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中华文明八千年,遗址文物呈多元;构成地域三大块,长江黄河及红山;三地皆出原始龙,龙的传人同根源;谋生创造陶稻粟,因地制宜同发展。

聚落城邑古人众,农耕稻粟饱腹中,制陶日用玉富美,文字符号显文明。中华文明八千年,众多遗址可确证。

本文分别介绍下列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著名遗址出土的陶稻黍(其中部分遗址同时出土有玉器、文字符号):

黄淮流域

A河南舞阳贾湖遗扯;

B山东滕州北辛遗址;

C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

D安徽蚌埠双墩遗址;

E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

长江流域

A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B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

C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

D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

E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

北方地区

A内蒙古化德裕民村遗址;

B内蒙古乃仁陶勒盖遗址;

C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

D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E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淮陶稻粟文明A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

贾湖遗址是中国南此地理分界线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长江陶稻文化北上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

贾湖遗址主要是古墓葬、房址、陶窑、灰坑等。墓葬多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以西和西南居多,无葬具痕迹。随葬物大多为生活实用品,有的随葬品成组出现,如龟甲、骨笛、叉形器成组出现的墓葬有20多座,墓一般均较大,随葬品较丰富。男性随葬品多为石铲、石斧、骨镖、骨镞等,女性随葬品以骨针、纺轮、磨盘较多。贾湖遗址的墓地比较集中,多成片出现,有的重复埋葬出现叠压。

房址大多为椭圆形,结构以半地穴式为主,多为单间,有少量依次扩建的多间房。房址内有灶台、柱洞等。窑址较小,有窑室、火门、烟道和烟孔,有的保留有窑壁和火道。

2004年,主持贾湖遗址发掘的考古学家张居中,提出了中美两国联合考古的建议。他邀请美国著名考古学家麦克戈来到河南参与贾湖遗址发掘,并将出土的陶器碎片送到美国实验室进行分析。最终,美国考古学家从陶器内壁的残留物中,成功提取了酒精成分,确认了贾湖古酒的存在。

根据中美两国的联合考古成果,贾湖古酒的年代被确认为9千年前,是目前国际考古界出土的最古老的酒。美国专家率先将研究成果在《国家地理》上发表。它的出土,将原本5千年的世界酿酒史,大幅度前推了4千年,中国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

随后,美国考古学家麦克戈成功破解了贾湖古酒的酿制配方,确认这种古酒是以稻米、蜂蜜和山楂为原料酿制而成,酒精含量百分之8左右。麦克戈还将这种配方加以改进,并申请了专利。据此,美国一家啤酒厂生产出一款新型啤酒,取名“贾湖城”,号称世界上唯一用9000年前古法酿制的现代啤酒。这种酒每瓶售价12美元,已经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据说其味道既甜且辣,具有稻米的醇香,在美国广受追捧。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子初表示:“贾湖骨笛是人类最重要的音乐考古发现,我觉得不仅是我比较震惊,全世界都应该有所震惊。这个是以前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考古,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的东西。”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贝尔伍德说:“我认为,贾湖是中国新石器时期考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遗址。9000到7500年前,先民就已经在这里生活,这是水稻栽培、猪和狗驯化的非常重要的起源地。总的来说,这是考古学上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发现。”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莉表示:“贾湖遗址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沟通着南北东西,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重要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向人们展示着淮河流域的文化特色,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一块重要阵地。”

而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同样不吝赞美之词,从农业、音乐、宗教、天文学、数学等方方面面对贾湖遗址的价值、意义予以肯定。贾湖,这个默默无名的河南省舞阳县最偏僻的小村,一夜间举世皆知,热到烫手。

对于世界考古发现距今八九千年一个遗址出现多项文明而言,贾湖遗址中出土的十大世界之最:最早的七音乐器、最早的“酒”、最早的文字雏形、最早的宗教起源、最早的鼎、最早的纺织技艺、最早的稻米种植、最早的渔业养殖、最早的家畜驯化、最早的装饰技艺。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豆从一开始就被世界公认为起源于中国。通过植物考古,在中国很多遗址都出土了大豆遗存,目前可以认定最早栽培大豆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距今8000年。但贾湖遗址出土大豆的尺寸和形态特征介于野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反映出当时大豆仍处在被驯化的过程之中。也就是贾湖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驯化大豆的人类。

