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时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据了解,炒茶现象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1斤铁观音茶王拍出了3万元的价格;金骏眉最高时被炒到7万多元1斤。而在茶叶之外,白酒行业也曾刮起过炒作风。

近年来,葛兆光教授一直致力于批评中国现在的所谓“传统回归”和“复兴国学”。当然,这不是“让传统归零”,而是,“现在这种所谓传统文化,伴随着‘崛起’而来的‘复兴’,却荒谬得让人不解。”葛教授说。

那么,喝茶对我们生活有没有影响?我们想要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喝一口茶,喝杯茶,甚至有一整套的喝茶的方式,让我们进入一个审美的境界。为什么中国人对于喝茶如此偏爱?古人与今人有何不同?这种看法的背后有什么样的中国思想背景?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葛兆光教授的文章《吃茶与饮酒》,出自“视野”丛书《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吃茶与饮酒

葛兆光 文

本文原载《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年12月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叫作《茶酒论》,用了拟人法,把茶和酒都想象成一个会说话的人。茶说,吃茶的好处是能够清醒头脑,疏通气脉,酒说,饮酒的好处是令人消愁解闷,英雄胆壮。茶又说,吃茶是一件文雅的事情,而饮酒就会发病发狂,胡言乱语;而酒反驳说,茶是很便宜的东西,喝茶不能上宴会,多喝只能让人肚子胀。最后,这个时候“水”出来总结说,你们争论什么?如果没有水,茶不成茶,酒不成酒,所以,说到底还是“水”最要紧。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左)清乾隆描红荷露烹茶诗茶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右)银烧蓝暖酒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个故事曾经刊登在《民间故事》一九五六年的某一期上。中国民间有的故事,一代一代相传,可以流传很广,而且常常在古代文献里面,还能找到它的来源,像孟姜女、白蛇传、刘阮天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么,关于茶和酒的这个故事,是否也有很悠久的历史呢?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喝酒当然是很早就有的习惯,据说,三千多年前的殷商人就很爱喝酒,结果连国家都灭亡了。后来的西周人就接受了教训,专门写了《酒诰》来警告自己,不要滥饮误事。吃茶的习惯看来较晚,但至少周代也有,当然是把“茶”当作药来吃,但饮茶的风气渐渐在唐代也有了,据说,山东泰山的一个佛教和尚降魔藏,为了晚上坐禅不困着,就靠吃茶提神。在公元九世纪的时候,唐代社会已经形成习惯,而且还成了时尚,所以才有了陆羽的《茶经》。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春木南溟《陆羽像》(局部),天保12年(1841年),现藏于日本桑名市博物馆

那么,古代有没有关于茶和酒的争论故事呢?一九〇〇年前后,在中国的敦煌,一个姓王的道士偶然间敲了敲一面墙,听到里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墙的背后原来是一间暗藏的洞窟,打开洞窟的这面墙,于是,轰动世界的敦煌文书就被发现了。从那以后,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还有俄国、日本的很多探险者就来到敦煌,把很多很多古代的手抄本文献瓜分了,在一共近四万卷的文献中,人们发现其中有六份,写下的就是茶酒争论故事。其中,四份由法国的伯希和拿到巴黎(P2718、3910、2972、2875),两份被斯坦因带回了英国(S406、5774),六份上面写的就是我们民间传说中的《茶酒论》。有趣的是,一份卷子前面写着“乡贡进士王敷撰”后面写着“开宝三年(九七〇年)壬申岁正月十四日知术院弟子阎海真自手书记”。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王敷《茶酒论》,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可见,这个故事在唐宋之间就已经被创作出来,而且一直流传了一千年。

《茶酒论》里,这种两方辩论自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来一个更关键的角色,用釜底抽薪的方法把双方都驳斥一番的文学形式,很早很早就有了。像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里有,后来的小说里也有。不光中国有,印度也有,像《杂譬喻经》卷二十九的“瓮中影”故事就是。不过,我们不去讨论这些,在这里我要说一说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对于茶和酒的看法,以及在关于茶和酒的看法背后,有什么样的中国思想背景。

传统中国人对于“茶”,尤其是绿茶,常常有一种偏好,也有一种很顽固的观念,就是觉得它是“清”的,所以常常说“一杯清茶”。这一点比东亚其他国家还甚,我一九九三年到韩国,到处喝不着绿茶,端上来的不是人参茶,就是五味子茶,直到通度寺,才喝到一次绿茶,但还只有一杯。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赵佶《十八学士图》(局部),绢本设色,宋代,28.2 × 550.2 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按照中国的五味说,酸甜苦辣咸,茶都算不上,为什么中国人还对茶那么喜爱?如果说是“清”,清又是什么感觉?

