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追思,为了更好地前行

追思,为了更好地前行

文|追思,为了更好地前行

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

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

岁月就这样,

带我们又来到了一年清明。

清明有三候:

一候桐始华。

大地复苏,白桐花开,清芬怡人。

二候田鼠化为鴽。

万物向阳而生,

喜阴的田鼠回到洞中。

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雨水较多,

故而彩虹出现。

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

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自古以来,

“清明”便是追忆亲人、

缅怀故人和寄托哀思的日子,

每年的清明节,

都像是一次重温生命意义的时刻。

追思,为了更好地前行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南宋)

放歌踏行,追逐春天,

这是个轻盈的日子;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这又是个悲怆的日子。

很少有一个节日,

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

既追思如歌的岁月,

记录成长的足迹,

又给了相思最郑重的仪式感。

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

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

知否。知否。且尽一杯春酒。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吴潜(南宋)

看尽柳条青青,又是一年清明。

我们在此时追思故人,

心中更多了一分伤感、一分惋惜。

有些美好,终究要随时间离去,

正因此,我们才倍加珍惜当下,

珍惜陪伴在身边的所爱,

珍惜奋斗的青春光景。

追思,为了更好地前行

清明时节,

折柳、戴柳、插柳等习俗,

寄托了相思;

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蕴藏着生机。

人们祭奠过去,

也催护新生。

墓园春草绿,悠悠哀思长。

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革命先烈。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岁月,

正是千千万万的英烈

甘于奉献牺牲,

才有了国家的富强,

才有了你我的“岁月静好”。

无论你身在何处,

请为逝者致哀,请向英雄致敬!

不忘本来,才有未来。

每一次祭奠都是灵魂的洗礼,

每一次回望都在积蓄前行的力量。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最好的怀念便是努力。

因为——惟有追思,

我们才能凝聚力量、不惧风雨,

才能更好地前行!

追思,为了更好地前行

倡议——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清明节到来,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进一步加大。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我们在此倡导文明、绿色祭扫新风尚,提倡采取网络祭扫、鲜花祭祀、植树缅怀、踏青遥祭等方式祭奠亲人,减少感染风险。

来源:中国水运网

责编:缪世雄

审核: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