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齐乐天》

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第一个节目《齐天乐》——民乐演奏家神仙场面。多位民乐演奏家齐聚舞台,用各式传统乐器带来一场视觉、听觉的双重盛宴。借音乐之声,带领我们重温当年传奇,共赴“时空之约”。

◆ ◆ ◆ ◆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张婷 范予宁

摘要:中国作为衣冠古国,乐舞文化与服饰文化一向密不可分,含蓄与奔放交织着中国精神。本文依据宋代的历史文献与出土资料,探索并塑造北宋艺人徐衍的服饰风貌。

关键字:北宋;服饰史;艺人徐衍;歌乐图

徐衍生平与时代背景概述

(一)徐衍生平与擅用乐器概述

“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格”。

——宋 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1]

徐衍北宋熙宁年间教坊伶人,擅长奏嵇琴。宫宴中,徐衍演奏稽琴时一根琴弦断了,徐衍没有更换新琴,只用一根弦演奏完全曲,从此有了“一弦稽琴格”这种演奏方式。嵇琴是古代乐器的一种,是现代二胡的前身之一。它起源于唐代,当时被称为奚琴,也叫胡琴(图1)。《乐书》中有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2]奚琴在唐代时期,既是拉弦、又是弹弦乐器,两种演奏方法兼而有之,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过渡的时期,发展到宋代,奚琴又称嵇琴,是拉弦乐器[3]。据在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卷八)中,则明确地记载着稽琴是拉弦乐器。文中说:“稽琴。二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文献记载当时的弓子不是马尾,而是采用竹片。《元史·礼乐志》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到了元朝才发展为马尾弓子,更加接近今天的二胡。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1

奚琴,又称稽琴《乐书》图片来源:《乐书》

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北宋艺人徐衍的记载只有短短两句,但在只言片语中我们仍然能看出徐衍的音乐才能,他对于稽琴的艺术造诣高超,从而创造出“一弦嵇琴格”的演奏手法。从“熙宁中”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分析出徐衍活跃在北宋宋神宗时期。

(二)时代背景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动乱局面,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陈寅恪先生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是大陆封建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繁荣的时代,经济的繁荣从而带来文化的兴盛。宋代是重文轻武的时代,所以宋代的艺术与文化在文人的引领下,总体上呈现出沉静素雅,清远高贵的美学风格,开辟了一个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高峰。当时“程朱理学”占据宋代的思想统治地位,影响了宋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标准,在服饰上表现为一种简朴、内敛的倾向。宋代服饰虽继承隋唐之制,但所反映的美学趣味,已不是唐代的热烈浪漫,而是宋代质朴实用[4]。

(三)宋代教坊

宋代时期是乐舞艺术的转折时期,乐舞文化在继承前朝的同时也根据宋朝文化出现诸多变化[5]。北宋时期,西夏和辽多次侵扰中原,对汉族政权和文化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教坊是宋朝时期宫廷中设置的重要音乐部门之一,它的职能主要是进行宴乐的表演和创作,宋代教坊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宋代宫廷宴乐和民间瓦肆勾栏的发展。宋朝的教坊不仅有跳舞这一个项目,像民间散乐、说唱、戏曲等都包含在内[6]。宋朝在音乐方面是包罗万象的,宋朝的宫廷音乐借鉴了许多民间艺术,这也使得它呈现出百花齐放、融合共荣的发展趋势。

《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乐十七》载:

宋初循旧制,置教坊,凡四部。其后平荆南,得乐工三十二人;平四川,得一百三十九人;平江南,得十六人;平太原,得十九人;余藩臣所贡者八十三人;又太宗藩邸有七十一人。由是,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

由此可见北宋教坊汇集了全国优秀乐人。宋代教坊乐人不仅是宫廷宴乐表演活动的具体实施者,而且还走出宫廷,深入民间与民间艺人共同表演;同时民间优秀艺人也进入宫廷,艺人徐衍就是其中之一。