茶的清,包括色香味,叶子要清绿,要嫩芽,气味要清幽,要纯正,味道要清香,要略有新鲜的草青之气味。但这又不只是眼睛、鼻子、舌头能够感觉到的,还要一种用心才能感到的淡淡的感觉。这种感觉又不只是味道、也不只是气味,而好像是一种品格。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人觉得,食品、饮料和做人一样,如果一个人做事很急,在生活上很计较,很爱与别人争斗,常常发火,好勇斗狠,就没有品格;如果一种食品味道很浓重,油很多,颜色很深,那么一定不是最好的东西;饮料也是这样,很甜、很浓、很酸的东西,中国文人不爱喝,因为味觉一下子就被这些味道占领了,根本没有时间用心去品尝,就连花茶、红茶,在中国文人那里它也不够品格,因为“花茶”的花,是外在的香味,红茶经过发酵,味道也已经失去了自然。在中国文人的心中,本来的、自然的、淡淡的,常常不能直接品尝到而是要用心来体验的,那种含蓄的味道,才是最好的味道,做人、作画、作文、吃茶都是这样。

从思想史上说,这观念当然受了道家、佛教的影响。老子说“道法自然”,就是说一切都应当依照大自然,又说要“见素抱朴”,就是说生活应当朴素单纯。禅宗六祖惠能说,要“虚融淡泊”,就是说心里应当没有各种杂念,人生应当纯粹而且明朗。这种观念不仅影响到做人,而且一直影响到了饮食,所以,中国人尽管生活可能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心目中的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清淡和朴素。照中国文人的说法,清淡朴素是一种高雅,拥有这种心境的人是从容的,轻松的,而欲望和贪心太多的人,就不可能清淡朴素,更不可能从容和轻松。周作人说,吃茶要在瓦屋纸窗下,用青色或白色的瓷杯,用清澈的泉水,在非常清闲的心情下,和几个同样有兴趣的朋友,这才能吃茶。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李宗谟《兰亭修禊图》(局部),绢本设色,明代,30.3 × 507.5 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里的意思是吃茶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这也就是“茶”的象征意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人喜爱“茶”的历史原因和心理根源。

但是,中国人本来也爱喝酒。不说殷商,就是汉代以后,也有不少英雄喝酒的精彩故事。比如唐代的李白是“斗酒诗百篇”,读他的《将进酒》,就知道他多么爱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杜甫有一首《饮中八仙歌》,就是写的当时八个好喝酒的文人,就像敦煌《茶酒论》里面说的“古人才子,吟诗尽道,渴来一杯”。中国古代把酒比作“琼浆玉液”,说它像天上的美味,当人到了微微有些醉意的时候,好像飘飘然到了仙境。孔子说,人可以饮酒,只要“不及乱”,也许,他自己也有时会来一杯吧。特别是古代中国人相信,可以佐餐,可以养身,可以使人容光焕发,所以,古代中国人才那么喜欢酒,现代中国才有这么多的好酒。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不过从唐代开始,酒在中国文化人的作品里面有些受批评,中唐有个叫王睿的人写了一篇《三惑论》,收在《全唐文》卷七二五里,说到酒、色、财三种使人堕落的嗜好,后来到宋代,就加上了一个“气”,成了中国四种最不能沾的东西,就是“酒、色、财、气”。这四个里面,第一个不能沾的就是酒。按照古代人的说法,酒是最使人忘记理性的东西,“惑于酒者,败贤能,损道德,废家业,颠狂致疾生”,而且使得饮酒者像疯子一样,很丢面子。所以,后来很多小说里都有关于酒的批评,《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一开头的入话,就说“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药”,它也像《茶酒论》一样,想象有四个女子分别是酒色财气,自己总夸自己很好,又互相批评。

其中对“酒”的批评是这样的,“平帝丧身因酒毒,江边李白损其躯。劝君休饮无情水,醉后教人心意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汉平帝喝了王莽的毒酒死掉,连西汉的天下也丢了;李白据说是酒醉后落入长江而死的,诗人最后不得长寿。它告诉人们酒色财气都是碰不得的。这也许是受到了佛教或道家的影响,佛教里面,酒是不能喝的,因为酒能使人心猿意马,不得心灵安宁,心不能超脱世俗的感情和欲望,就不能达到“空”的境界。道家是主张“无心”的,只有“心斋”即心灵处在一种非常寂静非常平和的状态下,人才能体会到“道”即宇宙的真理。可是,喝酒的人就会进入亢奋,不由自主,甚至出现幻觉,当然就进入不了“道”的境界。当然,儒家也并不特别赞成人饮酒,因为酒有时会使人失去理智,而儒家是讲究彬彬有礼,进退有序的。

不过,这也常常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太清醒了,太淡漠了,就往往没有英雄精神。英雄常常都是在酒后才最勇敢的,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以后,才在景阳冈打死老虎,酒一醒就出了一身冷汗。所以,中国人常常说“酒壮英雄胆”,临行喝妈一碗酒,雄赳赳地就什么也不怕。可是,在传统中国文化影响下,这种英雄气概,总是被认为是“逞匹夫之勇”,渐渐地在中国文化人正统的观念里,“酒”总是一半好,一半不好,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里,酒就常常不是文人在喝,而是武人在喝,似乎“酒”喝了之后,总是伴随着动武较力,不像喝茶那样,悠闲而文雅,于是,“茶”被文人当作人格的象征,总是被看成清高的、高雅的饮料。

葛兆光|最是明前一壶茶,中国茶走红的背后有怎样的思想背景?

日本的京都天龙寺,是一座有名的佛寺,里面有一个妙智院,前些年居然发现了一卷日本僧人策彦周良(一五〇一-一五七九)从明代中国抄回去的《劝世文茶酒四问》。策彦周良曾经两度作为日本官方的遣明使来到中国,这篇《劝世文茶酒四问》,也就是唐宋时代《茶酒论》的意思。看来,这种有关“茶酒”优劣的论争,至少在十六世纪就已经传入日本,它是否影响了日本和朝鲜?

我不知道,希望有人能告诉我。

(一九九七年)

END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