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作者:苏素红木明式家具

什么是,托泥?

托泥,是指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

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着地,另有横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称为“托泥”。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有的托泥之下还有小足,真正着地的是小足而不一定是木框。

此部件多见于条案、几类、清式椅凳等传统家具,以增稳重之感。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托泥分为两种类型

01

一种是框形

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梅花形及海棠形等,其形状与家具面要相协调。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框形托泥多用在有束腰家具上,有束腰家具多用抱肩榫,这种结构的牙板只起支撑的作用,而管束脚足的拉力却很弱。

所以单就这种结构来说是不完备的,为了弥补它的不足,在足下安装托泥,腿足顶端有桌面管束,足端有托泥管束,中间的牙板只起支撑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科学合理。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02

另一种是垫木形

又叫托子,是用一长条木方装在家具足下。

托泥:拆字理解为承托家具,以防止地上之泥土对家具腿子的侵蚀。

古时,人们所居房屋多为平房或者大的庭院,大多家具要置于屋中地面之上。

地面或铺有方砖或直接土面,尤其在南方,空气潮湿,雨水较多,地面湿气颇重,家具腿子很容易受潮变形或者坏损,不利于家具的长期使用。

若无托泥,腿子朽了,要换个腿子,其难度和花费不容小觑。

但,若托泥朽了,换个托泥还是比较容易的。

托泥的承载与保护家具的作用是家具使用中的重要需求。

另外,托泥还起到与主体家具融为一体,增强家具的视觉美感与平衡家具受力之作用。

王世襄老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有专门描述,腿足与托泥之间的结合的三种方式: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条案的腿足与直托子的结合

条案的腿足下端出两榫,托子两端凿榫眼,拍合之后,两根托子分承四足。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方形家具与方托泥的结合

方形结体的家具如杌凳、书桌、供桌等,下面的托泥是四根木材用格角榫攒边法造成的。

托泥的四角凿眼,容纳腿足底端的榫头。

榫头或由腿足出头连做,或另外栽榫,以连做者较为合理。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方托泥还有一种比较复杂的造法,那是将腿子底端的方形榫头切成上小下大的斗形式样,托泥在抹头上凿剔与斗形榫头相适应的榫眼,但一面开敞,榫头由此平移套装。

待托泥的大边与抹头拍合后,便将榫头关闭在榫眼之中。

这种结构除非将托泥拆散,否则无法将腿足从托泥中拔出来。

什么是古典家具的”托泥“,它有什么作用?

03

圆形家具与圆托泥的结合

圆形结体的家具如圆凳、香几等,下面的托泥是用嵌夹榫舌或用楔钉榫的造法,将弧形弯材攒接到一起的。

编辑丨苏素红木明式家具

资料来源丨互联网,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