贾湖遗址于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淮陶稻粟文明B山东滕州北辛遗址

北辛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市官桥镇东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积约5万平方米,测定遗址距今8400年∽7300年前,是中国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于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风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

北辛遗址在1964年山东省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1978年冬至1979年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583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

在1978年秋至1979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与滕州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角器。北辛文化反映了在定居的聚落中,人还可以进行狩猎、养殖等。

北辛遗址出土的陶器:陶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夹砂陶除少数掺和碎片外,绝大多数掺和的砂粒都较细。陶色以黄褐色为主,泥质以红陶为主。还有灰陶和灰黑陶,陶色一般较纯正。钵的陶土较细,有的在口部外侧有一周红色,其下为青灰色,即所谓“红顶钵"。

北辛文化遗址,即薛河流域部落,是中华大地上人类生活的最早的地域之一。

一是从出土的石铲、石斧、磨盘、磨棒、鹿角锄、蚌镰和窖藏的粟谷来看,当时的农业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原始农业初具规模,农业生产已是他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定居生活得以巩固的重要保障。

二是通过出土的家猪型动物骨架和鸡狗等遗骸来看,当时的家畜驯化已经开始,畜牧养殖业已近雏形。

三是从出土的陶网坠、鱼镖来看,当时的捕鱼技术已相当高超。

四是从出土的骨针、石纺轮来看,当时开始用野生纤维和动物绒毛进行纺线和编织,北辛先民从身披兽皮过渡到穿衣的文明阶段。

五是从出土的骨器、牙器、蚌器来看,当时的生产工具中截、削、劈、刮等器物已初步成形,手工业已较为发达。

六是从出土的盖鼎、红顶钵、指甲印纹钵、红陶壶来看,当时的制陶技术已比较先进,这些器物不仅讲究生活的实用性,而且还讲究审美的艺术性,特别是红顶钵,据考古学家说,为东方的彩陶找到了渊源。

七是从出土的1件陶器的底部发现了一对酷似鸟足的刻画符号,被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

八是从出土的居住区的柱础来看,当时的房屋结构已较为合理。从北辛遗址地层堆积上来看,北辛先民在这里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活了一千多年,他们之所以选择这块山前平原、三面临河、土地肥沃的地方定居,说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北辛文化所承载的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进一步开发研究,让传统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北辛遗址的堆积层厚达1.5米以上,反映了当时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他们以石铲、鹿角锄等工具翻松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制陶处在较原始阶段,器类较简单,手制痕迹比较明显,但却发现了使用单彩的“红顶碗”,为其后东方原始文化中出现的彩陶追溯到了渊源。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

北辛文化的农业特征,一是粟粒碳化颗粒的发现,二是大量磨制生产工具的出土。在一些窖穴的底部,发现了粟类作物的颗粒,这些碳化了的粟颗粒,是中国北方发现较早的农作物之一,这说明了农业生产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定居生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粟,俗称粟谷、谷子,脱皮称小米。小米粟是耐旱作物,从地理环境、土质和气候方面观察,北辛文化所处的地带是非常有利于古代人类的居住和古老的农业生产的。因为这一地区的降水量集中于夏季,不及南方年降水量平均,所以,北辛文化的居民很自然的选择具有耐旱早熟之特点的粟作为主要农作物。它的发现不仅证实了中国有发达的原始农业,同时还证实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淮陶稻黍文明C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

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地处重岗山北麓,西临赵庄水库,东距宁徐公路约2公里。为丘陵墩形遗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表为黄灰土,并杂以红烧土块,遗物分布普遍。遗址东部因村采沙,暴露了长约100余米的文化层,其厚度约1.5米左右。

以下多是黄色自然土层和沙石层。从断面上看,遗物的残片亦较多。剖面采集陶片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可辩器形有鼎、豆、钵、罐、带纹饰陶支架等。该遗址还曾经出土过石斧,红砂陶杵,陶坠等。在遗址的剖面还发现了壕沟,壕沟深约4米,堆集早期遗物。碳测确认该遗址距今8300年左右。

