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己L7 Pro:能打破传统车企玩不好高端新能源的魔咒吗?

上市日期:3月29日

品牌:智己

指导价:40.88万元

关注级别:★★★★★(非常重要的新能源全新车系)

关键词:上汽+阿里+浦东、对标ET7、传统势力的新势力、威廉姆斯、大鲍鱼、3.87秒、DLP像素式投影大灯、263.+12.3+12.8超高分屏幕、IM OS、IM AD、可升级激光雷达

智己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发布,随后又有车型亮相,然后又是A轮、天使轮的各种“创新预售”,应该说悬念和新鲜感都已经被打磨得差不多了。不过,这款车的关注度,应该还是不会减退的——一直到它交付之后,大家都会持续关注。因为,它确实挺特殊——既不是一个新的新势力,也不完全是由传统车企打造。单就上汽+阿里+浦东这特殊的“合资”方式,就足够引起关注。它的成功与否,也可能决定着“后新势力时代”的走向。

从产品研发和定调来说,虽然智己L7看上去极具创新性,但它大的逻辑并不复杂。有了蔚来这些新势力的开疆扩土,不仅让人意识到纯电时代的到来可以以一个全新的品牌打造40万级别的高端车型,同时也用事实证明了,只要你做得足够好(不仅仅是产品),市场也是可以接受这种(40万元新品牌产品)方式的。

智己L7 Pro:能打破传统车企玩不好高端新能源的魔咒吗?

而作为智己L7本身,大的定位思路也没有悬念——大体可以看作是蔚来ET7这类产品的竞品。只是作为不同的品牌,在一些具体定位上有所差异。

从产品研发或技术应用的差异性来说,智己L7身上大体展现几个特点。

一个是把底盘技术调校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很正常,也符合上汽这样一个老牌传统车企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威廉姆斯调校、四轮转向和电磁悬挂。当然,还与“大鲍鱼”(Brembo一体式四活塞卡钳)刹车、全铝底盘、前245后275倍耐力P Zero轮胎、50:50配重等等。

二一个是在智能化应用方面极尽所能地堆砌:把能想到的,当下能用的,几乎全装上了。例如像素式可投影的大灯,可进化、可升级激光雷达的智驾系统。还有智能车机,不光三个大屏、26英寸的超大屏,而且分辨率高到几乎“没必要”(26.3英寸为4320×720,12.3英寸为1920×720,12.8英寸为1728×1888)。作为参考,蔚来ET7的主控屏为12.8英寸、1728×1888。

其他的,像什么透明底盘、XDS、自吸门等等,也都系数配备。

智己L7 Pro:能打破传统车企玩不好高端新能源的魔咒吗?

当然,也不必过于激动,毕竟是40万的车,别想着百万豪车的装备就“应有尽有”了。例如智己L7就没有提供空气悬挂。尽管智己表示平台可以支持,智己L7的底盘也足够好没必要,但没有就是没有。如果没必要,为何百万豪车都配?为何蔚来ET7会配?还有像AR-HUD,这种时髦的东西对于当下上市、40万级别的车来说,真应该有了。后排座椅不可调节勉强可以接受,但40万级别,是否功能应该更强大一些呢(蔚来ET7带通风和按摩)。

嗯,智己也许会说:如果不这样,怎么可能有比ET7低10万的价格?没错,智己L7的电池容量是93度,对标的应该是ET7的100度版本,价差正好10万。

这也意味着智己在定位上也是“深思熟虑”了的——既对标ET7而来,但又适当的错开了正面交锋。

以上这些足够支撑智己L7的成功吗?亦或者说,它真能和ET7掰掰手腕吗?卡叔感觉,硬件层面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了——软件的体验、服务,以及粉丝群的建立这些,可能影响会更大。而这些,恐怕要等智己L7交付达到一定阶段才能有定论。

从行业影响来看,如果智己L7不成功,大家可能会觉得“见怪不怪”——传统车企(包括外资)打造的这个级别新能源车还没有成功案例。但如果智己L7获得成功,那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