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资深老外交官王珍问:俄乌战火中的欧洲,路在何方?

作者:秦安战略

【编者按】本文为大外交智库创始人授权“秦安战略”头条平台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公众号“库智交外大”。作者王珍系外交部退休外交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委内瑞拉、乌拉圭特命全权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在外交部曾任西欧司副处长,政策研究室参赞,拉美司副司长。先后在中国驻赤道几内亚,西班牙,厄瓜多尔,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等国大使馆工作,曾任二等秘书,一等秘书,政务参赞,特命全权大使等职。

俄乌之战已逾40天,战场上打打停停,谈判桌上谈谈变变,胶着拖延,不见终日。处在“夹缝”中的欧洲很尴尬,很窘迫,也很纠结,不知路在何方。

资深老外交官王珍问:俄乌战火中的欧洲,路在何方?

欧洲需要和平,渴望和平,因为它饱受两次世界大战之苦,厌战、恐战、反战心理强劲。如今战火又在身边燃起,如有外溢,欧洲首当其冲,社会、民众心理无法承受,近80年的经社会发展成果将遭受的毁灭性破坏更加不可想象。

欧洲希望停火止战,但无力阻止战争的持续,因为打与和的决定权不在他们手中。且“共同价值观”如一条魔链,把他们紧紧绑在“跨洋老大”的战车上,被其裹挟,受其驱使,不辨东西,虽也在为劝和促谈而奔走呼号,但仍跟在美国后面向乌克兰提供“大杀伤力”的武器装备,火上浇油,与和平愿望南辕北辙。

资深老外交官王珍问:俄乌战火中的欧洲,路在何方?

欧洲希望安全,但未知安全真谛,仍然把自身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冷战的产物-以北约为代表的集团对抗政治上,连续5次东扩,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近年来虽出现过不同声音,但总体政策未变,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现实可能性成了战争的导火索。不解决对安全观的正确认知,照顾包括俄乌各方的安全关切,构建平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欧洲安全问题将永远是空中楼阁。当下一部分欧洲有识之士对此有所认识,但他们尚无力改变集团的执念。

欧洲要发展,要生存,总体上希望与俄罗斯和平共处,除地缘政治因素外,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使得欧洲难以与俄罗斯完全脱钩,仅以能源和粮食为例,俄罗斯在欧洲消费市场上的占比殊难取代。欧洲所需天然气的40%,原油的1/3来自俄罗斯,小麦主要靠俄罗斯,制裁俄罗斯,固然可以另寻替代,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两年断气断油,足可使欧洲各国民众闹翻了天。因此,欧洲国家在对俄能源禁运方面有强烈不同意见,但美国“饱汉子不管饿汉子饥”,一意孤行,欧洲很困窘。

资深老外交官王珍问:俄乌战火中的欧洲,路在何方?

欧洲想独立自主,欧盟成“盟”就是为了联合自强。以戴高乐为代表的老一代,以默克尔为代表的中生代,和以马克龙为代表的新生代领导人,都有比较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明确的“建设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甚至做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已经衰亡”“美国已经不是我们的盟国”“北约已经不是现实需要”的论断,提出“建立欧洲军队”以取代北约的主张。北约欧洲成员国对美国长期以来要求他们把军费提高到占国民总产值的2%顶着不办。俄乌之战一开,美国煽风点火,渲染“全面战争”危险,恫吓恐战的欧洲,迫其抱住美国大腿。尽管欧美仍有分歧,但至少美国达到了削弱欧洲“脱美”倾向,使之靠美更紧的目的。

资深老外交官王珍问:俄乌战火中的欧洲,路在何方?

既要努力自保,又要周旋各方,本为世界重要一极的欧洲陷入夹缝之中,在紧急战乱之中一时失去了自我。欧洲出路何在?紧要关头,中国再次真诚地建议欧方:越是危机时刻,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独立自主做出判断,坚持劝和促谈,坚持构建欧洲和亚欧大陆持久和平,坚持维护世界经济体制、规则、基础的稳定,与中国一道,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一些稳定因素。路就在脚下,欧洲应当自主地认清形势,当机立断,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担当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