顺山集遗址的发现,对青莲岗文化的研究及苏北地区早期人类聚落遗址的分布,尤其是壕沟的发现,对新石器时期人类居住环境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顺山集遗址以极具代表性的特征,列入“201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作为古人类的生活。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赵庄东侧的顺山集遗址,是整个淮河下游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出土的稻谷标本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以碳-14检测确认,距今8300年∽8100年前。

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江苏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500米处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遗址总面积17.5万平方米,经过测年,确认其为一处距今8000年前后的史前环壕聚落。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留根介绍,几次发掘共清理墓葬92座,灰坑26座,房址5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400多件。顺山集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史前聚落考古和考古文化的空白。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淮陶稻黍文明D安徽蚌埠双墩遗址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证据。

双墩遗址是一个台地遗址,遗址保存范围为南北长180米左右,东西宽140米左右,约25200平方米。双墩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

双墩遗址的中心区约10000平方米。双墩遗址的出土遗物,均集中在遗址东南部的一个较大的凹沟中,这条凹沟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东西宽40多米,深度在2.5米以上。文化层为斜坡状堆积,每个地层形成的时间似较短较快,层与层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

单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典型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支架、碗、钵、甑、器座、纺轮及网坠等,以四錾平底罐形釜和钵形釜、矮圈足或假圈足饼底碗、矮喇叭座豆、鸟首或牛鼻形耳系罐、底腹均有箅孔的甑及祖形支架构成器物组合。三次发掘共发现600余件。在陶碗的外圈足内,有较多的刻划符号,以单线、双线和多重线分别刻有鱼形、猪形、鹿形、蚕形、叶脉形、花瓣形、三角形、方框形、“十”字形、网形、圆圈形、建筑形等数十种。可分为象形和几何形两大类,并以时代早、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构成了双墩遗存的重要内容。

双墩遗址与其他同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文化。与双墩遗址具有相同文化面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淮河流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双墩遗址则是这一新的考古学文化代表。

以双墩遗址为代表的同类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同时这类文化遗存以双墩遗址最为典型,具有淮河流域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兼蓄南北方早中期原始文化的一些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和地域分布,具备了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要素,确定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双墩文化。

双墩遗址共有5个碳14检测数据和植硅体形态分析数据,年代跨度在距今8000年∽5500年,被学界称为“双墩文化”。

双墩遗址出土遗物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器物的类别、器形与组合,遗址中出土的陶塑纹面人头像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雕塑作品,不仅历史研究价值高,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双墩陶塑人头像,其精美的制作,面部神秘的纹饰符号,非常罕有。双墩陶塑人头像面部鼻翼两侧呈八字开分布,每行五个戳点的纹饰符号,应与早期先民数字崇拜有关,后来的五行观念,亦应溯源于此。另一组额头上的双圈纹符号,应当视作太阳纹符号,与早期太阳崇拜有关。

遗物主要出自文化层中,有大量的陶片、残陶器和一定数量的残损石器、角器、骨器、蚌器以及丰富的螺蚌壳和动物骨骼等,这是双墩先民长时间沿沟边倾倒废弃物的结果。双墩遗址的发现证实了淮河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双墩遗址出土的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是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现的年代很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同类考古资料,对早期汉字的发现与研究具有价值。刻画符号分别刻画在陶碗、陶钵和喇叭形高圈足内侧。其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记事记数、天文历法、地理位置等内容,反映了原始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各方面的特色。双墩刻画符号己实际具有了记事记数的文字功能,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双墩遗址的刻画符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明显特征。这类刻画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表明它是一定地域范围氏族群落之间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17年和2018年,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进行考右发掘和科学研究,科技考古团队发现,淮河中游地区7000年前南方水稻、北方旱黍共存现象,这也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考古学权威期刊《考古科学杂志》。

中国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进行两年考古发掘的时机,通过现场取样,采集了该遗址多个地层的沉积样品,进行植硅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7300∽6800年之间,旱黍与水稻已同时出现于该遗址,且水稻在其农作物组成中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黍的比重相对较低。

