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惠安风俗:岁时风俗之清明节

作者:泉南文化

本文转发自 惠安文献馆

文/陈桂柄

清明为24个节气之一,既是时序标志,又是传统节日,时间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或前后一天)。关于清明的最早文字记载出于《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的名称,与其时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清洁而明净”有关。至近世,就全国而言,寒食、清明和上巳的节俗已大致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上坟祭祖为主兼及踏青春游的节日,并以清明节的名义传承。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代(或曰先秦已有),但早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大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如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载:每年清明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寒食这个节日也就渐次被人们所遗忘了。

在明代刘恫、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对清明扫墓之俗,即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培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现代泉州人的扫墓过程,与刘、于二氏的记载基本相同。

泉州俗语:“清明不回家无墓(或曰无祖)。”外出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旅居海外侨胞,在家乡的清明及七月半和年兜(除夕)这三个节日到来之前,都会汇钱回家,以资备办节日所需开支。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备办丰盛的五味筵碗,以孝敬厅中的祖先神位及厝主、地基主等。祭祀时要焚香点烛,烧金纸,放鞭炮,礼毕即撤去菜肴,合家共进午餐。是餐的主要食谱为“润饼菜”,要把各种菜肴一起倒入锅中拌和加热,然后摊开薄饼皮,撒上酥油的海苔末和花生末垫底,放上菜肴,卷起来醮甜酱或辣酱,有的是再经油炸过才吃。

惠安风俗:岁时风俗之清明节

润饼菜 图片:曾再生 鱼双双

闽南其它地方也有吃润饼的习俗,但不叫润饼而称“薄饼”,关于此俗的由来,,民间传说是这样讲的:以前有位文状元,姓蔡,名莫一,虽相貌不扬(挛一手,跛一足,眇眼,歪口),但天资聪敏,满腹文章,16岁中进士,19岁中状元,被命名为七省经历,三省巡按,故日常事务繁忙,连一日三餐都忘食了。蔡莫一的妻子十分贤慧,想出条妙计,将她丈夫挛的那一手,用索子悬近口角,给以卷好的薄饼,以便使他容易就食。据说这就是后世吃薄饼的来源,虽与节日无关,但由于十分可口,别有风味,即被人们作为应节食品,并用以祀祖。

泉州人清明节的应时食品是“清明馃”。节前制作,磨糯米、舂高粱、擂黍米为粉,调水揉成为馃皮,再以绿豆、碗豆、蕃薯干、炒麦香擂细和糖捏成馃馅,,做成半月形或半球形,下垫菜叶或竹叶、番石榴叶的“清明馃”。其中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叫“脚目馃”,其形状大小如小橡球,又像脚目,故名。制法是辗麦为粉,和冰糖调搅,有的还置些绿豆馅,制成丸状,入锅蒸熟后取食颇为适口。俗谓清明食此馃,可以增脚力。清明节吃“润饼菜”和“清明馃”,被认为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惠安风俗:岁时风俗之清明节

清明馃 图片:张惠玲

中午祀祖先,统称为“做节”。做节有祭私祖和祭公祖之分,祭私祖如前所述,在自家厅中进行,如是新亡之家,祭祀时更须放声大哭,令人不忍卒闻。如属大宗望族,还要在祠堂或家庙祭公祖,称“春祭”,由本宗族中的值年之家预备祭品,以齿为序,行“春蒸”之礼。是日,祠庙大门敝开,凡该姓族属子孙成丁娶妻者,均可进入祠庙享受筵席的一份。而家长乡老们,也趁这时讨论祠庙的重要事宜。

清明节前后10天为扫墓日期。如是清明节当天扫墓,则于中午吃完润饼菜后,一家人除老病及婴孩外,全都出动,荷锄头,携畚箕,随带清明馃、发糕、香烛纸钱、金纸鞭炮及毛笔、朱漆红颜料,往亲人的坟地进发,称“行山”或“踏青”。到达坟地后,先在坟墓环围察看一番,检查坟墓建筑物有否倒塌,坟树、山石是否受损。接着一家人人动手,大人先用锄头把坟地周围杂草锄净,并清理墓埕和水路(俗称“子孙路”),培土植树,如有塌坠,还要砌垒整理,墓碑和山界碑上的刻字要描红,然后摆上果合,焚香点烛。

惠安风俗:岁时风俗之清明节

清明祭祖 图片:沧阳

而小孩子则最喜欢在墓上及四周,用小石头压上有白、红、绿、蓝、黄等颜色的纸钱,称“献纸钱”,这些五颜六色的纸钱,远远望去,宛如春天里盛开的朵朵山花,使平时荒凉的坟山,突然平添一片生意。献完纸钱,儿孙辈即在墓前行跪拜礼,以尽孝道,并祈求亲人在天之灵,保庇家人今后平安如意。

在扫墓时,晋江深沪一带的妇人,还有奇特的哭墓习俗。深沪为一半岛,坟山均集中于海滨,各家妇女于祭献之后,便开声痛哭,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嘤嘤泣诉,表情真挚,催人泪下。其情景与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所描述的唐代寒食节哭祭烧纸钱之俗十分相似:“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献纸钱、跪拜及哭墓诸事既毕,即烧金纸和燃放鞭炮,扫墓至此结束,如属祖茔,参与扫墓的人还可以分到“丁包”,每年的“丁包”系由新添喜庆的人家供献。

俗例于清明节前后10天迁葬、修坟、检遗骸、换“皇金”(装骨的陶罐),随意动土百无忌讳。早年外出的华侨,如是客死他乡,会交代子孙后代,把其尸骨或骨灰安葬在故乡的土地上,希望魂归故里,由此便衍生了寄墓土、寄骨灰及引水魂等侨乡特殊民俗。

南安石井一带的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的上巳节(俗称“三月节”)。相传是因郑成功(石井人)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置于“明”字之上。安溪人过清明节,各家门旁皆插大麦穗和榕叶枝,取长青丰足之意。但据旧方志记载,古时的风俗是“插柳于门”。清明节插柳戴柳之俗,北方较为普遍,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祖师——神农氏,后来发展成为纪年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农人以插柳之日的气候占水旱,如下雨主水。其寓意与插大麦穗和榕叶枝相近。

清明节期间,除了祭扫踏青之外,还有植树造林和放风筝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出现了缅怀先烈,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的新风气。

来源丨陈桂炳著《泉州民间风俗》2001年1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