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明忆故人︱韩茂莉:泪别张修桂老师

2021年9月12日,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张修桂逝世,享年87岁。先生逝后,学界师友以各种形式表达悼念,感怀先生的道德与文章。清明之际,追思故人,澎湃新闻·私家历史选取一组文章,与读者分享。

清明忆故人︱韩茂莉:泪别张修桂老师

张修桂(1935-2021)

9月初,我一直在看张修桂老师的著作《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琢磨着张老师研究的问题,也注视着那张作者照。照片上的张老师微锁着眉头,目光犀利,那应该是讲授某个问题时的瞬间。那些天,边看书,边回顾几十年中的往事,张老师平日对谁都随和亲切,只有涉及学术问题一丝不苟,正像那张照片的表情,目光中具有穿透力,敏锐而严肃。张老师的书,那些年刚拿到手就开始读,但不同年龄读书的收获完全不同,此时看书也许真正走进去了。我不想只对着照片,且是如此严肃的照片,品味读书的体会,于是给张老师发了微信。不想,两天了,没有回信。再次发出的微信,仍然没有回信,这时我有点慌了,这不是平日张老师的做法。随后致信晓虹与昭庆,她们回复还好。就在我以为张老师懒得看微信的时候,不幸的消息传来了。我与张老师的交往,最后停止在那两个只有去,没有回的微信上,以后再没有修桂老师了。

认识张老师是在1988年太原召开的历史地理年会,其实张老师并不属于人见人熟那类,初次交谈,张老师那道目光如同照片上一样,敏锐而犀利,和邹先生的谦和不大一样。不久以后再见到张老师,已经算认识了,这时才发现张老师不仅随和,而且十分有人情味。史先生、侯先生学术以外,几乎从不与我们闲聊,但30多年中,张老师始终亦师亦友,尽管一年,或几年也就见上一次,但各种事都会告诉张老师,并获得心灵的支撑。

人这一辈子,老师的存在,在不同阶段有不一样的意义。年轻的时候,我们从老师那里获得学识,凭借老师的提携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当我们老了,老师更是学统的标识。谁在年轻的时候,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帮衬,我与张老师、邹先生没有师承关系,却拥有如同他们自己学生一样的待遇,很多年一想起复旦历史地理研究所,心里总是暖暖的,因为他们,也因为那里所有的老师、朋友。

张老师的研究做的非常好,不仅开创了历史自然地理这一研究领域,而且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侯仁之先生并不轻易赞扬人,但多次提到张老师的研究,并且反复强调历史地理研究应该经世致用,服务于国家发展,张修桂同志关于长江中游河道与洞庭湖变迁的研究,不但做得非常好,而且直接服务于当地建设,为长江中游南岸一带发展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建设原则。侯先生赞扬张老师的同时,更希望我们也能做出这样水准的研究。

侯先生赞扬张老师,我对张老师只有推崇了。张老师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理性思维,每一个问题深思熟虑,条理清楚,没有虚张声势的理论,最后呈现出来的都是科学。比如解读云梦泽的变迁,考古、地貌、历史文献,环环紧扣,尤其在江陵陆上三角洲上依据时代先后,将华容、竟陵、州陵、沙羡、云杜、安陆、监利、沔阳这些县级行政建置一一提举出来,让人十分振奋,几乎是用动态的地与人的关系,展示了湖水与陆地此消彼长的过程。从张老师的独立著作,以及与邹先生等合作的两部《中国历史自然地理》,落笔之处就是亮点。这些书,从出版之初,直到今天我依然在读,品味他们的眼光与问题视角,同时深感其中的难度之大。我出身于地理学,也许正是如此,才深知洞察到历史时期地貌曾经有过的“沧海桑田”之变,绝非易事。张老师在这个领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用自己的研究,以及探索出来的思路与方法,为后人走进历史地貌学、历史自然地理研究打开了一扇门。

张老师的研究十分精彩,但每次见面却谈的不多,除个别问题请教,我深知自己做不了那些研究,也不敢冒充明白人,让张老师见笑。那些年与张老师谈的最多的是琐事,无论烦恼还是高兴,张老师并没有很多话,用他惯常的表情听着,最后表态的时候总会加一句“总归……”。我相信“总归……”一定不是福建用语,是上海人的习惯。听张老师说多了,我也成了习惯,不时留下一句“总归……”。张老师豁达且不计名利,那句“总归……”包含着许多宽慰的话语,有了张老师的“总归……”,烦恼顿时少了很多。想起这些往事,似乎带着轻松,但一切不会再重现了。

张老师随和、真诚,但又十分正直,那些年他负责《历史地理》杂志与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从不因个人交情而徇私情。当年,史先生曾经说过,修桂同志做这些事十分认真,谭先生很会选择人。正因为张老师的正直,《历史地理》始终在学术界赢得很高的声誉,我认识的国外学者,提到这份刊物,都给予极高的赞赏。

最近十年,我太忙了,很少出来开会,前几年来到复旦,再见到张老师,看到他头发白了,听力也不大好,眼睛也少了锋利,我突然意识到间隔的时间太久了。但张老师的声音仍然洪亮,我清楚地记得,张老师说“我知道茂莉来了,总归要来看看”。最后见到张老师是2020年,我去上海上课,住的地方不在复旦。昭庆听说我很想见到张老师,那天请我们聚聚。昭庆陪着我来到吃饭的地方,张老师先到了,一个人徘徊在门外,那一瞬间我眼泪不自觉地流出来了,突然觉得人老了,也许很孤单。饭桌上,我们谈什么张老师依然听不见,张老师说起的事我却十分扎心。张老师家与复旦校区隔路相对,因为疫情,却无法进学校买饭,也无法去校医院取药。张老师的话语淡淡的,平静极了,像讲别人的故事,我听着十分心酸。我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相见,但分别时的心情却十分沉重。

走进一个专业,自然成为这个专业团队中的一员,几十年中,我对历史地理的执着,因为这里有属于自己一生要从事的研究,也有我敬仰、信任的老师。这些老师的个人魅力,如同一块磁铁,聚拢着整个团队,张老师必然就在其中,随和而真诚,遇到他们是我的幸运。

我知道谁都不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但面对诀别,仍然忍不住泪水。我想念所有远行的老师,想念张老师。能够聚拢大家的磁铁越来越小,一个学术时代过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