植硅体形态分析发现的炭化水稻,显示距今8000年∽5500年之间,双墩遗址的水稻是处于驯化阶段的原始粳型栽培稻,其驯化水平明显高于邻近的江苏顺山集遗址发现的距今8500年到7500年之间的水稻所处驯化水平。这一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也是大陆水稻演化的重要区域,其早期水稻可能具有独立的驯化过程,该项结果为水稻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淮河流域是中国东部南北不同气候环境、农业类型与文化传统的过渡地带,其史前农业结构演化与农业经济形成过程是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研究者的重点关注。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淮陶稻黍文明E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是8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存,对大陆的史前文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故名“裴李岗遗址”。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1977年首先发现于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大约出现于前5500~前4900年之间。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地带,以裴李岗出土文化为代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

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有一定布局,居住建筑集中在遗址中部。窑穴主要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房基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墓葬集中于公共墓地,墓穴排列有序,多单人葬。磨制石器多于打制石器,最有代表性的器型是带足磨盘、带齿石镰和双弧刃石铲。农业占有主要地位,作物是粟。饲养业也已出现,有家猪、家狗、家鸡甚至家牛。狩猎仍是重要生产活动,以木制弓和骨制箭为狩猎工具。制陶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陶器有红褐色砂质和泥质两种,多碗、钵、鼎、壶等日用器具,陶壁厚薄不匀。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等作物,以磨制带锯齿石镰、石锄、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等作为农具。制陶业比较原始,采用手制;三足钵、月牙形双耳壶、三足壶和鼎等陶器在造型上别具风格。住房是方形与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有储藏东西的圆形窖穴。人死后埋入氏族公共墓地,皆长方形土坑墓,多有陶器与石器作随葬品。

裴李岗文化与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他类型一样存有细石残余,表明它与以河南灵井和陕西沙苑为代表的中石器遗存有着渊源关系。从建筑遗存、埋葬习俗、农业生产,特别是陶器形制、纹饰等方面考察,它与后来的仰韶文化关系更为密切,一般认为,仰韶文化中后冈类型是对裴李岗文化及磁山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裴李岗文化与陕西老官台、李家村和河北磁山诸文化一起是仰韶文化的前身,故被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时期文化。该文化与磁山文化关系密切。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缺项。

裴李岗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较早遗存,裴李岗文化自七十年代首先在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村发现以来,便使人们认识到了仰韶文化之前的中国远古文化的独特面貌。分布于河南一带的这种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的早期文化,居然还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在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种植黍、龟骨上的契刻符号等一系列前所未见的内容,使学术界不得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水平作出重新的评估。

裴李岗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 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大陆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

目前发掘出墓葬114座、陶窑1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种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

遗址东半部为村落遗址,文化层厚1至2米,内含遗物极少。西半部为氏族墓地。墓坑呈长方形,边缘不整齐。随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制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两端有刃的条型石铲等。陶器均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钵、筒形罐等。出土的木炭标本经测定,距今约8000年,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长江陶稻文明A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桥头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西边,是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台地,测定年代距今9000年∽8000年前。自2012年发掘以来,出土了很多上山文化(距今11000年∽8500年)中晚期彩陶,数量和完整度都令考古界关注。

桥头聚落遗址,经历了漫长岁月,但其中纵横相接的环壕依旧清晰可见。

这里发现了上山文化的首个墓葬。桥头遗址目前一共发现了两具人骨,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具是一个怀抱一只红衣陶罐、身高1.73米的三四十岁男人,另一具埋藏较浅,已有所破坏。抱红陶罐的男子,可能是部落首领,起码是个生前爱饮酒的“酒鬼",因为陶罐里有米酒的残留物。

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7件陶瓶,精美似宋代装酒梅瓶。研究团队分析了从罐子内部表面提取的淀粉、硅植石(植物化石)、真菌等微化石残留物,以及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残留物,稻壳和其它植物的硅植石也存在于残渣中,这些残留物与酒发酵的残留物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陶瓶是用来装酒的,里面的酒是由大米、薏米和不能确定的块茎制成的发酵饮料。它很可能是一种轻微发酵而颜色浑浊的甜酒,或称为稠酒、黄酒、米酒,专家称其为"啤酒”。

后来送到了斯坦福大学去做检测研究,专家认为:陶瓶里的残留物中加热产生的糊化淀粉,与低温发酵的损伤特征相符,低温发酵是酿酒的基本原理。证明9000年前的桥头人,与同时期的贾湖人一样,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古言“无酒不成礼义”,酒是宗教祭祀和人际交往的必备品。

