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已婚女人在婚后生活单调,一步步迷失自我的故事。

女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农家女儿,但由于父亲从小宠爱,于是从小就送她到修道院里学习。也因受过教育,她骨子里有着与自己身份不符的浪漫主义。她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想要追求极致的荣华富贵。

这些追求与平凡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所以后来嫁给乡村医生包法利先生之后,她先后有两段婚外感情,结果都无疾而终。还因这两段荒诞的感情,背上了巨额债务,掏空家底无力偿还的她,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很多人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爱玛真正想要什么?难道真的是爱情吗?

在我看来,不完全是。因为我们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爱玛不是完全追求物质的女人,她在跟包法利先生结婚之后,也曾想过和夏尔好好过日子。

原著中是这么描写的:“爱玛根据自以为正确的理论,还是愿意培养自己的爱情的。月明皎洁的夜晚,她常常在花园里,给夏尔吟诵她所记得的情诗,或者一面叹息,一面给他唱忧伤的小调。可是,事发后她发现自己仍和往常一样平静;夏尔呢?也看不出增添了一分爱情或激情。”

爱玛会吟诗、唱小曲,这极其符合她追求浪漫的性格。夏尔的确给了她小康的生活,但他并不是她的灵魂伴侣,爱玛想要的,夏尔从来就没有给过她。

她和夏尔越是亲密,越觉得他们两个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和夏尔在一起生活感到无聊至极,而一个骨子里都透着浪漫主义的爱玛是不会让自己满足于无聊的生活的,而夏尔对这种无聊又平淡的生活却能感到心满意足。

这就是两个人在婚姻生活中最大的不同,也是爱玛不爱夏尔的原因。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但我们能说爱玛追求浪漫错了吗?也不能。那她错在哪里?最大的错误是她被所谓的浪漫控制而不自知,被欲望挟持而无法自拔。

爱玛从小对伴侣的向往都是精神性的,少女时期的她在修道院接受早期教育的时候,修女们在训诫时,反复拿未婚夫、丈夫、天国的情人和永恒的婚姻这些概念进行比较,这勾起了爱玛灵魂深处意想不到的柔情。

与此同时,爱玛在修道院也毫无辨别地读了大量劣质的小说,这些小说中所写的,无非是“恋爱、情男、在偏僻的小屋里晕倒的落难贵妇、幽暗的森林、心灵的纷扰、盟誓、饮泣、眼泪与吻、月下扁舟、林中夜莺,还有男人,一个个勇猛如雄狮,温顺如羔羊,人品盖世,总是衣冠楚楚,哭起来涕泪磅礴。”

这些对爱情的描写,让爱玛向往不已。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爱玛就是在她十三四岁的时候读了大量的言情小说,里面的情节基本上都是霸道总裁爱上平民少女或者灰姑娘和王子结婚的故事。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这让普通人家出身的爱玛迷之向往,她渴望自己可以嫁给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

因此在跟夏尔结婚之后,她继续订购了一些以女性为目标的浪漫杂志,一字不漏地阅读,包括贵族演出、赛马、茶会等,她还专门买来了巴黎市区的地图,用手指在上面走,想象自己在上流社会的豪华生活。

这就是她一步步走入深渊的开始,她热衷的读物都是当时盛行的拜金主义,其中浪漫不已的情调、生活,足以麻痹一个人的大脑。

爱玛没有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是一味地认为自己才是应该过上那种生活的女人,毕竟自己有才华、有美貌,甚至从外貌来看她都胜过那些所谓的富家太太和小妹,这一切大大的满足了她的虚荣心。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因此,被浪漫主义疯狂席卷的爱玛,开始一步步堕落。丈夫夏尔刻板、庸俗、是一个完全没有生活激情的人,所以在这段枯燥无味的婚姻中,爱玛感到怨恨、她厌恶丈夫的一切,直到她遇见了罗多夫。

罗多夫用虚假且热烈的爱,甜言蜜语一下子就俘获了爱玛的心。

这一段感情一下子就将爱玛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释放,她觉得这才是爱情,才是浪漫。

她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为了所谓纯洁的爱情,她不花罗多夫的钱,而是自己借钱去买漂亮的衣服,借钱去打扮自己。

当她下定决心要跟罗多夫私奔时,他却厌倦了她,留下一封信自己走了。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为此,爱玛伤心了很久。

后来,她的旧爱莱昂留学回来,又一次点燃了爱玛对爱情的欲望。

两个人很快就发生了关系,在这份爱情和激情交织的关系中,爱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因此她为了装成有钱人,主动给莱昂花钱,两个人出入高级的酒店。而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呢,是她借来的。

她并不知道自己借了多少钱,只是有一天债主找上门之后她才懂得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可是,曾经说爱她的两个男人在面对她的求助时,都拒绝了她。莱昂甚至跟她分手了。

面对爱情的破灭,对债务的无力,对生活的绝望,最后爱玛以极其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荒诞的一生。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那么,在爱玛的人生中,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不要被所谓的浪漫爱情蒙蔽双眼

爱玛一直对上流社会的生活和爱情充满向往,幻想自己就是书中的女主角。这就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从小被言情小说里的霸道总裁,浪漫霸道的爱情影响着,让我们真正忽视了爱情真正的样子。

任何一段感情、婚姻,最开始有多浪漫,最终都会走向平淡,能够在平淡中生活,在平淡中找到浪漫的爱情,才值得我们一生追求。

女孩们如果只是按照别人描绘出来的浪漫去看待爱情,若是跟自己的期待不符,就会陷入失望、痛苦,这是不对的。

任何事物都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不要被所谓的浪漫蒙蔽双眼,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才是最好的。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二、保持清醒的自我,才会拥有更多的爱

也许我们每个女孩心中,都曾幻想过有一位王子来爱自己,给自己一场浪漫的恋爱。

这也是《包法利夫人》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他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冲击一下子展现在大众眼前,这也是作者福楼拜为什么说“爱玛.包法利,就是我。“

爱玛一直陶醉在自己幻想的浪漫爱情中,从来没有真正脚踏实地的生活。其实她的丈夫夏尔一直深爱着她,只是她都没有看到罢了。

我们很难评判下爱玛的绝路是因巨额债务无法偿还还是被所谓的爱伤到了骨髓,但毫无疑问的是,她的情欲和虚荣,以及她的永不满足,是最终导致她死亡的根本。

被欲望挟持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品

其实身为女孩子,我们要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去爱,更多的是要懂得什么样的爱值得追求。女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最美好的就是学会爱,学会爱自己,然后再去爱别人。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会爱,就匆忙地进入一段关系,那么最终都会令自己伤痕累累。

面对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不去盲目幻想,不虚荣拜金,才是一个女人对待自己最好的方式,也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更好的爱。

本文配图源于《包法利夫人》剧照,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