服饰造型探析与设计

(一)相关资料简述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2

《歌乐图》(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艺人徐衍的历史记载甚少,我们在徐衍服装样式上重点参考《歌乐图》中的造型。《歌乐图》是一幅绢本设色作品,高25.6厘米,长157.7厘米,作者不详,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图2)。画面中无印鉴无题跋,唯一可见的文字在卷尾的太湖石上有一行隐藏的文字“臣顾闳中进”。画中描绘了宋代宫廷歌乐女伎演奏、彩排的场景。对于《歌乐图》的年代断定在学术界有些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画中人物服饰符合宋代服饰特征[6]。《歌乐图》可分为两部分:一景物部分,卷首为一棵棕树,树干笔直挺拔,枝叶对称分布;卷尾为一块太湖石在竹丛中,不远处还露出栏杆一角和一棵开满花的树。第二部分为中段人物,描绘9位女伎、2位舞者和一位年长的男性乐师。女伎们头束高髻,身着红色窄袖褙子,手持不同乐器;舞者头戴长脚幞头并饰花冠;老乐师身着圆领窄袖袍,内着内衫,下穿长裤,腰佩革带,头戴交脚幞头。

(二)徐衍造型设计

1

人物整体形象概述

在文献记载中,我们仅能得知徐衍为北宋熙宁年间的教坊伶人,擅长嵇琴。为保证此次设计研究的严谨性,故从各种古籍、资料、壁画、陶俑之中找线索,关于乐师服饰出土文物较少,但宋代绘画是以写实画风占据主导地位的,且存世人物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足以成为我们设计宋代艺人可信的一手资料。在徐衍的服饰设计中我们尽可能的融入宋朝乐舞服饰的风尚,即兼具观赏性和表演性,造型设计须为节目添彩,起到烘托节目气氛的作用。

乐舞服饰是服饰艺术中一个特殊的分支,它由形制、材质、色彩、纹饰、搭配、工艺等因素组成,同时又需要满足宋代尚雅崇儒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并结合本次《齐天乐》节目的舞台进行展现。在设计徐衍的形象时服装款式选用了《歌乐图》中老乐师的服饰制式,结合簪花交脚幞头,将文人气质渗透到乐舞服饰中,以展现北宋追求清新文雅的艺术风尚。(图3)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3

《歌乐图》老乐师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2

服装款式

以宋时期汉族男子的服饰为基准,参考《歌乐图》中老乐师的服饰,将徐衍的服饰设计为:

(1)

圆领袍

宋代服装大体沿用唐制,有襦、袄、衫、袍、裤、群、直裰、道衣、半壁、鹤氅、短后衣等,唐时的缺胯袍在北宋的平民阶层中依然非常流行[2]。从宋代出土的陶俑来看,着圆领窄袖袍的多为一般品级官吏俑、侍从俑等低阶层人民。(图4)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4

北宋出土人俑(图片来源:网络)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5

徐衍圆领袍款式图

此次圆领袍作窄袖设计,袖口宽38厘米,取北宋民间常用款式同时方便艺人演奏。

(2)

右衽交领中衣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3)

“古人袴皆无裆,裤之有裆,起自汉昭帝。”

——明 张萱《疑耀》

西汉时期合裆裤出现并盛行,当时合裆裤称为裈。到了唐朝随着上身袍服的缩短,合裆裈的贴身遮体的功能日渐显现。宋承唐制,合裆裤到了宋代,成为最贴身的一件裤装。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7

宋代合裆裤 镇江博物馆藏(图片来源:网络)

(4)

布制长腰带

根据庶民身份、行业、阶层的不同,平民服饰组合繁多,但腰间一般束带,有革带、帛带等。徐衍腰带设计束后自然下垂,以显示乐师的艺术气息。

3

首服与足衣

交脚幞头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谓之‘折上巾’。”

——《梦溪笔谈》沈括 宋

幞头在北宋是贵族和平民通用的首服。宋代的幞头似一个硬壳的帽子。《宋史·舆服志》中记载:“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唯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关于幞头的脚在宋代形式繁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 宋代的曲脚幞头常用于歌舞乐伎,从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图8)、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辽墓壁画《散乐图》(图9)上,可以看到不少带着曲脚幞头的艺人形象,其中《散乐图》中艺人多戴簪花曲脚幞头。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8

河南禹县白沙镇颖东宋墓大曲壁画(图片来源:网络)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9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辽墓壁画《散乐图》(图片来源:网络)

