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曾经因为管教孩子 而弄伤了自己

PS:今天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短文;然后文章结束之后,附了最近分享的一些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心得。一家之言,可能有些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对您有参考借鉴作用~

下面是正文:

我曾经因为管教孩子

而弄伤了自己

孩子越管 越不听话

于是我只能把自己变成

最凶狠的那个人

——至少在孩子眼里我是

我定下许多规矩

不遵守就批评惩罚

提醒几遍做不到

就狠狠的凶他揍他

我的嗓门越来越大

脾气越来越暴躁

仿佛每天都在焦虑、愤怒

暴跳如雷中度过

我的目的达到了

孩子开始安静、开始畏惧、开始服从我的命令

但是我的教育也彻底失败了

因为我们之间多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我发现,孩子慢慢地沉浸

或者说「收缩」到了自己的小世界里

有时候你跟他正常说话

他完全听不见

我发现,有时候我不小心声音大一点

他居然会吓得一跳

有时候他会独自坐在那里发呆

有时候晚上他会在噩梦中哭醒

有时候他竟然会用我骂他的语气打骂弟弟

我发现他越来越喜欢玩耍

对学习、做事的兴趣越来越少

大人吩咐他做的事情

说了就忘、容易开小差、小动作越来越多

我不禁思考: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我不断追问:究竟怎样做才是对的?

后来我明白了

原来有问题的不是孩子 而是我自己

我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要的是

孩子能一直幸福 快乐 自信 善良

孩子好的行为,就像一颗种子

你要看到、欣赏、鼓励、训练

它才能得到养料

慢慢发芽 生长 壮大

如果我只看到孩子不好的地方

只是一味的批评打骂

就等于在种子还没发芽的土壤中

一次又一次泼下滚烫恶毒的开水

所以你看啊,孩子的心灵是一片绿洲

需要我们不断发现他的优点

播下新的种子

悉心呵护和浇灌

才能一点点生长

扩张心的疆域

最后成为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广袤森林

如果我不仅不种植

反而因为焦急恼恨而不断摧残毁灭

那么绿洲中最后一点绿色也会枯败萎缩

心灵成了毫无生机的荒漠

PS:这篇文章是真实的故事。我发现自己之所以打骂孩子,根本上还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毕竟自己也是在狂风骤雨的打骂中长大的。下面分享的是我调整自己状态之后的一些变化,孩子确实听话多了,我自己心里也踏实了。

《孩子写作业爱开小差咋办?》说的是我大宝牛牛牛牛本来就是个活泼爱动的孩子,写作业时容易分心放学回到家就写作业已经基本养成习惯了,今天照例给他布置了作业但是今天写作业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老婆在那里自顾自的读书,完全不怕吵到牛牛犇犇在旁边玩玩具、看绘本,时不时弄一下哥哥

我曾经因为管教孩子 而弄伤了自己

我在厨房一边炒菜一边观察——果然开小差了写两个字说两句画写两个字又和弟弟玩一下玩具有时候又跑到厨房里来跟我唠嗑以前我也批评训斥过牛牛,有时候来脾气了就打手板——但是对防止孩子开小差没用而且有很多副作用:孩子挨了教训带着负面情绪,就不想写作业了,分心会更严重这次我硬生生忍住了:“千万别唠叨!千万别批评!”我等啊,等啊,终于等到牛牛从玩耍中重新回到作业上面!!不一会儿他就写了一行,然后停下来这是我赶紧走过来:“哇塞牛牛,我看到你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呢!”牛牛抬头认真听我想了想,说:“以前你一写作业就容易开小差,玩玩具,对吗?今天我看到你竟然不受打扰,妈妈读书声音这么大,弟弟还在旁边玩玩具——可是你还是能认真写作业,又快又好!”牛牛一听这话,心情顿时就亮了写作业的状态也从玩5分钟写1分钟,变成了写5、6分钟玩一小会儿不一会儿就完成了2页作业,高兴极了这时候我又适时的跟妻子说:“老婆你看,牛牛今天完全没有受打扰,又快又好写完了作业呢!”老婆和我配合已经很默契了,一脸惊讶的看着牛牛[惊讶]:“真的吗?牛牛你这么厉害的啊?”到了这里还不算。晚上吃的是鸡腿。我问牛牛:“你知道为什么今天奖励你吃大餐吗[呲牙]?”牛牛说:“因为我表现很棒呀!”我:“是的!特别是今天你写作业很认真,不怕打扰,这个是最棒的哦[强]!”接着上面的例子补充一下:家长该怎么监督孩子的学习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法”——我们要提前揣摩,当自己这样说,孩子脑海中会运行什么样的情绪和念头?那样说,孩子是否又会运行不一样的情绪和念头?孩子学习的时候批评他开小差、不认真他的情绪是:烦,怨,躁他的念头是:作业好难,作业好多,不想写,好想玩这种情绪和念头重复“练习”多次,学习就越来越成了一种负担反过来,我们努力去发现孩子比之前进步的地方、优秀的地方孩子的情绪是:兴奋、愉悦、有成就感他的念头是:我很棒,我可以做好,原来学习还是有点意思同样的,这种积极的情绪和念头被强化多次,就会变成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热爱学习的孩子,他是主动自觉、不怕困难、不知疲倦的“高能状态”,大人是非常省心的[呲牙]有朋友会问:难道孩子犯错误了我都不能批评吗?当然不是。该批评就批评。甚至我完全不排斥揍孩子。触犯了我的底线,我有时候揍孩子可凶了——比如孩子打游戏、在家里点火玩,我都是狠狠揍了的但是孩子在学习、在做事,我们就不能当场批评要换个时间、换个场合举个例子,吃完饭带孩子散步,或者睡觉前和孩子谈心,这时候孩子和自己的情绪是平静的,好好的和孩子商量讨论到底该怎么办:“宝贝,最近咱们睡觉太晚了早上起不来,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孩子大脑中不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和念头才能接收到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否则,说什么孩子心里都是烦躁抗拒的,对吗?