上述研究结论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该研究的作者是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助理教授王佳静、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和孙瀚龙博士。

桥头遗址自2012年发掘以来,出土了成千上百的上山文化中晚期彩陶,数量和完整度都令考古界震惊。碗、盆、瓶、罐,应有尽有,比如盲耳壶、大口盆、平底盘、圈足盘等。这些彩陶,陶衣鲜亮,以红衣为主,也有乳白衣,在目前发掘的上山文化遗址中,数量明显居于首位。

这些陶器的制作技术如此高超。像红胎白衣陶器,在全国同时代考古发掘中罕见。

彩陶上一些奇怪的乳白色凸起,有些三个一组,有些六个一组,形状有三条杠,或者三个点,可能代表了某种含义,或许是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阴阳的概念。

古人的神坛,称为央台之丘,桥头遗址中央的台地,可能是古人从事宗教活动的神坛。

桥头遗址目前发现3个太阳纹饰。其中一个太阳纹,图案中间划出一道线,表示冉冉升起的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常见的自然物象,画到日用的普通陶器上,象征追求蓬勃向上光明灿烂的生活理想境界,是精神文明进步的高尚意识表现。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长江陶稻文明B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

入选“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山。井头山遗址是中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碳十四实验室等多家实验室测定,井头山遗址的年代在距今8300年∽7800年前。

目前,井头山遗址一期发掘告一段落。遗址总面积2万平方米,发掘出土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处理坑、滩涂区木构围栏,生活器具加工区等聚落遗迹,以及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400多件生产生活用的器物。

遗址出土陶片数万片,初步整理后已修复成30多件陶器,器形有釜、敞口盆、圈足盘、碗、小杯、深腹罐、釜支脚、陶拍等。石器有斧、锛、锤、凿、镞、砺石、磨盘、圆盘状垫饼(砧)等30多件。遗址还出土木器100多件,器形有桨、器柄、带销钉木器、矛形器、点种棒、双尖头木棍、单尖头木棍、杵、碗、扁担形木器等,其中数量最多、加工最特殊的是挖凿有规整椭圆形卯孔的“刀”形器柄。

井头山遗址发掘出土骨器100多件,器形有镞、鹿角锥、镖、凿、针、匙、珠、笄、哨等。另有用大型牡蛎壳加工磨制的贝器(耜、铲、刀、勺等)60多件,在浙江考古史上是首次出土。

遗址发现的自然遗存以动植物遗存为主,还有大量胶结着牡蛎壳的小块礁石。动物遗存中最多的是当时先民食用后丢弃的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主要种类有泥蚶、海螺、牡蛎、缢蛏、文蛤5大类,其次是各类渔猎动物骨骸,以鹿科动物骨头为主,也有一些猪、狗、圣水牛、水獭等动物的骨头,以及海鱼的脊椎骨、牙齿、耳石等。有人戏称,早在8000年前,先民们就开始享用“海鲜大餐”了。

此外,大量编织物也为复原先民生活提供了难得一见的依据,这些遗存包括用芦苇、竹子等制作的编织物,器形有席子、篮子、筐子、背篓、鱼罩、扇子等,还有一团似渔网残块。这是以前很少见到的,是很难得的重要发现。

植物遗存中,最多的是木棍、木条等,以及储藏坑中的橡子、麻栎果、桃核、果壳、松果、灵芝块、少量炭化米粒、水稻小穗轴等,还有漆树、黄连木、猕猴桃等植物的种子;另有一些用于制作编织物、绳子的原料,如芦苇秆、麻类纤维等植物遗存,在陶釜支脚的胎土里还可分辨较多的稻谷壳碎片印痕。

井头山遗址,是个百业兴旺的氏族部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海洋捕捞、农耕种植相结合的文明源地。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长江陶稻文明C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

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氏族部落遗址,碳检测年距今约8200年∽7800年前。

聚落呈长方形,四周有壕沟、堆筑的土围和天然河道为护围,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考古发现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二次葬为主的墓葬。

出土遗物中石器大多数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区别不大。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

发现了世界上早期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长江陶稻文明D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

