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济危机引发抗议示威,斯里兰卡宵禁,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作者:南洋大侠

进入3月份以来,南亚岛国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日趋严重,目前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政治危机,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上街游行示威,警民之间冲突不断。

质变最先出现在3月31日晚,数百名抗议者包围了位于首都科伦坡郊区的总统官邸,要求总统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辞职。在对峙过程中,有抗议者向警察投掷石块,警方则以催泪弹和高压水枪还击,结果引发流血冲突。

经济危机引发抗议示威,斯里兰卡宵禁,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第二天一早,总统拉贾帕克萨下令该国进入为期96小时的紧急状态,到4月4日结束。但是这道命令并未成功阻止抗议者的行动,在接下来的2天内,又有20名警察在冲突中受伤,还有超过50名抗议者被捕。

为此,警方不得不在3日实施了为期36小时的宵禁政策,任何在宵禁期间进入公共场所的人都会遭到逮捕或拘留。推特、脸书等斯里兰卡的主流社交平台也将处于无法访问的状态,以防民众发起更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但是在4月3日,首都科伦坡仍然出现了数百人规模的抗议活动,所幸并未与安全部队爆发冲突。不过到目前为止,因违反宵禁政策被捕的人,已经上升到了664人。

经济危机引发抗议示威,斯里兰卡宵禁,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除了逮捕、宵禁和关闭社交平台外,斯里兰卡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妥协手段。4月3日晚,斯里兰卡政府宣布,除了总统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及其担任总理的哥哥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之外,所有的26名政府部长已经集体辞职,新内阁的组成人选将在4日公布。

不过有抗议者表示,经济危机的主要责任人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也应该下台。抗议者还认为,所谓政府集体辞职只是“缓兵之计”,部分辞职的官员可能会被重新任用。

就目前来看,这场抗议运动是否能够得到平息,短期内主要取决于4月4日紧急状态结束和新内阁成员名单公布后,有没有新的集会和游行出现。如果没有,那么危机就将告一段落,斯里兰卡政府也能得到宝贵的喘息机会,去调整下一阶段的经济政策。反之,抗议运动则会继续持续下去,斯里兰卡政府的大部分精力也将被抗议运动所牵扯,经济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抗议,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经济危机引发抗议示威,斯里兰卡宵禁,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而从长期来看,斯里兰卡政府要想化解政治经济危机,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在于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加强纺织品、橡胶、茶叶等主力出口产业的竞争力,或者寻找新的出口产品。另外,还必须放弃不合理的有机农业政策,允许农民使用农药,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

不过说易行难,由于过去长达近10年的经济下滑,加上疫情对旅游业这一主要经济支柱的冲击。如今斯里兰卡的债务规模已经飙升至1948年独立以来的最高水平,相当于2021年GDP的104%,仅今年年底需要支付的利息就接近70亿美元,债务违约风险极高。

经济危机引发抗议示威,斯里兰卡宵禁,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与此同时,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却已经不足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不到半个月的必需品进口。实际上,因为外汇储备不足,无力支付进口费用,近段时间斯里兰卡的食品、燃料和药品极度匮乏,已发生过多起因抢购必需品而导致的冲突致死案件。3月31日晚,抗议者之所以包围总统府,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发电厂缺乏燃油,不得不实施长达13个小时的停电所致,这也是斯里兰卡独立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停电事件。

所以对于斯里兰卡政府而言,现在即便想要解决问题,也已经是有心无力、为时已晚。不过好在中国仍然愿意向该国伸出援手,据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戚振宏透露,中国正在考虑同意斯里兰卡提出的25亿美元信贷请求,其中10亿美元将直接拨付给斯里兰卡,剩余15亿美元则将以信贷额度的形式,用于支付斯里兰卡进口中国商品的费用。戚振宏还提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已经累计向斯里兰卡提供了28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和外汇掉期合同。

经济危机引发抗议示威,斯里兰卡宵禁,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此外,印度也在上个月19日,向斯里兰卡提供了10亿美元贷款,这个月还准备将4万吨大米运往斯里兰卡,以平抑该国较去年涨幅高达一倍的米价。在更早之前,印度还曾向斯里兰卡贷款5亿美元,用于支付进口石油的费用。

然而,这些帮助都只能解一时之需。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斯里兰卡的最大债主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否同意让斯里兰卡暂缓偿还51亿美元的借款。如果谈判失败,以斯里兰卡现在的状况,年底高达70亿美元的利息很可能导致这个国家出现债务违约,再也借不到一分钱。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又实在过于苛刻,比如此前斯里兰卡政府就曾按照相关要求,将本国货币贬值了25%,结果在国内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一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更过分的要求,那么斯里兰卡政府也会面临进退两难的抉择。总而言之,当前斯里兰卡的债务问题十分严重,尽管中国尽到了绵薄之力,但最终问题究竟是否能得到解决,还需要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资本的态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