《连续3天,牛牛都是7:30左右自己起床穿衣服》

我曾经因为管教孩子 而弄伤了自己

一周之前还天天赖床、喊不应、穿衣服发脾气这个转变是怎么肥事呢?这里我先岔开一下,分享一个沟通理念。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我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一定不要居高临下。再次划重点:不要居高临下。咋们先想想,“居高临下”是怎么回事呢?举例子:我们的领导给我们分派任务的时候,如果他用命令的语气、训斥指责的态度,你心里面是不是有一点不舒服?或者我们的爱人,他明明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是却颐指气使,像使唤下人似的,你是不是很来气?很多时候家长跟孩子沟通(特别是带着着急、烦躁情绪的时候)就容易掉进这个坑里,一开口就是命令、训斥、强制要求这就是“居高临下”了孩子的自尊心是被冒犯了的,而且这个过程中即便按照大人的要求做了也没有任何乐趣可言还有另外几种“居高临下”的表现:1、教孩子的时候逞能、显得自己很厉害——“你怎么这都不会呀?来照我这样做!”2、把事情说得很简单,打消了孩子的积极性——“这个很简单呀!这个特别容易哦!”3、有些家长知道「鼓励」很重要,但是他的鼓励和表扬像是一种“施舍”或者“交换”——孩子按自己要求做,我就给一点口头鼓励这些沟通方式也许短期内会有用,但时间长了都容易失效——因为孩子的感受并不好。回到开头的例子哈,牛牛的赖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有的孩子都贪睡嘛之前也是骂过、凶过、或者用零食诱惑他,变化不大真正的改变发生在三天前——这天我赖床了!老婆把两个孩子都喊起来穿好了衣服但是我腰酸背痛的没睡够啊,真不想起床……我心血来潮的对牛牛说了一句:“唉,牛牛你这两天也太厉害了吧,作业不用提醒自己就写完了,现在起床也比爸爸快!你是怎么做到的呀?”看到牛牛得意的样子,我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第二天早上老婆喊我们起床的时候我又对牛牛说:“牛牛,你等等我啊!你起床比爸爸还快,这样不好吧?”牛牛说:“哼!我本来就比你快!”今天是第三天,老婆的声音一响起我身边的牛牛一秒之内就掀开被子开始穿衣服,不到一分钟全部完成了我真的被牛牛给震撼到了:“牛崽,你难道不觉得起床有点难吗?你怎么做到这么快的呀?”牛牛:“一点也不难呀!太简单啦!”所以你看:当许多家长都在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沟通然后让孩子感到被冒犯、被打扰、被束缚和压制、或者不被信任——他会越来越不配合,会有逃避和防御行为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反其道而行之,跟他平等沟通、甚至故意示弱!这样孩子才能体验到巨大的成就感和乐趣!比如:1、教孩子的时候示弱、显得孩子很厉害——“哇塞你刚才……好厉害!你都可以当一个小老师啦!”,“咦,我发现你做得比爸爸还好哎,你是怎么做到的呢?”2、把简单的事情也说得像是巨大的挑战,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天呐,这个有点难哎,你愿意试一试吗?”,“哇塞,这么难的题目你都能做出来啊?”3、用感谢代替表扬。不要说“今天你带弟弟玩太棒了!”,改成“宝贝今天你陪弟弟玩了很久,妈妈非常感谢你。因为你,妈妈才有时间做事情,你真好!”分享结束。你有启发吗[呲牙][呲牙]

PS:牛牛早起和自己主动写作业基本已经养成习惯了。除了上面分享的鼓励孩子的方法,我还会发朋友圈,然后告诉牛牛:“哇塞你看,我把你自己主动写作业的事情发朋友圈,好多叔叔阿姨给你点赞了呢!”。另外还会打视频给爷爷奶奶,跟他们汇报牛牛的进步,作业写得好,早上起床比爸爸快,爷爷奶奶和牛牛都很开心。

《亲子沟通真的是一门艺术》

不审时则严宽皆误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尽量引导孩子开开心心的尝试,在鼓励中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反过来,催促、唠叨、批评则很容易起反作用,次数多了孩子容易产生烦和怨的情绪,导致逃避和防御心理

像淘金一样放大孩子好的行为

尤其是第一次,比如孩子第一次主动做家务、第一次快速写完作业

像完全没看见一样,放过孩子的小瑕疵

写得慢、写的丑、写错了都别挑刺,千万忍住,不要图一时之快

同样的问题,孩子练两三次就可以又快又好,不要急着这一次就让孩子搞好

任何时候,家长自己先要降低焦虑水平

为什么呢?