位于湖南澧县梦溪镇五福村的八十垱遗址,碳检测年距今8000-7000年。在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稻谷和稻米,其形态保存完好,称“八十垱古稻”。

遗址可分早、中、晚3期,早期范围超过3万平方米,晚期约200平方米。中期不足3万平方米,却是遗址最兴旺时期,突出标志是聚落环壕与围墙的开挖和堆筑,这样即形成日常活动圈,南北长约300米,东西最宽处160米。壕沟上宽约4米,下宽及深约2米,围墙底宽约5米,顶宽约2米,高1~2米。估计与防护、排水有关。墙内建筑遗址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和台基式,内有灶坑。十八垱聚落被誉为“中国第一城”,也是世界最早的城镇。

墓葬有100余座。有方形、长方形、圆筒形等,随葬品以陶器为主。

该遗址对研究新石器早期聚落形态,水稻栽培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还有数十种植物种子、动物和家畜骨骸及各种骨、竹、木器,编织物和稻谷、稻米。植物经鉴定为菟丝子属、莎草属、藜属、栎属、悬勾子、紫草属、谷草属等,表明遗址当时靠近水面,气候温和。另有大量菱角、芡实、莲子等。动物骨骸有鹿、麂、牛、猪、鸡、鱼等。木器有耒、铲、锥、杵、钻、木、竹牌等。

稻谷、稻米收集近1.5万枚,超过国内收集总量,保存状况良好。定名为“八十垱古稻”,深入研究可揭示栽培稻起源及为其演示过程树立标尺。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长江陶稻文明E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镇湘湖村湘湖旅游开发区内,离萧山城区约4公里,西南约3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交汇处。跨湖桥遗址是由古湘湖的上、下湘湖泉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跨湖桥遗址位于跨湖桥西南约700米的湘湖地带。遗址共测定碳十四年代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29个,均分布在距今约8000~7000年间。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掘以来,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其中2002年发掘出土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经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独木舟采用火焦法制作,出土时在其周围发现桩架结构、木桨、石锛、编织物等大量相关遗迹和遗物,对研究大陆造船史、交通史以及世界造船史,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桥独木舟,采取原址保护的方式,安卧在湘湖水底下6.5米的遗址厅内。

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是从山地、洞穴向河谷、平原发展。从实际的考古发现看,浙江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 代文化分布于浙中山区,跨湖桥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期一支。跨湖桥文明的诞生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全新世偏早期曾发生过一次间歇性的降温事件,东亚低纬度地区呈现一种干旱的气候状态,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被迫向水源更为充沛的下游转移。古跨湖桥人沿江而下,带着已经萌芽的农业文化传统,来到更适宜人类生存的河口地带,在距今8000年~7000年之际,迅速繁荣发展起来,创造出一支具有地域特色的史前文明。

跨湖桥人在古湘湖之滨生活了近千年之久。农业、采集、渔猎支撑着他们的基本生活。他们制作骨器、木 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木作技术也已经十分发达,榫卯技术已经出现,值得称道的是,跨湖桥人自然知识十分丰富,跨湖桥人懂得了用生漆涂饰木器、用动物或植物的胶汁粘补陶器,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已经出现拜火崇日的宗教观念。

农业起源是人类从攫取型经济向生产型经济转变的历史性事件,被称为“伟大的农业革命”,说明农业起源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同时,人类的生存形态已经开始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狩猎采集向食物生产过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动植物驯化。跨湖桥遗址的稻作遗存分布范围较广,50%以上的稻谷明显不同于普通野生稻,是人类驯化后的栽培稻。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家猪也是一个 重要的环节。

跨湖桥遗址陶罐和中药残渣的发现,证明了古代先民在8000多年前就开始熬制中药,不仅反映古代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而且也体现了大陆中医和中药的悠久历史。史话距今五千年左右,“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发明五谷和医药”,跨湖桥人种植水稻、熬制中药早于伏羲、神农三千年。故此,这个陶药罐子绝对是一个证明中国中医药起源的好宝贝。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北方陶黍文明A内蒙古化德裕民村遗址

