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宝摔倒扶不扶?”你的态度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对于刚学走路甚至是刚会走会跑的宝宝来说,摔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被东西绊倒、被自己的腿绊倒......

有些家长很怕宝宝摔倒,在宝宝摔倒后会很紧张的跑过去扶起宝宝。

有些家长则相反,觉得宝宝摔倒后扶起来,可能会导致宝宝的依赖性增强。

因此,当宝宝摔倒后,无论宝宝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不会把宝宝扶起来。

其实,宝宝摔倒后家长的应对方法,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宝宝的性格。

宝宝摔倒扶or不扶

“宝宝摔倒扶不扶?”你的态度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扶宝宝:抗挫能力差、玻璃心

小宝宝生活经验不足,摔倒后不能判断情况的严重程度,通常有 1秒钟的空白时间,在等家长的反应。

如果家长立马惊呼、扶起,宝宝就会认为:我真的摔得很严重!好可怕!这个东西太可恶了,把我摔疼了!

于是宝宝就开始大哭或者不停的发脾气,以此得到家长更多的关爱与抚慰。

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养成,宝宝日后遭遇挫折时就会大发脾气,责怪他人或物品,不能从经验中总结教训、评估风险。

于此同时,家长紧张的情绪或责备的语气会令宝宝过度谨慎,不敢做有受伤风险的运动,阻碍身体平衡和躲闪能力的发展,削弱遇事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不扶宝宝:粘人、自私、冷漠

很多家长为了让宝宝更独立、更勇敢。但如果宝宝请求帮助,家长依旧坚决不扶,也不允许别人扶,必须宝宝自己站起来。

这样做,宝宝会感到和家长的情感联结就断开了,他们会这样想:我怎么样爸爸妈妈都不会帮我?

长此以往,宝宝进入非常不安全的状态。宝宝会想办法「重新建立联结」,变得粘人。

或者形成过度好强、冷漠的性格——拒绝别人帮助,也不主动帮助别人。

这样看下来,似乎扶也不对,不扶也不对。宝宝摔倒后,到底该怎么做呢?

宝宝摔倒后,家长怎么做才对?

“宝宝摔倒扶不扶?”你的态度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

当宝宝摔倒,宝宝没有哭,觉得宝宝摔的不严重,家长就不要急着走过去,而是观察情况。

如果宝宝并无大碍,家长可以装作若无其事,并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

以后再遇到此类似情况,宝宝就会选择自己慢慢爬起来了。从而培养了宝宝坚强的意志力。

给宝宝哭的机会

宝宝因为摔倒疼痛而哭起来,家长也不要心慌,应及时看看宝宝有没有受伤,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如果宝宝受伤,应马上送宝宝包扎治疗。如果并无大碍,可让宝宝趴在我们的怀里哭,轻轻拍安慰一下。

因为家长的怀抱永远是宝宝的心灵港湾,能使宝宝很快获得抚慰。

不要责骂宝宝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摔倒哭泣,不但不允许宝宝哭,还责骂,打击他,压抑他……

这样很容易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还会使宝宝变成一个懦弱胆小的人。

当宝宝哭泣时,是他们的天性流露,不要嘲笑,不要批评,要给予宝宝安慰与鼓励,让宝宝学会坚强并释放心中的压力。

帮助宝宝总结经验

宝宝摔倒了,我们要引导宝宝去学会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

如果宝宝因为碰到石头而摔倒,家长就要告诉他看到大石头要绕过去就不会摔倒了。

这样宝宝就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走路姿势和方法,慢慢就会减少摔倒的情况发生了。

以后也会培养宝宝自信勇敢的性格,敢于面对困难和思考问题,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

摔跤就不是谁的错,而是成长的过程。宝宝需要的也不是替罪羊,而是学会怎么做更安全。

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促进宝宝运动、情绪管理、风险评估等能力发展,也能帮助宝宝养成勇敢、独立的性格。

来源:丽家宝贝

声明:转载仅作分享,向原作者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