因为过度焦虑,会带来单向思维(一味的检索消极、负面、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然后放大问题(孩子不配合就觉得他叛逆、不肖、未来要完了…),并且说出伤人的话

这种状态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造成孩子的敏感、易怒、对抗、拒绝沟通、自我封闭等。

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沟通环境下,也容易焦虑和烦躁,也会单向性的检索父母不好的地方、检索“读书无用论”或“及时行乐最重要”等错误信息

最后真的是两败俱伤啊[捂脸][捂脸]

所谓家和万事兴,也是一样的道理

《很多孩子学习没有动力》

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为了谁学习

在他们看来,作业就是一种折磨,学习就是父母老师逼的

这样的认知不断强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毫无乐趣

那家长怎么扭转呢?

告诉孩子学习的意义,就是不断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做那么多的题目,都是在训练解决问题

我们学那么多科目,将来就能解决更多不同类型的问题

谁解决问题越厉害,这个人就越被人尊重、喜爱、敬佩

比如科学家能解决发明创造、航空航天等问题

比如大企业家能解决几百上千人的公司的问题

比如我们的主席要解决全国人民的问题

所以学生学习知识,学习文化,包括做题和考试,都是在训练自己解决问题

都可以让自己变厉害[强][强]

那么更进一步,如果孩子能主动思考:怎么才能弄懂更多问题?怎么更快、更好?怎么才能在生活中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这样就是超级厉害的孩子啦[鼓掌][鼓掌]

《孩子长期抗拒、讨厌、敷衍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爱写作业,通常不是态度不端正;而是遇到了困难,挫败感太强。

怎么办呢?

1,减少或者停止其他娱乐活动。防止孩子在学习上遭遇困难的时候,就转移注意力,沉迷小说,漫画,听故事等娱乐。这样就更没有时间写作业啦!

2,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做学习计划:总共有哪几门作业?每一门作业有几页?每一门作业大概要花多少分钟?大概几点钟可以完成所有的作业?一开始这个预估都是不准确的,但是坚持记录2~3周的时间,孩子的目标感、时间感知能力等都会有巨大的提升。不会再出现孩子说“今天作业很少呀,我先玩一会儿”,实际要花很多时间,拖到最后根本写不完这种心理落差。

3,计时训练。每一科作业按照预估的完成时间做倒计时。好处是,孩子心里会绷着一根弦,不再懒散随意,半个小时的作业拖到40分钟一个小时慢慢做。长期来看,还可以训练孩子的解题速度,考试的时候心中不慌。

4,找到孩子的薄弱环节。孩子讨厌作业往往是从弱势学科开始,别人半小时的作业,自己一个半小时两小时都写不完,总是挨骂,总是因为作业没时间玩,次数多了心里就会很烦,开始讨厌所有的作业。

5,帮助孩子提升弱势学科的作业效率。有个小朋友数学作业2-3个小时都写不完,后来发现连最简单的加减法他都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打草稿,生怕出错。于是用10分钟带着他训练口算能力,克制打草稿的冲动,直接一步得出答案——第二天写作业尽量不打草稿,10分钟就完成了所有的数学作业。

6,快乐监督。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尽量离开,别在那守着。每次过去了,只挑好的说,挑有进步的地方说,说完就走。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对于作业对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重新建立起来了。

《康奈尔笔记法》

我曾经因为管教孩子 而弄伤了自己

快看,学习高手做的笔记

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很厉害的学习方法

康奈尔笔记法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本”

这种笔记本被划分成三个区域:

右边的大块区域叫“主栏”

左边狭窄区域是“副栏”

最下面的留空叫“思考栏”

学习如果只是“看”一遍,基本上印象模糊、很快就会忘记

因为记忆的本质,就是对大脑进行高频、或者高强度的刺激

看一遍,入眼不入心

但是用康奈尔笔记法,抄下来,结合复习,就很难遗忘

知识会特别牢固、印象深刻!

具体操作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尽量多记。

2,简化(Reduce):课后,及早将归纳、提炼记录在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复现所学。

4,思考(Reflect):记录各种问题、感悟体会。

5,复习(Review):每周花一些时间,快速复习笔记。

学生非常有必要把自己做错修正的、不会弄懂的题目抄下来

然后按时复习

“错题本”是学霸们普遍重视的宝贝[旺柴]

PS:文章结束了,有点长哈。最后我得再次提醒自己:牢记家庭教育的目的——让孩子能一直幸福 快乐 自信 善良。因为有时候烦了累了,又容易走回打骂孩子的老路……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用,over~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