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産私有是文明的底線,權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作者:吳長林的自媒體
财産私有是文明的底線,權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英國哲學家和思想家洛克認為私有财産神聖不可侵犯,勞動不但可以創造價值,而且勞動創造的成果必然成為私有财産。之是以私有财産神聖不可侵犯,正是因為私有财産融合了人的勞動,是以,保護私有财産看做是人類道德的邊界底線。

如果誰侵犯了人類的私有财産權,就是破壞了人類的道德底線,使之社會處在失範和無序狀态。如果一個社會沒有私有産權,那麼道德可能随時就會塌陷。而且,私有财産是人類正義之源也是正義本身。

财産私有是文明的底線,權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馬克思關于共産主義社會的描述是,人類的終極目的就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地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是以共産主義的終點在于人類的全面自由。是以,人類的終極目的不是财産權,而是自由權。自由可以讓生命無限美好。

如果人類沒有了自由,生命隻不過是一個行屍走肉的勞動工具。那麼什麼是自由?可以說“哪裡沒有法律,哪裡就沒有自由”。合理的自由就是在法律之内的自由,在法律之外是沒有自由的。如果世界上有超越于法律之外的自由,那就叫特權,而特權是自由的敵人。那麼法律如何才能保障自由?

經濟學家哈耶克說過:如果一個人不需要服從任何人,隻服從法律,那麼,他就是自由的。這樣說無論如何都不過分,那就是,法律的目的不是廢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護和擴大自由。

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和哲學家盧梭的傳世之作《論民主》中,盧梭認為一個民主的政府必須把權力完全交給這個國家的全體公民,然後再由全體公民把權力賦予給一個組織,即民主政府。這種“主權在民”的核心思想即權力公有。當一個國家權力公有,意味着法律賦予公民最大限度的合理自由。

思想家洛克指出一個好的政府當裁判員就别當運動員,當運動員就别當裁判員,一身兼二任既破壞了法律,也極大地傷害了自由。政府的目的也是以很快就變成政府自身的目的,變成以公權謀私權的工具。

曆史證明,封建王權特征就是權力的私有,權力私有意味着極權和暴政,極權往往沒有任何權力可以限制,是以暴政必然野蠻生長,暴政的特點就是讓人民産生對權力的恐懼和對自由的無理限制,進而使人成為勞動的工具,而不是對自由的享受。

洛克之是以成為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在于悟透了人性,人類追求理想不能違背人性的自然規律,那些離開地平線的理想,看起來猶如天堂般美好,然而真正運作在實踐中,往往是人類的萬丈深淵,當人類失去了私有财産的文明底線,可能就邁進了地獄之門。

人性具有自私的天性,人性也具有仁慈和智慧的本能。财産私有的價值在于能夠最大限度地發展生産力,進而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豐富産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而權力公有則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一個社會的公平正義。

對于一個社會的公平正義,有人這樣闡述,即讓強者守規矩,讓弱者有希望;讓能者有發揮,讓貧者有保障;讓惡者有敬畏,讓善者有好報。

财産私有是文明的底線,權力公有是文明的高度

約翰·洛克的個人權利不可轉讓,私有财産的神聖不可侵犯。權力不能私有,财産不能公有,否則人類就進入災難之門。這就是一個偉大哲學家的警世名言。經濟學家哈耶克用盡一生向人們證明,人類的繁榮、幸福和尊嚴,來自私有财産的神聖不可侵犯,同時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對自由的價值和意義給予了全方位的論述,哈耶克的理論在人類曆史上無數次證明,平等隻能在合理的自由中産生,而奴役往往是失去自由的代價。

實踐證明,自由是人類的高度文明,而這種高度文明來源于權力公有的民主社會。由此可見,财産私有是文明的底線,權力公則有是文明的高度。保護私有财産的神聖和限制權力的獨裁,這是開啟現代文明之門的兩把鑰匙,望遠世界,這已成為現代文明社會運作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