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心理学家一再强调,越聪明的人越“懒”?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说一个人懒并不是夸奖的话,更多的是表示一个贬低的含义。在学习和工作中,懒人也似乎没有勤快的人更招人喜欢。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勤快的人做事更加凌厉,而懒的人总是一拖再拖,有时候还会导致工作上的纰漏。然而现在却有研究证明,越懒的人好像越聪明。

这种研究方法似乎是我们听过的最标准的答案。 我们对于懒的定义似乎就是天天混吃等死,对社会没有一点贡献。但这样的懒只是表面上的懒,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内隐的懒。这样说似乎不太好理解,那我们也可以把他理解为能量消耗得更少,但这与我们的认知好像有所冲突。

为什么心理学家一再强调,越聪明的人越“懒”?

因为在我们的思想中,如果一个人的能量消耗更少的话,那么应该是我们印象中的懒人,因为只有懒人才会有太少的能量消耗。而聪明的人因为要做更多的脑力活动,要思考的事情更多,因此消耗应该也更多。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究竟是为何。

在墨西哥有一项“认知需要”的研究验证了这个理论。2016年时墨西哥挑选了60位大学生进行对照试验,有其中有30个人平常非常热爱思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而剩下的30个人则是不爱思考的,研究的天数为7天。他们将腕动机装置佩戴在这60名研究人员上用来监控活动量。

研究结果与我们平常所了解的结果不同。结果表明了那些不爱思考人的运动量比那些爱思考人的运动量要高出很多,这也说明了一个经常思考问题的人,甚至比不怎么思考问题的人更加懒惰。

为什么心理学家一再强调,越聪明的人越“懒”?

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在一本杂志上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那些聪明的人更集中于脑力运动,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因而对运动和锻炼有些许懈怠。那么更聪明的大脑又是怎么让人变得懒惰了呢?我们从物理学的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物理学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能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用的能量过多的话,那么在另一个地方用的能量必定就会减少。这也就解释了,如果我们的大脑在一直工作,那么大脑中你的细胞就在一直运动,他们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撑他们的这种运动。

人们一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固定的,如果一旦消耗的能量过多,那么他们工作效率就会变得极其低下,因此那些聪明的人运动量一般比较低也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心理学家一再强调,越聪明的人越“懒”?

因为他们将所有的能量都用在思考问题的方面,他们也因为思考问题而放弃了运动,这导致了在别人眼中他们看起来很懒。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懒也可以理解为是大脑的自我保护。当一天将我们的能量都用来思考过后,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对我们进行暗示:思考也是一种运动,不需要再进行身体方面的运动了。因此随着人类的发展,聪明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懒。

思考所带来的能量消耗比我们所想象中的要更多,如果过度的使用大脑,经常消耗掉身体的大部分能量可能会导致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的寿命更短。但这个研究的结果也只限于越聪明的人越懒,如果反过来的话就不适用,我们不能说明越懒的人会越聪明。

从进化心理学来解释,因为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大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更加长久。再加上人类身体内的能量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你的大脑在因为思考而使用过多的能量后就会制止身体再进行运动。

为什么心理学家一再强调,越聪明的人越“懒”?

如果身体的能量总是入不敷出,那么后果将会很严重。 聪明的人会比普通的人懒,从本质上来说是大脑想要人类的能量消耗的慢一点。我们不可否认你的大脑比你更希望你可以活下去。

因为人体内的总能量是固定的,如果你既参与了努力思考又参与了体力劳动,你的能量必然要比其他人消耗的更快。当你能量用完的那一天,就是生命结束的那一天。 你的大脑比你更害怕死亡害怕消失,因此当我们受伤时,我们会害怕,会恐惧。

也解释了为什么聪明的人会懒,他们希望自己活得更久。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目的,但这已经是刻在骨子里的选择了,是从他们出生起生命与基因就已经做好的选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