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搭纸桥

“纸桥”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科学探究项目,但它较多的留白可以给幼儿园的孩子们较大的探索空间。对于中班下学期(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这种需要动手动脑、开放式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是极具吸引力的。

问题由一个谜语引出:“远看一张弓,立在河当中。上面汽车走,下面轮船游。”很快就有孩子猜出是轮船。

两块积木、一张A4打印纸。我很快搭起了一座桥。我们试试汽车能不能在这座桥上走呢?哎呀,掉下去了。那么,怎样才能让汽车通过这座桥呢?

我以为的答案是这样的:

对折

这样的:

折叠成手风琴形状

或者这样的:

卷成圆筒

但实际上,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却出乎意料:换车呗!

为孩子们的逆向思维点赞吧

马上有孩子拿来了小一些的车。

可还是重,车仍然会掉下去。

“我知道什么可以。”随着一声清脆的童声,Sophia拿来了一个非常轻的塑料小球,放在纸桥上。果然立住了,没有再次塌陷。

不过到这里似乎跑偏了。我赶紧把大家的思路拉回来。“仍然用这辆车,我们怎样改变桥,让桥变得更结实,车可以顺利通过?”

这也难不倒孩子们。大家继续想办法。

有人说:“用手托着纸。”

有人说:“用手扶着车。”

点评:简单实用。怪我没讲清条件喽。

我再次重申:不能用手,不能借助外力。

孩子们开始进一步动脑筋思考了。注意啦,前方高能。小小工程师上线了。

Alex用积木做了桥墩。

Lucky把积木压在纸的两端。

点评:使用工具、创造条件的能力满分哦!

好吧,我进一步说明:不能借助任何物体。

但孩子们总是忍不住,想到的办法总是和积木联系在一起。考虑到时间有限,我只好亲自上阵了,表演了让孩子们大吃一惊的操作。

把纸对折加厚

或者折成凹形。

对折加厚并且折成凹形后,则更加厉害,最多可以承重6块积木呢!

孩子们惊叹不已:“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抛砖引玉结束,接下来是孩子们自由操作的时间了。我给孩子们抛出的问题是:你有什么办法,改造智巧,让它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也就是放更多的积木在上面而不塌?

我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3个小朋友一组,在培养孩子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些能力都是相互依托、非常重要的,是完成一项工程、解决一个问题必不可少的能力。

结果,三组孩子出现了三种画风:

有的组目标感极强,经过开始阶段的磨合,孩子们各自找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任务,精诚合作,共同处理,一起完成了项目。

有的组合作一会儿后出现了意见分歧,于是自动分为两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项目。

有的组则岁月静好,享受搭建的乐趣和作品的美好。组员之间玩儿得不亦乐乎。

也许是我在开始自由探索前没有着重强调“不借助其他物品”,也许是积木堆加固纸桥的作用太根深蒂固了,孩子们仍然借助了积木来加固纸桥。

看着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激情慢慢地搭建、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的欢呼雀跃,我没忍心打断他们,就让他们去尽情创造吧。

最终各组的结果都不错,从孩子们激动地神情和热情的欢呼省中,我就能感受到他们满满的快乐和成就感。

总结阶段,除了大大肯定了孩子们的工作,我还顺便放出了大招。

如图,把纸重复折叠成手风琴形(有的孩子说是弹簧),在没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居然能承受16块积木的重量。

反思:可以在孩子们动手操作前着重强调“不借助任何外力”,并且通过直观的方式,像孩子们解释什么叫“不借助外力”。约束条件多了,思考的难度就更高了,挑战性也更大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