一季度的调整后,在政策面呵护、基本面支撑和流动性提振下,市场在反复筑底后仍有反弹基础,特别是从长期角度来看,投资性价比已经非常突出。

博时基金认为,宏观环境方面,当前是“稳信用/宽货币+经济弱”阶段,季度维度A股有反复磨底诉求。沪深300隐含ERP已修复至均值之上,ERP中期走势还取决于后续经济增长趋势。

从节奏上看,A股全年U型,指数beta性机会在“宽信用+经济见底向上”验证后,2022年中是重要观察时点。ERP视角下高股息与大盘价值过去10年最便宜,乘成长超跌反弹向价值高股息方向调仓。

在行业比较上,博时基金指出,2022年1季报,能化大宗和新能源行业相对景气占优,A股盈利下行凸显高景气方向稀缺性。规避大宗原材料成本占比高、有盈利预期下修风险的行业,比如白电、汽车、电网、建材/部分化工等。

从A股的风险收益情况来看,一季度呈现下跌行情,指数中上证指数跌幅最少,为-10.68%。市场风格上平衡风格股票跌幅最小,为-5.17%。

前海开源基金表示,从各行业来看,结合四季度经济发展情况和政策预判,消费、周期、制造业、房地产整体给予超配评级,其他板块给予标配评级。

“二季度市场大概率偏向震荡,先扬后抑,5月之前市场机会大于之后,全年仍须警惕回撤下限的下移。”创金合信基金重点推荐能源(煤炭、石油),短期提防地缘冲突缓和带来的波动风险;关注房地产基建链条;数字经济方面关注数字基建和元宇宙主题;适度关注农业生猪链条。

港股:保持谨慎,等待拐点

港股在2022年一季度经历大起大落,1月一度领跑全球市场,但在外资回流潮之下又受伤最重。谈及对港股的看法,部分基金公司提到了“谨慎”二字。

创金合信基金判断,港股短期最快修复阶段或正在过去,后续大概率震荡修复,但中期仍有二次探底可能。结合目前基本面看,港股市场V型反转概率小,底部铸就需要更长时间。

并指出,港股本次超预期的快速下跌,外资流出是重要推手,本质上是基于中美脱钩的风险规避行为,“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华尔街买方机构对于未来逆全球化趋势的态度仍是趋于保守的,港股的低估值在政治风险下,并不构成很强的买入理由”。

与此同时,南下资金对于港股的配置力度是加大的,显示内资对于港股核心标的的信心。创金合信基金分析,外资撤出和内资流入意味着港股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开始双向加速,随着中概的回归,港股市场未来会成为国内资金的重要配置市场,但这个过程仍会充满曲折。

博时基金也认为,2022年二季度,国内从政策底向经济底过渡、海外高通胀下流动性紧缩加速推进,港股整体仍需保持谨慎。结构上推荐关注:一是目前处于景气高位且有延续性的光伏风电、能源金属;二是受益于海外高通胀的上游资源品。

“展望二季度,对港股不会特别乐观,但也无需过分悲观。”前海开源基金指出,香港本地疫情爆发、国际局势不明、通胀高企、美元避险情绪浓厚,叠加经济降速甚至对经济增长目标有怀疑,都造成了市场的参与度和情绪短期较差。

“但正因为此,众多优秀公司的估值已经到达历史低位。”前海开源基金表示,现在可以不那么绝望,静待整体经济降速反转、国际局势缓和等明确的拐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