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盛家实则有四个女儿,华兰年龄大些,嫁给了忠勤伯府的袁文绍

,另三个女儿如兰、墨兰、明兰年纪相仿,却性格各异。

如兰因是嫡母所生,自小跋扈,性格又像母亲王氏,遇事不过脑,只徒一时嘴快;

墨兰是林姨娘的女儿,因是庶出,性格也随了母亲的性子,事事要强,输了便哭哭啼啼装弱小;

明兰的母亲早亡,自小跟着盛老太太,虽容貌、才情皆在如兰、墨兰之上,又承蒙老太太调教,处事也是磊落大方,却行事低调,处处小心度日。

盛家三女陆续到了及

的年纪,

古代女子的婚姻大事,虽由父母作主,但婚姻大事,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要讲究个缘分。

从小在盛府长大的三个女儿,性格却各异,她们的婚姻观也完全不同,选择男人的眼光跟标准也各异。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01

明兰的通透

明兰是庶出,母亲卫小娘因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遭到墨兰母亲林姨娘的算计,难产过世。

幸得盛老太太养在身旁,教其女红及做人,人前处处透着小心,明兰皮肤白皙,美貌精致,而她也知道自己长得好看,怕遭记恨,一直梳着两个揪揪头,装小孩。

盛府的三个女儿墨兰、明兰、如兰跟着长柏、及郡王府的大帅哥元若一起求学,元若生得俊秀飘逸,如兰跟墨兰都心生仰慕,每日上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独明兰不在意。

说不在意,不过是明兰看得通透,像她这样的庶出,是不可能跟这样的人家结亲,不如早早避嫌,省却了被人笑话,还竹篮打水一场空。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明兰也知道元若喜欢她,可是又能怎样?正如明兰酸苦的对齐衡说:

算我求求你,人前人后莫要提起我半句,但有半丝闲话,别说郡主,便是六王爷,我家哪个又是惹得起?

人们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可能的事情,我便不去惦记。

在明兰眼里,贺弘文这样的经济适用男,才是她夫婿的最佳人选,因婆婆长年生病,没有什么婆媳关系的烦恼,贺弘文生性善良,又有一技傍身,早早分了家,经济条件又非常好,嫁过去就是当家主母。

这是庶出女儿最好的归宿了,当然后来的明兰被顾廷烨算计去,还做了一品诰命夫人,这顾廷烨正是原本说是要娶盛家嫡女的,而如兰正是盛家嫡女,结果却成全了明兰的美好婚姻,这真的是姻缘天注定了。

明兰的选择,是因为她活得通透,不想攀高枝,只想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

一个人品上佳的夫婿举案齐眉,不曾想却高嫁了朝廷新贵顾廷烨。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02

墨兰的不甘心

墨兰同样是庶出,其母是林小娘,而我们说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墨兰虽是庶出,但因母亲得宠,她也是父亲十分疼爱的女儿,自与明兰不同。

从小墨兰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在婚姻大事上,却受到林小娘的影响,争取最好的人家,过最舒服的日子,这是母亲对她的

“洗脑”:

嫁个书生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单你身上的袄子就值五六十两,你手炉里烧的银丝细炭要二两纹银一斤。贫贱夫妻百事哀,所谓的耕读之家,跟着他们吃糠烟菜。

一番话吓得墨兰,一心要找个富贵人家。

也正因为林姨娘对墨兰的教导及影响,在墨兰心中,一定要寻个好人家,凡事需要为自己争取。

这就是墨兰的婚姻观,她知道按礼数,嫡女就该比庶女嫁得好,可她偏偏咽不下这口气。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起初永昌候府看上的是明兰,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不甘嫁于那些个读书人,永昌侯府的梁晗被墨兰跟林姨娘算计了去,哪怕不顾姑娘的清白及颜面,打听到梁家公子要去的路上,装软弱、装受伤,硬生生被梁家公子抱回盛府。

一定要做主母,还要做有家世的富贵人家。也正因为墨兰的傲气与不甘心,差点连累了盛家,但对于墨兰来说,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像明兰说的那样:如今为了姐姐的事,前前后后多少人遭了殃,但愿姐姐觉得值。

与她相反的是明兰,她被永

昌候府梁家看上,却一点也不动心,明兰认为高攀不上,一入侯门深似海,这种荣华富贵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03

墨兰不要的如兰爱

如兰是盛纮与王夫人的小女儿,深受王夫人宠爱,可如兰论长相,比不上盛家任何一个女儿,论才气比不上墨兰,论女红比不上明兰,脾气还臭,大大咧咧,真真跟王夫人一个模子刻出来,连脾气也一样,说话不过脑。

因是嫡女,自小没受过什么委屈,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如兰知道,在夫婿选择上,相比墨兰、前兰又有优势的多。

如兰没有经济上的烦恼,没有庶女归宿的忧虑,但认同感是她欠缺的,在盛家,她也知道,自己并不优秀,不过是占着嫡出的身份。

而墨兰不想嫁的文炎敬,却让如兰建立了自信,文炎敬在盛家碰到如兰时,夸好看,又精神爽利,叫人瞧了就心头敞亮,一向被父亲否定的如兰,怎么有不高兴。

“从小到大,我比不上大姐姐的气派,比不上墨丫头会巴结,比不上你讨人喜欢,别说爹爹,就是娘,也不甚看重我,可是,有那么一个人,他看中我,喜欢我。

从如兰的幸福中,也能看出在

婚姻中的认同感很重要,不管文炎敬看重的是盛家的家世,还是其他原因,最起码在如兰这,她的眼里,她的一切,他的敬哥哥都觉得好,无条件的爱。

真是墨兰拣下不要的,如兰却当个宝。

《知否》:盛家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观,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

写在最后

我们说关系的稳定,来自爱与需要的平衡。

明兰需要的是可以掌控的相敬如宾的婚姻,墨兰则认为自己并不比嫡女差,要才气,有相貌,高嫁才配得上她,而如兰没有这些烦恼,她需要的不过是一个爱他,认可她的夫婿,我眼中,你最好,就可以。

大意是:

面包我有,你给我爱就好了。

正是她们对婚姻的不同需求,所选择的人都是不一样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正正是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婚姻观,而选择了不同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