在距离北京约350公里、地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北的化德县,一座新石器时代早期、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古村落遗址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这就是化德县裕民村遗址,它被确认为内蒙古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化德县裕民村遗址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乡裕民村东北1.25公里处,遗址三面山丘环绕,北南向缓坡,呈簸箕形状,海拔1460米。是2010年,当地考古部门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该遗址。201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和化德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历时三年,发掘总面积3750平方米,如今,整个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

裕民遗址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种文化遗存,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发现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北方草原发现这么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比较罕见的。经过北京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碳十四测定,该遗址出土的人骨距今8400年左右,出土的兽骨距今8200—7800年,由美国Beta放射性实验室碳十四测定,该房址出土的碳化粟黍粒,经树轮校正年龄,为距今8400年左右,标志着这里是内蒙古乃至世界最早种植粟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裕民共出土房址14座、灰沟1条、墓葬1座。房屋依地势坡状分布,大小不一,房屋直径280—400厘米,为圆形二层台半地穴式,房址中部有圆形地面灶,灶面的烧灰土堆积较高,部分灶面上放置有石块,有两座房址发现有门道,门道为长条状斜坡式。出土的5000余件器物中大部分为石器,有较少量的陶器、骨器。石器主要为半圆形石铲、矛形器、三角状石锥等打制石器和少量的磨盘、磨棒、磨石、石斧等磨制石器;陶器出土多为较小的陶片,主要为夹砂黄褐陶,质地疏松、器类简单;骨器出土有骨铲、骨锥、骨刀、骨镰等。

裕民聚落遗址房屋存在双层立柱的保护或有保暖的功能。在部分房址内有多处用火的痕迹,灶上的灰烬土堆积较高,未发现灰坑,则表明当时的生活资料还不丰富。从出土的大量兽骨和生产工具以及器形简单、陶质疏松、陶胎厚、火候低的陶器来看,该遗址的人群具有原始性,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同时,在植物浮选样品分析中,还发现了小米(粟黍)和蒿类籽等。在部分房址内大量集中出土动物骨骼,经鉴定有蚌、雉、鸟、狗、狼等。

裕民村遗址文化,区别已知的其它考古学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一类遗存分布于阴山以北的草原地区,填补了这一地区的考古学空白,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以及生业类型、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北方陶黍文明B内蒙古镶黄旗乃仁陶勒盖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年在内蒙古镶黄旗草原上发现一处距今8400年—76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这一被命名为乃仁陶勒盖遗址的大型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内发现房址270余座,房址内有二层台、柱洞、火灶。房址出土遗物有动物骨骼、陶片、骨器及大量石器。

乃仁陶勒盖遗址是内蒙古发现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居住遗址。它的发现为研究东北亚地区史前文化类型、中国北方生态交错地带的原始生产生活形态提供更多线索。

从裕民、乃仁陶勒盖等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生产工具和陶器残留物来看,以打制细石器为主的石器组合可能大致包含了狩猎、采集、原始耕作、石、骨、木材工具的制作、食物处理等多方面的功能;动植物遗存显示,裕民文化人群捕获的对象包括鹿、马、牛、羊、驴等野生群居动物,兔、鸟等小型动物和鱼蚌类水生资源,还广泛采集禾本科、藜科的草籽,山杏等野果;片状器(类似食用器皿)的残留物分析显示了块茎类资源的利用;浮选的少量粟黍和使用强度较高的石铲石锄工具则共同指向原始的粟黍旱作农业种植。因此,推测裕民和乃仁陶盖文化的先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生计模式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食物资源。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北方陶黍文明C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

兴隆洼遗址。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镇(原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聚落遗址,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兴隆洼遗址聚落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围环绕椭园型壕沟,是较完整的原始村落。兴隆洼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玉器等,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1996年11月20日,兴隆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洼遗址是目前国内第一个揭露出围沟、房址、窑穴、墓葬等全部居住遗迹的史前中华始祖聚落,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距今8200年左右,以农业为主,兼营采集和狩猎,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当时能有这样气势恢宏、整齐划一的村落,表明中华民族文明史还要从8000年前向更远的年代延伸。

2002年兴隆洼遗址出土了1500多粒炭化粟黍。由于西方早期考古学的绝对年代虚高,导致粟黍的起源的历史被颠倒了。在世界范围内,欧洲、西亚其实也有粟黍,粟黍曾被西方认为最早是在7000年前的西亚地区起源的。

