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蔚来造手机,鲁莽行径背后的另有所图

蔚来造手机,鲁莽行径背后的另有所图

据36氪报道,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部公司“蔚来”挖来了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试图开辟自己的手机业务线。这个消息刚一放出,大家都非常诧异:造车赛道做得好好的,为何要在手机这个高壁垒的行业以卵击石呢?

众所周知,手机是一个卷得不能再卷的行业,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洗牌,如今已经形成了多个寡头并存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知名的公司要么破产、要么转型、要么被收购,而市场份额都集中到了这些“大厂”的身上。据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1年,苹果、荣耀、vivo、OPPO、小米、华为这些头部品牌加起来已经占据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97%的份额,留给其余终端厂商的,就只剩一些“残羹冷炙”了。

手机这个领域不仅群狼环伺,更面临一个增长见顶的市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17年开始已经连续经历了4年下滑,尽管在2021年迎来了正增长,但和曾经的高点相比,仍然相距甚远。可以说,这个赛道既增长放缓,又壁垒极高,蔚来选择在这个时刻入局手机领域,似乎是有些“鲁莽”了。

不去投入全部精力深耕电动车市场,转而开始做手机,蔚来到底是图什么呢?放到更大的维度来讲,它确实有一些难言之隐。2021年,《格拉斯哥零排放汽车和面包车宣言》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表,福特 、通用 、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等多家汽车制造商都签署了这份被称作“全球禁燃令”的文件,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巨头们也会陆续对电动汽车市场发起冲击,这些巨头资金雄厚、资源广博,是有能力很快复制并赶超目前的电动车技术的。面对这样严苛的环境,蔚来等新势力们需要构建起极高的技术壁垒。

蔚来造手机,鲁莽行径背后的另有所图

电动汽车的终极形态是智能汽车,就目前而言,市面上的电动汽车还远不能称之为智能。尽管在动力电池、超级快充领域的技术已经有了不错的进步,但在高级智能、自动驾驶等方面还在懵懂的起步阶段。一辆合格的智能汽车,既要能够给车主以全方位的智能化体验,又要面对极其复杂的驾驶环境随机应变,但目前的智能车机系统仍然存在着卡顿、智能体验单一、自动驾驶状况频发等诸多问题,可以说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电动汽车厂商布局手机,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和智能汽车协同实现功能拓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做手机的部分成果转化到智能汽车中,大大减少研发的时间成本。因此我们看到了造车新势力蔚来选择自主研发的方式入局手机领域,也看到了像吉利汽车这样的老牌车企通过收购魅族进入该领域,收购的方案不仅可以使其直接招募到魅族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魅族在手机端的技术精华注入到电动汽车上,提升车机系统的流畅性,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蔚来造手机,鲁莽行径背后的另有所图

因此,电动汽车厂商们做手机,显然不是为了在手机这个红海市场分一杯羹,更多是为了智能汽车的未来考虑,它们将这样一个业务纳入自己的版图,既可以通过手机丰富智能汽车的体验实现车机协同,又可以将在手机端积累的能力平移到智能汽车上,积累自身在这个赛道的软硬件实力。

放到更大的维度上讲,这种技术的打通融合也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主题。我们都知道,人类迄今为止一共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有其代表性的机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机器是蒸汽机,解决了物质的自由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机器是电机,解决了能量的自由移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机器是电脑,解决了信息的自由移动。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第四次智能化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但就现在看来,很难说哪一种机器可以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实质上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高度智能的、由大量设备互联互通的、服务于个人的融合性智能。也就是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套形而上的专属个人智能,它可以体现在手机上、电脑上,也可以体现在智能汽车上、冰箱上,甚至电饭锅、电灯上。因此,我们不仅能看到汽车厂商反向研发手机,也能看到很多的手机厂商(如小米、苹果)下场造智能汽车,甚至入局更底层的智能芯片领域。因为谁在未来拥有更丰富产品生态、更高级的智能体验,谁就能够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时占到更多先机。

从这种视角来看,汽车厂商入局手机这个红海领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鲁莽。这不仅是一个种通过技术平移,构建自己产品技术壁垒的方式,更是一种让自己在未来的智能化竞争中抢占高位的举措,从某种程度上讲,手机可能只是一个幌子,它们实质是想借智能手机的假来修这次新产业革命的真。今后,相信会有更多像蔚来一样的汽车厂商入局手机领域,即使没有直接做手机,也会和手机厂商形成各种各样深度的合作优化车机系统的智能体验。

对于蔚来和吉利这些躬身造手机的产商最终开发出什么样的手机形态、是否能够成功,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选择了一种面向未来的积累和尝试,与那些看不到变化、囿于现有的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公司相比,在下一次产业革命来临时,它们将博得更多生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