宋人喜簪花,幞头簪花是宋代文人首服的一个重要符号。《宋史·舆服志五》中记载:“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4]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宋代帽上簪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宋代皇帝常把“簪花”用来赏赐官员。关于簪花的材质与颜色在《宋史·舆服制五》中记载:“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齐东野语》中记载张功甫家中的牡丹会舞伎队,舞伎头饰衣服上都是牡丹花,可见牡丹簪花对于宋人有重要的地位[4]。此次幞头簪花选用传统绢花来体现宋人簪花的风貌.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10

徐衍交脚幞头

布鞋

宋代男子鞋靴样式繁多,此次设计对《歌乐图》中老乐师的足衣进行复原设计。为了表现宋代足衣的样式,传承人用手工缝制徐衍的鞋子。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11

《歌乐图》老乐师足衣 图片来源:《歌乐图》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12

徐衍足衣制作过程

4

面料与色彩

宋代是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纺织业发达,纺织品也丰富多彩。丝织品中以罗居多,宋代罗的品类繁多,成为当时的著名织物,被称为“宋罗”,“宋罗”名噪一时,生产规模大,全国的“贡罗”达十万匹以上。罗质地轻薄,是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的丝织物。徐衍圆领袍与中衣的面料采用仿真丝面料,质地轻柔飘逸。在服装色彩方面,宋代崇尚恬静淡雅之色,故选用灰粉色作为圆领袍的服色。

5

图案纹样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就曾提出,衣冠要“便身”“简易”。这种思潮直接影响到当时人民的人生观、审美观,以致形成宋代独特的艺术形态。

宋代服装织染纹饰也承袭北宋文化质朴的特点,多为小花、暗花、连云纹、几何纹等简约纹饰[10]。此次徐衍袍服上的纹饰选用经典的连钱纹(图13),结合现代数码印技术进行呈现。连钱纹又称铜钱纹,由同样大小的圆,以四分之一弧线相重叠,图案在圆圈中内向形成方孔,似圆形方孔钱而得名钱纹,成为大陆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图案构图多采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排列,似铜钱,又似一朵朵四叶花瓣,简洁而有趣。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连钱纹绫(图14)是连钱纹在丝绸纹样上应用的典型案例,纹样细腻雅致,充分体现出宋代的儒雅之风。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连钱纹单独纹样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13

徐衍圆领袍图案设计

《齐天乐》北宋艺人徐衍造型设计解析

图14

南宋 连钱纹绫纹样图片来源:《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

结论

《考工记》中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中国古代造物思想的重要原则。造物应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合此四项条件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大众的视野开始投向我们自己历史的服装上,天然染色、传统织造、刺绣等传统技艺开始被年轻一代看到,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在持续升温。“国潮”是近两年流行的词汇,但服饰复原不应如“国潮”中的“潮”字一潮起一潮落,不管是艺术、文化或者音乐,要一代一代继续传承下去,找回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强大。

参考文献

[1]沈括. 梦溪笔谈校证 (上册)[M].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2]陈旸. 乐书[M].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9.

[3]Maigoo. 奚琴源于哪个朝代 奚琴与二胡的区别在哪[EB/OL]. (2021-08-09) [2021-08-09].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4015.html

[4]张蓓蓓. 宋代汉族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0.

[5]程雅娟. 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3.

[6]万千白. 佚名《歌乐图》何以断代“南宋”?[J]. 艺术市场, 2018(3):4.

[7]黄辉. 中国历代服制服式[M].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1.

[8]高春明. 中国服饰名物考[M].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

[9]孙晨阳, 张珂.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M]. 中华书局, 2015.

[10]高璇.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J]. 文化学刊, 2018(6):3.

《齐天乐》创作团队

《齐天乐》专题总顾问:蒋金锐

《齐天乐》造型设计:张婷

《齐天乐》服装顾问:蒋金锐 陈诗宇

《齐天乐》人物服饰再现专题

本系列专题来为大家呈现《齐天乐》播出热度身后的服饰文化背景。专题共包含8篇专业论文,每篇文章都会深度剖析一位节目中人物服饰还原探索的背景,所有文章均由著名服装教育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教学督导蒋金锐老师作为专题的总顾问全程指导。本系列旨在引导服饰文化的学术研究,传播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了解更多中华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