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财产私有是文明的底线,权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作者:吴长林的自媒体
财产私有是文明的底线,权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劳动不但可以创造价值,而且劳动创造的成果必然成为私有财产。之所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正是因为私有财产融合了人的劳动,所以,保护私有财产看做是人类道德的边界底线。

如果谁侵犯了人类的私有财产权,就是破坏了人类的道德底线,使之社会处在失范和无序状态。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私有产权,那么道德可能随时就会塌陷。而且,私有财产是人类正义之源也是正义本身。

财产私有是文明的底线,权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是,人类的终极目的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以共产主义的终点在于人类的全面自由。所以,人类的终极目的不是财产权,而是自由权。自由可以让生命无限美好。

如果人类没有了自由,生命只不过是一个行尸走肉的劳动工具。那么什么是自由?可以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合理的自由就是在法律之内的自由,在法律之外是没有自由的。如果世界上有超越于法律之外的自由,那就叫特权,而特权是自由的敌人。那么法律如何才能保障自由?

经济学家哈耶克说过: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这样说无论如何都不过分,那就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卢梭的传世之作《论民主》中,卢梭认为一个民主的政府必须把权力完全交给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然后再由全体公民把权力赋予给一个组织,即民主政府。这种“主权在民”的核心思想即权力公有。当一个国家权力公有,意味着法律赋予公民最大限度的合理自由。

思想家洛克指出一个好的政府当裁判员就别当运动员,当运动员就别当裁判员,一身兼二任既破坏了法律,也极大地伤害了自由。政府的目的也因此很快就变成政府自身的目的,变成以公权谋私权的工具。

历史证明,封建王权特征就是权力的私有,权力私有意味着极权和暴政,极权往往没有任何权力可以限制,所以暴政必然野蛮生长,暴政的特点就是让人民产生对权力的恐惧和对自由的无理限制,从而使人成为劳动的工具,而不是对自由的享受。

洛克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于悟透了人性,人类追求理想不能违背人性的自然规律,那些离开地平线的理想,看起来犹如天堂般美好,然而真正运行在实践中,往往是人类的万丈深渊,当人类失去了私有财产的文明底线,可能就迈进了地狱之门。

人性具有自私的天性,人性也具有仁慈和智慧的本能。财产私有的价值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丰富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权力公有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对于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人这样阐述,即让强者守规矩,让弱者有希望;让能者有发挥,让贫者有保障;让恶者有敬畏,让善者有好报。

财产私有是文明的底线,权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约翰·洛克的个人权利不可转让,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人类就进入灾难之门。这就是一个伟大哲学家的警世名言。经济学家哈耶克用尽一生向人们证明,人类的繁荣、幸福和尊严,来自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自由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全方位的论述,哈耶克的理论在人类历史上无数次证明,平等只能在合理的自由中产生,而奴役往往是失去自由的代价。

实践证明,自由是人类的高度文明,而这种高度文明来源于权力公有的民主社会。由此可见,财产私有是文明的底线,权力公则有是文明的高度。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和限制权力的独裁,这是开启现代文明之门的两把钥匙,望远世界,这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