但在2003年,中国考古在内蒙古赤峰发掘的兴隆洼遗址,发现了距今7600年的粟黍。

到底哪儿是粟黍的原产地呢?中国和西亚、欧洲的粟黍究竟是两个不同中心,具有各自的起源,还是只有一个起源地?这个问题只靠我们考古学家是解决不了的。

于是,中外顶级的植物考古专家合作,用科学的办法对中国和西亚、欧洲的小米进行多种分析手段研究。首先,科学“测年”成了解决问题的基础……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国的高精度测年仪器对兴隆洼遗址中浮选出来的炭化粟黍进行测年,结果都是距今7600多年。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这批粟黍之前,学术界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粟黍是西亚出土的,有7000年的历史,欧洲出土的粟黍有5000年历史。但是,国际专家合作最新的高精度测年研究表明,这两个地区的粟黍都没有早于“4500岁”。比中国发现早期的粟黍晚3100多年。

国际专家合作基因研究的结果表明:“世界上所有的粟黍都是来自于同一个起源地,这个起源地就是中国的北方地区。”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北方陶黍文明D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镇磁山二街,台地中部为邯峯铁路南北穿过,铁路西为磁山遗址主要区域。遗址上现大部分为磁山二街耕地,遗址西南部被小型铁厂占用。铁路东现为磁山文化博物馆及南洺河铁矿;遗址西为断崖,西南部为磁山二街铁厂工业区;遗址南部为南洺河河床;遗址北断崖下紧依武(武安-磁山)磁公路。

磁山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文化之一,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测定,磁山文化遗存的年代为距今7355±105年。遗址东西长412米,南北宽380米,位于磁山镇磁山二街东南,呈不规则长方形,遗址面积130000多平方米。

据磁山遗址地层发掘资料证明:磁山原始居民大约在8000年前定居南洺河北岸,并开始辛勤耕耘;其后仰韶至龙山时代,人们主要居住在遗址对岸及其周围一带,而磁山遗址却长时期不再有人居住;夏代后期商代早期阶段,大约距今3700年左右,磁山居民的主要活动基本分布在遗址北侧;商代至宋金时期,遗址南部一直存在生活遗迹,宋金以后至今为耕地。

磁山遗址经过三次考古发掘,遗存类型主要分为建筑遗迹(包含房址、灰坑、窖穴);生活及生产工具(包含骨、蚌、石、陶器等);生产资料(包含农作物粟黍种子及家禽家畜遗骸)。

磁山古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

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2021年10月,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

西北陶黍文明E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

甘肃属于黄河流域,因其在西北,故列入北方区域。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座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总面积270万平方米。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000年—4800年前的史前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较早的遗址。2006年发掘发掘研究显示,大地湾遗址的人类活动历史由8000年前推前至6万年前。该遗址出土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掘房址241座。该遗址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陇右与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编年和文化序列,都具 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大地湾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据碳-14年代测定时代约为7800年—4800年,上下跨越三千年左右。大地湾遗存一期文化即前仰韶文化或大地湾文化,约为7800—7300年前。大地湾遗存二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早期,约为6500—5900年前。大地湾遗址三期文化即仰韶文化中期,约为5900—5600年前。大地湾遗址四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晚期,约为5500—4900年前。大地湾遗址五期文化即常山下层文化,约为4900—4800年前。

大地湾遗址自1978年首次发掘开始,出土了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掘房址241座,是深穴窝棚式建筑,灶址104个、灰坑和窑穴321个、窑址35个、墓葬70座、壕沟9条。

大地湾遗址总面积270万平方米,是年代较早,规模较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布局规整,平衡对称,由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门前附属物构成,总面积420平方米,并在墙壁、门、灶台的设计布局上还增加了防火保护层。

在大地湾一期灰坑中,采集到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是中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之一。出土的形式较为固定的石铲、石刀、磨石、磨盘等农业生产、加工工具,表明当时原始农业生产的一整套生产加工技术业已形成。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的发祥地之一。

大地湾遗址的研究显示,古人依次经历了原始狩猎采集、发达狩猎采集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原始农业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农业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对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地湾遗址的彩陶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重要学术价值,陶器上发现的刻划符号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黄镇山:中国陶稻黍文明八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