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这个世界上,最深沉且不求回报的爱,应该就是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吧。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父母都无怨无悔的付出,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疼爱都给予他们。但最后的结果,却让父母大跌眼镜。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越是努力教育、用心陪伴,孩子越是容易出现问题,这让父母情何以堪呢?纵观那些不怎么教育和陪伴的孩子,他们反而更加优秀和出色。而且后者的亲子关系,好像更和谐一些。

故事案例:

佐佐和佑佑是一对堂兄弟,性格、行为却有着天壤之别。佐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大多数时间他都是独立自主;佑佑妈妈不放心,选择全职带娃,但是孩子每个方面的表现,好像都有些差强人意。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后来跟佐佐妈妈聊天才知道,自己一开始的教育方向就错了。总觉得孩子太小,试图去替他们安排生活,结果却毁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而佐佐妈妈恰好相反,虽然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注重培养孩子自身的能力。

听到这里,佑佑妈妈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并且认识到自身的教育错误。很多时候,越是对孩子上心,越是努力的管教,反而越容易诱发他们内心的叛逆想法。孩子虽小,但内心也渴望自由,渴望做自己的人。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案例分析:

说到底,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永远看不到外面的风风雨雨,自然就无法承受更多的风雨。在父母的保护下,孩子暂时会健康的长大,会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

但若是哪天离开父母的保护,这群孩子就会显得特别脆弱,完全没有人生方向。再加上之前有父母的庇护,他们的能力又特别差,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试想一下:孩子若是连基本的独立能力都没有,如何在未来的社会中自处呢?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不否认,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用力过猛,有些爱子心切而已。很多时候,过分的保护,只会限制孩子的思想、行为,让他们成为大人手中的“木偶”,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而且,被父母保护和安排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没有责任心和担当。若是不好的事情,他们会习惯性的推脱,觉得这是父母的责任,或者是其他人的过错。从来不会从自身找原因,所以未来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努力教育,而是以培养习惯为主

孩子的日常表现,清楚明了的反映出父母的教育出现问题。所以眼下的重点,得要先从调整心态和教育方式着手,这样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让他们走出舒适圈,成为有能力独当一面的“英雄”。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1、自己事,自己做

从小到大,父母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求生技能,才能在社会的大染缸中,适者生存。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切勿去帮他们处理。

就算最后孩子做的并不好,父母也不要急着去帮他们善后,而是指出优秀和错误的地方。做的好的地方,自然要不吝啬的给予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自然是先给予语言指导,让孩子独自改正。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2、制定规则,奖惩有度

遵守规则的孩子,他们很少会做触犯底线或原则的事情,不仅更好的保护了自己,也为人生道路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父母和自身而言,都是好事一桩。所以从小开始,帮助孩子制定规则,并且遵循规则去做事。

要舍得惩罚孩子,尤其是他们做了严重的错事,且多次屡教不改。父母越是宽容,孩子反而越容易犯错,而是一次次挑战大人的底线。倒不如直接给他适当的惩罚,让他知道做错事,需要付出该有的代价。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3、不贴标签,尊重孩子

想让努力的教育变得有意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父母就应该学会尊重,这是最起码的相处方式。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随意贴上负面的标签,避免引起标签效应。

其实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他们特别懂得感恩,而且深知父母的不易。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上,反而会更加努力,想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给父母更好的回馈。

来自父母的疑惑:明明很努力的教育,为何孩子依旧问题频出?

写在最后:教育孩子没有错,只是大方向不要搞错,不然最后承担后果的,还是孩子自己。对了,试着跟孩子平等相处,而不是一味溺爱和纵容。

继续阅读